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农业企业“走出去”的财务风险

2018-01-23刘宇轩

中国农业会计 2018年9期
关键词:一带一带一路财务

刘宇轩

一、“一带一路”倡议的概述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一带一路”既是一种发展机制,也是一种合作创意与理念,目前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推动沿线国家经济的增长,加强国与国之间文化交流,同时有助于解决中国产能过剩,需求不足的矛盾。2007年以来,随着农业“走出去”作为国家战略中央1号文件中提出,国家不断出台各项措施支持境外农业投资与合作,境外农业投资规模不断扩大,速度显著提升。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农业投资、贸易、科技、动植物检疫合作。支持我国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跨国经营,加强农产品加工、储运、贸易等环节合作,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粮商和农业企业集团。2017年,农业农村部等四部委联合出台了《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农业合作的愿景与行动》,为新时期农业“走出去”做出了顶层设计。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提出建立健全我国农业贸易政策体系。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农产品贸易关系。积极支持农业走出去,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粮商和农业企业集团。随着国家农业“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实施,国家对农业“走出去”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民有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的农业对外投资在不断增加。

二、我国农业企业“走出去”发展现状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来,越来越多中国农业企业走向海外,这些“走出去”的农业企业是提升我国农业全球竞争力、资源配置力、市场控制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关键主体。我国农业企业走向全球的步伐没有停止,农业对外投资稳步增长,年均增速20%以上。目前全国有近600家企业在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农业合作,并不断开拓新资源、新市场,其领域涵盖农、林、牧、副、渔各业,足迹遍及全球五大洲,其中从业人员多达6万人,农业企业的格局也在发生变化,具体表现在农业区域、农产品品种、企业主体、经营方式和发展模式等方面。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迅猛,涌现了一批竞争力雄厚、国内外市场开拓能力强大的外向型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境外农业投资、跨国农业经营等方面初露锋芒,成绩喜人。

自2013年“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来,我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得到了良好的发展,贸易金额不断上升。据统计,2001——2016年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规模总体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贸易额从99.16亿美元增长至785.41亿美元,增加了7.92倍,年平均增长率为14.79%。农产品进口额从2001年的72.65亿美元增加至2016年的539.21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4.3%,总体呈上升趋势。目前,我国已与6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120多个农业合作协议,共建立重点投资项目258个,累计对外投资金额654.7亿元人民币,中国农业对外投资存量排名前100位的企业有一半以上投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占比76%。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安全、农民就业和增收、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技推广和农民培训等产生积极影响。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农业企业财务风险分析

中国农业企业走向海外,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同时也带来新的挑战与问题。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可能导致企业蒙受损失。了解这种可能性就需要深入分析企业的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风险是指企业资本结构不同而影响企业支付本息能力的风险。企业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财务风险就越大。这种观点认为财务风险与负债经营相关。广义的财务风险从财务是企业的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关系角度出发,是指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不确定因素影响,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的实际财务收益与预期财务收益发生偏离,从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本文采用广义的财务风险的概念,分析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面临的财务风险,从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两方面加以分析。

(一)外部风险分析

1.政治风险。“一带一路”沿线涉及国家众多,我国与90%以上的沿线国家都保持着较好的外交关系,除了印度、越南、菲律宾等有领土争议的国家以外,大多数具有稳定的政治关系。但是“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政治环境复杂,形势政策变动性大,由于民族、宗教和地理因素等,有的国家政治形势动荡,企业投资安全难以得到保障。我国企业在对外投资时承担较大风险,很多企业对外项目的投资经常会因为当地政治形式或政局的动荡而被迫搁浅或终止。

2.安全风险。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破坏的发生,火灾、地震、洪水、战争、恐怖主义,极端势力威胁等超出公司控制能力的灾难可将公司资产及生产经营能力完全破坏掉,为中国农业企业海外投资埋下了隐患,尤其农作物的生长需要稳定的生物环境,生产周期较长。安全风险会给企业带来毁灭性打击,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甚至破产。

