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及MRI对肝内周围型胆管癌综合诊断分析

2018-01-23谢金荣廖伟云

中外医疗 2017年31期

谢金荣+廖伟云

[摘要] 目的 观察与探究CT及MRI对肝内周围型胆管癌综合诊断。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期间于该院就诊及治疗的30例肝内周围型胆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30例肝内周围型胆管癌患者分别进行CT诊断及MRI诊断,分析30例肝内周围型胆管癌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 患者的CT联合MRI诊断的治疗诊断准确率(96.67%)与CT诊断、MRI诊断(73.33%、80.00%)相对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MRI诊断的图像质量优良率(93.33%)与CT诊断(73.33%)相对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及MRI对于肝内周围型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将CT与MRI联合应用效果较好。

[关键词] CT;MRI;肝内周围型胆管癌;综合诊断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11(a)-0177-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study the CT and MRI in comprehensive diagnosis of intrahepatic peripheral cholangiocarcinoma. Methods 3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intrahepatic peripheral cholangiocarcinoma diagnos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4 to March 2017 were selected and diagnosed with CT and MRI, and the diagnosis result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diagnosis accuracy of CT and MRI, CT diagnosis and MRI diagnosis was respectively 96.67%, 73.33% and 80.00%,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and the image quality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MRI diagnosis and CT diagnosis was respectively 93.33% and 73.33%,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CT and MRI are of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intrahepatic peripheral cholangiocarcinoma, and the effect of CT and MRI is better.

[Key words] CT; MRI; Intrahepatic peripheral cholangiocarcinoma; Comprehensive diagnosis

肝內周围型胆管癌的发病比较隐匿,临床上不存在特异性的表现[1]。CT及MRI是目前诊断肝内周围型胆管癌患者的最为常用和有效的影像学的检查方式[2]。该文方便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该院收治的30例肝内周围型胆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CT及MRI对肝内周围型胆管癌综合诊断给予一定的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择在该院接受治疗的30例肝内周围型胆管癌患者进行该研究,经手术或病理学证实,男性患者有20例,女性患者有10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24~59岁,平均年龄为(33.26±1.37)岁。

1.2 研究方法

①CT检查:应用GE16层螺旋CT对患者实施上腹部的扫描,检查之前保持禁食4~6 h,扫描之前30 min及检查前服用适量温开水,从患者的隔顶到肾脏的下极实施螺旋扫描,参数设置为110 kV,120 mA,矩阵为512×512,螺距为1.375:1,层厚为5.0 mm,均实施平扫、双期动态的增强剂的延迟扫描,经患者的肘静脉进行碘比醇(300 mgI/mL,80~100 mL)的高压注射,注射速率为3.0~4.0 mL/s,在开始注射之后的25、60、180 s依次实施动脉期、门脉期以及延迟期的扫描。②MRI检查:应用GE 1.5T核磁共振仪对患者进行T1WI及T2WI的加权扫描,于检查之前的10 min使患者服用枸橼酸铁铵,应用体部的相阵控列的线圈,扫描的序列为,序列1:轴位的SE序列为T1WI及T2WI,从患者的隔顶到肝下缘进行扫描,层间距为2 mm,层厚为6 mm;序列2:轴矢冠位为2D的FIESTA扫描;序列3:扰相梯度的回波动态的增强序列,于一次屏气的12~18 s之内完成患者全肝的扫描,使用的造影剂是钆喷替酸葡甲胺,经患者的肘静脉进行高压注射,实施增强扫描,速率为1.5~2.0 mL/s,剂量为15~20 mL,从开始注射开始的15 、30、60、90、120 、150、180 s之后实施扫描。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分析30例肝内周围型胆管癌患者的CT诊断、MRI诊断及CT联合MRI诊断的诊断准确率。②对比分析30例肝内周围型胆管癌患者的CT诊断及MRI诊断的图像质量,其中,图像质量的判定标准为,优:图像没有出现伪影,显示出的胆道的相关解剖结构比较清晰可见;良:图像出现少量的伪影,显示出的胆道的相关解剖结构的显像尚可,对于诊断结果的判断影响并不大;差:图像出现明显的伪影,显示出的胆道的相关解剖结构的显像比较不清晰,对于诊断结果的判断具有明显的影响。endprint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给予数据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率(%)描述,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2.1 30例肝内周围型胆管癌患者的CT诊断、MRI诊断及CT联合MRI诊断的诊断准确率比较

