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乡的高车

2018-01-23戴昌俊

老友 2017年12期
关键词:竹筒口子江河

戴昌俊

那些年,在广大农村,凡有客家人居住的靠河边的村庄,都有为了灌溉田野而搭建的高车。

高车区别于人工操作的脚踩水车,也有别于山沟人家碾米用的小型水车,是家乡地标式的建筑,是乡亲们农耕生活的杰作。其形状类似当今城市的摩天巨轮,但二者形似而神不似,前者历史悠久,深藏广袤田野展示不凡景观,是劳动人民祖辈创业赖以生存的巨作,而后者,是当今现代消费娱乐的时尚风物。

我的家在信丰桃江河东边的东江河(从古陂、大桥河流出),与其相对应的就是西江河(从油山、大阿那边流出),西江河较窄,不能用高车,而东江河得天独厚,宽约50米,河两边有村庄屋场的都有一两辆高车,便于灌溉。春江水满时,一排排高车飞轮转动,气势壮观;“吱呀”声奏出村庄美妙的乐音,远近动听,代表人们欢快的心情。它的响声一年四季歌咏农民丰收的愿景,不可或缺;它的存在标志生活安康幸福的现状与向往。它的形象与勤劳农民劳作的身影互相陪衬,勾勒出乡村特有的风景与客家民情,说多美就有多美!

客家的民居,客家的风景,一轮高车令村庄自豪。村民每年都盼着丰收的好年景。年过了,春天来了,在春水猛涨前,一村几十户人家聚集合计高车的建筑或修补:河里夯实些用来拦水的木桩,斜斜地立着,让河水往一个口子冲去,口子约3尺宽,有放得下一架高车的位置,时间久了冲出一个深滩,在口子两边再深埋下高而结实的木柱,架起框躯,质地牢固厚实。春耕将近,先做好高车,然后热热闹闹地抬高车下水,仪式庄重,鞭炮齐鸣送车下水,众人抬起高车如蚂蚁搬迁重物同心协力。在水中放好高车,丝毫马虎不得,让水性好的小伙子喝过烈酒憋着一口气,扎到水里捞干净杂物与障碍,然后众人抬起高车一步一移,力求让高车放到木架上合适的位置。高车上的篾笪让水一冲就转动,竹筒在口子水下自动盛满水,右上左下转到中间时刚好将水倒在木制水渠中,流向岸边的小渠道。这条小渠道,随着高车日夜不停的转动而汩汩流出清水,奔向阡陌田野。村民在这渠道出口洗衣洗菜真是无比享受,孩童们更是常在这里光着身子玩水嬉戏。这样的欢乐童年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我们那一带的高车,一般直径8~10米,中间轴心为巨型松树树干制成,轴心四周打钻插上木条,然后用竹条编织成绳捆绑成圆形。为了靠水的冲力转动车轮,周围要织出数十块篾笪,再扎上勺水的竹筒,竹筒长约50厘米,直径约4~5厘米。所有制作工序之精密周全、结构的巧妙是工匠由传统沿袭而来。

东江河过去到底有多少座高车,没有人去统计,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已不复存在,令人惋惜慨叹。

高车,你哗啦哗啦地响,吹响了春耕的乐章,调动了人们丰收的念想。

高车,你吱吱呀呀地叫,似动人的音乐,让村里乡民们享受你那高亢的音符!

你纯木竹质地的制作,不似昂贵的钢铁之躯,却胜过千金万银的打造,更是劳动者勤劳质朴形象的化身!

高车,你更是客家村民团結友爱同心协力战天斗地夺丰收享幸福生活的宝贵源泉与人们世代传承的珍宝。

美景已不再有,高车的响声已听不到,但每当乡愁泛起时我就想到它、怀念它、眷恋它。endprint

猜你喜欢

竹筒口子江河
用爱心汇聚江河的“老船长”
江河里的水鸟
一块钱
椰奶饭
大班艺术——哈尼族舞蹈活动《竹筒响起来》
笑话
草根公民的江河十年行
香喷喷的竹筒饭
清风庭院
江河如此多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