3.法律风险。法律风险主要是由于海外法律体系与国内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有很多未知和不确定因素。“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和国家存在不同的法律体系,有的沿线国家法律建设不完备且变数较大,使得中国农业企业海外投资的法律基础不完备。中国企业全球化报告(2017)提出,企业合规性隐忧显现。一些中国企业,轻视尽职调查、投资情绪过热,加上东道国保护主义、歧视中国企业政策、劳工政策不便利、边境政策不宽松、服务机构国际化水平低等,是导致“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合规性风险突出。各种“隐形壁垒”的客观存在使得“一带一路”相关协议的落实过程屡遭波折。

4.经济风险。经济风险主要来自税收政策、利率、物价及市场变动的影响。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未提前了解当地税务体制、汇率政策和监管政策,无法合理判断和规避税收,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较大风险。由于国际汇率变化的影响、物价上涨等因素,企业海外投资的风险也将会加大。加之受气候变化、生物质能源以及农产品资本化影响,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对农业企业资金周转,企业生产发展较为不利。

(二)内部风险分析

1.融资风险。融资是企业扩大规模的重要举措,而融资风险主要是指跨国企业在开展筹资活动中遇到的财务管理风险,其中包括自有资金的管理风险以及资产负债风险。我国农业企业在进行海外项目投资时,往往需要大笔的资金支持。而农业企业尤其是小规模的企业在面对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类规则,自有资金很难进行长期维持。这时就需要进行多渠道的融资,融资难是农业企业“走出去”面临的一个难题,金融机构在对农业企业提供贷款时门槛太高,容易引发财务风险。同时,由于每个国家的政治环境与货币汇率都是不同的,外汇资金回笼国内时,手续繁琐、耗时较长都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大了资金成本,企业资金风险也随之增加。

2.投资风险。所谓投资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在经营投资项目中存在的风险,这种风险主要体现在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之间的差距上。投资风险主要包括外汇、业务管理、技术等几个方面的风险。中国农业企业对外投资经验不足、国际化水平不高。在国际投资市场经营多年的外国跨国公司相比,中国企业是后来者,在跨国经营和风险应对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影响力相对较弱,对外投资的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企业自身缺乏良好的风险控制意识和防范措施,盲目追求利益,没有重视风险防范工作。

3.资金运营风险。资金运营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在出售相关产品的时候,其成本资金会转化成结算资金,而结算资金会转化成货币资金,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难以把握好时间与交易成本,致使企业产品出售过程存在资金流动风险。目前我国农业企业投资重点主要集中在大豆和棕榈等油脂作物、天然橡胶等热带作物以及玉米等粮食作物。农业属于高度依赖自然资源、极易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弱质产业。海外农业项目建设和生产周期长、受自然条件技术适应性因素影响大,自我发展能力弱,如果农业收益不加将影响企业还款能力,导致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资金链断裂。资金链断裂,将打乱企业生产销售等多个部门的发展,资金周转不灵甚至会引发企业走向破产。

四、财务风险应对风险策略分析

(一)外部风险应对策略

1.政治风险应对策略。“走出去”企业所面临的政治风险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预防。从国家层面来说,第一,政府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建立关于“一带一路”战略的信息共享平台,通过该平台发布一些在该战略中所涉及的重点国家及地区的各种相关风险评估信息,如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官方网站,以及一带一路微信公众号,服务热线电话等。为对外投资农业企业提供实用、配套的信息咨询、培训及技术支持服务。第二,政府还可以通过一定的外交手段同相关的国家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并提供一定的外交经济支撑,制定《一带一路国家风险分析报告》、《投资指引》,向中国农业企业明晰风险因素、确定发展方向和投资重点。从企业层面来说,第一,企业应该搞好事前调研、事中监督、事后评估。在对外进行投资之前,企业应该通过搜集详尽资料充分了解并客观地评估所投资国家的政治风险;第二,在进行投资的过程中应该开展全方位的公关活动,尽可能地融人到当地社会进而缓和矛盾。

