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采取宫腔镜下插管通液联合中药蒲地灌肠液治疗的分析

2018-01-23戴景曦

中外医疗 2017年31期
关键词:疗效

[摘要] 目的 研究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治疗中联合使用宫腔镜下插管通液治疗与中药蒲地灌肠液疗法的实际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4年4月—2015年1月收治的45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借助于随机表法将其列入观察组(该组共计25例)与对照组(该组共计2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宫腔镜下插管通液治疗与中药疗法,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和随访2年内的妊娠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是80.0%,妊娠率是76.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是65.0%,妊娠率是55.0%,观察组疗效要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治疗中,联合使用宫腔镜下插管通液治疗与蒲地灌肠液中药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治疗有效率和妊娠率,可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關键词]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宫腔镜下插管通液;中药蒲地灌肠液;疗效;妊娠率

[中图分类号] R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11(a)-017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practical value of hysteroscopic tube insertion and pudi intestinal enema in treatment of tubal obstructive infertility. Methods 45 cases of patients with tubal obstructive infertility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4 to January 2015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ith 20 cases adopted the routine treatment,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25 cases adopted the hysteroscopic tube insertion and pudi intestinal enema, and the effective rate and 2-year pregnancy rat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 and pregnant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respectively 80.0%,76.0% and 65.0%,55.0%, and the curative effec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hysteroscopic tube insertion and pudi intestinal enema in treatment of tubal obstructive infertilit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 and pregnant rate, which can be applied and promoted in clinic.

[Key words] Tubal obstructive infertility; Hysteroscopic tube insertion; Pudi intestinal enema; Curative effecti; Pregnant rate

在临床上,不孕症属于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妇科疾病。近些年来,伴随着生殖系感染疾病和性传播疾病等因素的不断增多,不孕症患者也连年增多[1]。对于不孕症患者而言,最常见的致病因素便是输卵管阻塞,有数据资料显示,在所有的不孕症患者中,致病因素为输卵管阻塞的患者所占比例高达25%~50%[2]。伴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宫腔镜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逐渐地扩大,其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治疗中的使用率也不断提升。该研究方便选取该院2014年4月—2015年1月收治的45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旨在分析联合使用宫腔镜下插管通液治疗与中药疗法的实际价值,研究结果理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45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借助于随机表法将其列入观察组(该组共计25例)与对照组(该组共计20例)。对照组: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6.4±2.7)岁,不孕年限2.0~7.5年,平均(3.4±1.0)年,其中,输卵管单侧阻塞与双侧阻塞分别是11例、9例,原发性不孕与继发性不孕分别是14例、6例;观察组:年龄24~39岁,平均年龄(26.8±2.3)岁,不孕年限2.2~8.0年,平均(3.1±1.5)年,其中,输卵管单侧阻塞与双侧阻塞分别是13例、12例,原发性不孕与继发性不孕分别是15例、10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该次研究可行性强。

1.2 临床诊断标准

对患者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方法为:将子宫输卵管造影管插入宫颈管内3 cm,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3 mL,确认气囊位于宫腔内,牵拉造影管不滑脱,注射器连接子宫输卵管造影管,将10 mL、40%碘化油注入子宫腔,在此过程中,对造影剂通过双输卵管的情况进行观察。输卵管通畅的标准:造影剂进入患者的腹腔后,呈弥散状;输卵管阻塞的标准:在输卵管内,造影剂不显影或者造影24 h后患者的腹腔无弥散现象[3]。endprint

1.3 方法

1.3.1 对照组行常规治疗 该组行常规通液治疗,治疗时间为月经干净后1周内,需要治疗3次,治疗频率为隔日1次,1个疗程内共包括12周。该组的治疗药物包括:5 mg地塞米松(批号H35020009)和20 mL生理盐水,在注入药物时,不要超过5 mL/min,受阻时,确保压力控制在33.3 kPa以内。

1.3.2 观察组联合使用宫腔镜下插管通液治疗与中药疗法 该组治疗时间与频率与对照组一致。方法为:借助于Hegers宫颈扩张棒,主治医生将宫口扩至7号,该组使用的膨宫介质为5%葡萄糖液,膨宫压力不超过22 kPa;将宫腔镜置入患者的宫腔内,确保双输卵管开口充分暴露,在直视条件下,在输卵管开口处缓缓地插入外径约为1.6 mm的医用塑料导管,插入长度不超过3 cm;位置满意后,使用0.9%生理盐水与稀释的美蓝液进行通液处理。

在月經干净 3 d 后,该组行蒲地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药物组成主要有:川牛膝、苍术、黄柏各15 g;柴胡、蒲公英、紫花地丁、白芍各 10 g;败酱草、丹参各 30 g;土茯苓、香附、皂角刺各 20 g。煎煮后取浓汁 100 mL,取患者的左侧卧位,然后将肛管缓慢插入肛门≥15 cm 处,将蒲地灌肠液缓慢灌注,1次/d,1个疗程内共计20 d[4]。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后,对两组均随访2年,对比两组妊娠率。

