APP下载

三个角度有效设计语文助学案

2018-01-23陈华君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学生活动

陈华君

【关键词】初中语文助学案;设计意图;学生活动;教学个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91-0067-01

助学案是一种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和课时学习内容,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我提高的学习计划或方案。助学案强调教育服务,重在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原本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在预习和自学的前提下主动参与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师生合作达成教学目标。笔者认为助学案的设计和使用需要注意以下三个角度。

1.设计者角度:设计意图要和实际运用圆融合一。

初中语文助学案的设计一般包括“预习热身”“研读探究”“拓展提升”三个部分,其中课上的“研读探究”是最难设计的部分,一般是通过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来导向,引出一连串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并引领着学生一步步深入所学习的内容。这就涉及问题的设计和学生课堂活動的设计。比如初三语文的一堂中考复习课“文言虚词——‘以”,助学案中就可以紧扣教学目标设计两个学生活动。一是让学生回顾初中三年所学过的文言文中的“以”的用法,并将这些用法以表格的形式归纳出来;二是通过删改课外文言文选段,让其中出现更多的“以”,让学生进行相关训练,从而掌握用“分析结构”等方法来判断“以”的用法。上课的时候,学生就可以根据助学案的设计进行学习,使助学案的设计意图和实际运用很好地统一起来。教师在设计助学案时应该充分考虑到语文教材、学生、教师三者的情况,精心设计出实用和适用的助学案,而不是漂亮的助学案。

2.使用者角度:学生活动要依托助学案有效开展。

语文助学案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路线图,应当有效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途径,并通过设计课堂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帮助学生领悟文章的主旨、写法,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语文助学案要能促进学生开展交流、合作等学习活动,关键在于其“主问题”的设计和运用。好的“主问题”应该具备经过高度概括提炼、牵一发而动全身、能引发学生深度思考等特点。助学案上的问题要少而精,为学生活动留下空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例如,在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台阶》一课时,助学案就可以设计“一个好故事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这个主问题,以此来带动学生对人物、情节、细节等的把握,并激发更多的精彩生成。

3.组织者角度:教学个性要借力助学案充分展现。

语文助学案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设计者通过助学案来将教学思路清晰地展现出来,然后师生按部就班完成教学任务,这就容易导致同一备课组的教学千篇一律,似乎不管哪个教师上同一堂课都是同一个味道。教师的教学应该具备个性特点。那么在设计和使用助学案的过程中如何便于教师展现特点呢?笔者认为要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备课。很多教师认为助学案是备课组集体智慧的结晶,可以直接运用于自己的课堂。其实,助学案的设计和使用最重要的是要考虑学情和教情。对自己的学生,教师该用怎样的方式方法去教;对自己的上课特点,教师要用怎样的方式方法融通。考虑周全才能做到效益的最大化。因此,语文教师还要对助学案进行深加工,让助学案成为融入了语文教师个性的课程资源。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璜土中学)

猜你喜欢

学生活动
学情分析下的有效语文课堂
创设有效的低段阅读教学课堂活动
以提升艺术生专业素质为导向的学生活动设计探索
教科书中学生活动设计的概念、分类及功能分析
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开展学生活动对教学的影响
医学院校将专业教育融入学生活动的探索
小学体育教学中安全隐患的规避与应对
一样的舞台异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