CT诊断准确率为73.33%、MRI为80.00%、联合为96.67%,见表1。

2.2 30例肝内周围型胆管癌患者的CT诊断及MRI诊断的图像质量比较

CT诊断的图像质量优良率对比MRI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肝内周围型胆管癌属于肝脏内较为少见的一种原发性的恶性肿瘤疾病,虽然肝内周围型胆管癌患者的发病率比较低,不过,目前临床上对于肝内周围型胆管癌患者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的预后一般比较差,所以,对肝内周围型胆管癌患者进行早期的诊断及治疗十分重要[3]。

目前,影像学检查方式是肝内周围型胆管癌患者的临床主要诊断方法,不过,肝内周围型胆管癌的影像学表现易和肝内的其他肿块进行混淆。肝内周围型胆管癌肿块的影像学表现主要是肝内的类圆形、圆形、分叶状和不规则的相关软组织肿块[4]。于实施增强扫描的早期,肝内周围型胆管癌肿块的中央多没有强化的表现或者仅仅出现轻度的强化现象,多数出现周边的轻度强化和中度强化,而且,随着强化时间的逐渐延迟,肝内周围型胆管癌肿块的中央的强化情况逐渐明显,不过,其强化的程度和肿瘤内部的相关纤维组织的分布状况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多数是表现斑状、条状、分隔状的强化[5]。

目前,临床上诊断肝内周围型胆管癌最常用的方法为CT检查以及MRI检查[6]。其中,CT检查的扫描范围比较大,比较快速,没有间隔,图像的质量很少受患者的呼吸运动的影响等[7],另外,还可以比较准确的定位以及定性患者的微小病变,所以,其检测能力比较高[8]。而MRI扫描对于软组织的分辨率比较高,存在多参数以及多方位成像的重要优势[9-10]。

该研究表明,30例肝内周围型胆管癌患者的CT联合MRI诊断的诊断准确率为96.67%,要比CT诊断、MRI诊断的73.33%、80.00%明显更高一些,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该研究中,30例肝内周围型胆管癌患者的MRI诊断的图像质量优良率为93.33%,与CT诊断的73.33%相比较,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张松山等[4]研究中,通过对48例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IHPCC)患者均实施64层的螺旋CT平扫和动态的增强扫描以及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结果显示,CT的诊断符合率(72.9%)与MRI的诊断符合率(70.8%)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的符合率(95.8%)要比CT或MRI单独诊断更高(P<0.05);64层螺旋CT的图像质量(优77.1%、可22.9%)要比MRI检查(优45.8%、可43.8%)更优(P>0.05)。与该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说明该研究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CT和MRI对于肝内周围型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诊断存在重要价值,将CT与MRI联合应用于肝内周围型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较好,可明显提升临床诊断准确率。

[参考文献]

[1] 陈枫,赵大伟,赵晶,等.硬化型肝癌与肝内肿块型胆管癌的影像征象及病理学对比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6,35(3):375-379.

[2] 刘振国,强永乾.螺旋CT和MRI对肝内周围型胆管癌诊断价值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6,19(5):591-594.

[3] 秦斌,袁翠平,林有丹,等.CT及MRI 对肝内周围型胆管癌综合诊断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5(10):1624-1627.

[4] 张松山,邵文尚,曹永峰,等.CT及MRI对肝内周围型胆管癌综合诊断研究[J].河北医学,2016,22(5):793-794.

[5] 吴小平,吴文娟,张追阳,等.CT与MRI检查对肝门周围恶性梗阻术前评估准确性的比较[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5, 14(5):422-428.

[6] 陳军,钱叶本.CT三维重建在肝门部胆管癌诊疗中的价值[J].肝胆外科杂志,2015,23(1):37-40.

[7] 杨昱,李楠,陶智慧,等.胆管癌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的诊断结果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12):1625-1626.

[8] 李政,唐波,寸冬云,等.磁共振结合CA199、CEA、CA50、ALP对诊断肝内胆管结石合并早期胆管癌的可行性[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6,37(8):79-83.

[9] Kong W T,Wang W P,Zhang W W,et al.Contribution of contrast-enhanced sonography in the detection of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J].Journal of Ultrasound in Medicin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Ultrasound in Medicine,2014,33(2):215-220.

[10] Yu X,Zou Y,Li Q,et al.Decorin-mediated inhibition of cholangiocarcinoma cell growth and migration and promotion of apoptosis are associated with E-cadherin in vitro[J].Tumour biology:the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ncodevelopmental Biology and Medicine,2014,35(4):3103-3112.

(收稿日期:2017-08-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