1.5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后,对患者行宫腔镜输卵管通液术或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以确定疗效。痊愈:治疗后,检查结果显示双侧输卵管通畅,或者患者已经成功妊娠;显效:治疗后,检查结果显示输卵管单侧通畅,或阻塞面积有超过80%的缩小;好转:治疗后,检查结果显示输卵管单侧通畅,或阻塞面积有50%~80%的缩小;无效:治疗后均未达到上述标准[5]。

1.6 统计方法

运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所获数据资料进行对照分析,分别使用(x±s)表示、与t检验该研究中的计量资料,并分别以[n(%)]与χ2对该研究中的计数资料进行表示、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0.0%明显高于对照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妊娠率对比

随访发现,观察组妊娠率为76.0%(19/25),对照组妊娠率为55.0%(11/2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妊娠率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27,P=0.026)。

3 讨论

近年来,在我国,不孕症作为一种妇科疾病的发病率连年升高,有数据资料显示,在我国,不孕症的发病率可高达10%[6],且以输卵管因素为最常见的致病因素,其原因在于,输卵管近端管径相对较细,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结核、急慢性炎症、手术等均会导致输卵管部位出现狭窄甚至阻塞情况,随着病情的发展,会阻碍卵子与精子的结合,从而导致不孕症。不孕症会对家庭的幸福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也会增加社会的负担,所以,需要及时地治疗。

在临床上,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常用方法,手术在宫腔镜直视下进行,主治医生能够准确地将导管插入患者的输卵管开口部位,然后将治疗药物注入输卵管内,在压力和通液药物的作用下,患者的阻塞侧输卵管得以疏通。在这一治疗过程中,所使用的通液可以发挥显著的抗炎、抗菌以及抗过敏功效。有研究人员指出[7],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治疗中,宫腔镜直视下插管通液的临床优势包括可视性好、手术视野清晰、安全性强、操作准确、再通率高等,因此,伴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一疗法已经成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首选疗法。该研究中,观察组25例在宫腔镜直视下插管通液治疗后进一步中药蒲地灌肠液灌肠治疗。

中医研究认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这一疾病应被归于 “瘕”“带下”等范畴,湿热毒邪上行是该疾病的主要病因,可导致气滞血瘀。何瑜等[8]指出,对于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在宫腔镜插管通液治疗后,给予患者中药灌肠疗法能够有效地消炎止痛、活血化瘀、理气,能够有效地改善软化纤维组织情况,促进炎症消退,并可改善微循环,实现组织修复的治疗目的。在该次研究中,观察组25例所使用的蒲地灌肠液方中苍术、川牛膝以及黄柏等药物具有清热利湿之效,败酱草清热解毒同时具有祛瘀止痛效果,蒲公英、柴胡、白芍、紫花地丁、丹参等药物可活血化瘀,香附调经止痛,土茯苓清利湿,夏枯草清热散结,皂角刺活血消肿效果。诸药合用,共奏消肿散瘀、养血敛阴、活血止痛、清热解毒之效。对于手术治疗的效果有着显著的巩固作用。该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是80.0%,妊娠率是76.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是65.0%,妊娠率是55.0%,观察组疗效要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戴景曦[4]对48例盆腔炎患者进行蒲地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经治疗,48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达81.3%(39/48),与该研究中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相近。

综上所述,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治疗中,联合使用宫腔镜下插管通液治疗与中药蒲地灌肠液灌肠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治疗有效率和妊娠率,可推广。但是该次研究者的治疗例数较少,有待进一步增加样本量和观察指标,以获取更为深入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王全英,史跃,王安明,等.经宫腔镜插管介入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价值[J].徐州医学院学报,2014,34(8):537-540.

[2] 杨宝华,周贤梅,徐军,等.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宫、腹腔镜术后治疗方法的探讨[J].生殖与避孕,2014,34(6):519-522.

[3] 张丽敏,郭思兰.经宫腔镜注入中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38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45.

[4] 戴景曦.蒲地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48例[J].河南中医,2016,36(3):511-512.

[5] 李响.宫腹腔镜联合中药、理疗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临床疗效观察[J].淮海医药,2016,34(1):70-72.

[6] 郑瑞芹.宫腔镜下输卵管介入加中药灌肠并理疗治疗输卵管阻塞的临床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4,6(18):112-114.

[7] 张中华.宫腔镜插管术后配合中药灌肠、腹部理疗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中的应用[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6, 3(8):144-145.

[8] 何瑜,李晶蕊.宫腹腔镜联合导丝加术后中药调理治疗不孕症的疗效分析[C].//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论文集.2015:797.

(收稿日期:2017-08-04)endprint

猜你喜欢

疗效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无症状型心肌缺血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痈的疗效观察
脐灸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疗效
旋转DSA指导下介入治疗脑动脉瘤的疗效观察
破裂腹主动脉瘤的腔内修复术与开放手术疗效比较
止嗽散联合阿斯美治疗感染后咳嗽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