2.安全风险应对策略。农业属于高度依赖自然资源、极易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弱质产业,自然灾害频发、国家动荡、社会环境不稳定、基础设施供给不到位等,都不利于农业的发展。要应对安全风险从国家层面来说,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尤其在农业对外投资的初期阶段,从事境外农业开发的企业面临的困难更多、风险更大,更需要国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我国目前已设立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基金,用于支持中小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开展各项国际市场业务与活动。可将该基金适当向农业对外投资合作企业倾斜,大力推进农业境外开发合作。从企业层面来说,强化自身的实力,加强技术研究,提高防控风险手段,加强风险预警和监测,加强对境外农业投资风险的评估与保障工作,对海外投资的风险进行有效规避。

3.法律风险的应对策略。针对境外政府或组织不公平政策、措施或市场壁垒等法律风险,在国家层面上,第一,要加强海外投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提供相关争端解决机制,推动并解决问题,畅通沟通受理渠道。为降低境内企业开展境外商务活动中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和不法侵害的风险,提供力所能及的政策信息服务。为企业海外投资活动创设良好的法律环境。第二,政府还可以通过国际法制规则来帮助企业规避及应对风险。如,2017年我国加入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BEPS)行动计划,主动争取将“一带一路”沿线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诉求融入国际税收新规则。从企业角度来说,首先要对投资地的法律法规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对投资地法律建设与我国的差异进行细致的分析,强化对相关法律法规风险应对策略的建设。必要时向相关专门法律中介机构寻求帮助。

(二)内部风险应对策略

1.经济风险应对策略。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发展中国家内,税务体制各异。从国家层面看,第一完善服务专线,扩充国际税收知识库,及时解读国际税收问题,为纳税人提供税务咨询等服务。第二,鼓励高校应增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财务会计准则、税务政治法律制度、经济状况研究课程,培养一批熟悉国际惯例、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业务能力的高级财务人员。从企业层面来说,农业企业要熟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税务环境、税务政策等,加强企业自身涉税意识、建立海外税务风险管理信息获取和沟通机制。及时收集所在国的税收政策变化及优惠措施,有效运用税收优惠政策,制定适应具体项目的税收筹划方案,减少双重缴费的风险。完善内部管理环境,提高财务人员业务水平关、完善内控管理制度。

2.投资风险应对策略。从国家层面看,对跨国农业企业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各类企业加大境外农业投资力度,参与国际农业贸易与合作。从企业层面看,要加强对风险的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和监控。在投资前要计算风险敞口——实际风险水平,通常根据当前主要风险类别(汇率风险、利率风险、信用风险等业务或运营风险)的风险情况预测得到的潜在损失,使风险敞口不高于企业的可承受能力。做好风险规避,例如:拒绝与信用等级低的交易对手交易;外包某项对工人安全风险较高的业务;停止向一个发生战争的国家开展业务等。做好风险转移,例如:合同约定风险转移:在国际贸易中采用合同约定卖方承担的货物的风险在某个时候该归买方承担。还可以使用风险对冲,包括资产组合使用、多种外币结算的使用、多种经营战略的制定来做好风险对冲。

3.资金运营风险应对策略。从国家层面看,多渠道加强沿线国家间合作,做好动植物疫病疫情防控,建立农业合作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推动区域农业物联网技术发展,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加工、储运、流通等全产业链环节投资。从企业层面看,要从全产业链布局的角度出发,在农业科研、农资研发、生产、加工、物流、仓储、销售等诸环节合理布点,长远谋划,优化农业产业链条,与沿线国家企业合作共建农业产业园区。可以布点到农业生产相关领域,为当地生产者提供技术培训及服务,以技术和服务换取产品与市场。

五、结语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出和实施,越来越多的农业企业“走出去”发展。中国农业企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未知的财务风险可能让企业蒙受损失,但是我国农业企业走向全球驾驭风险的能力在逐步提高。本文探讨了我国农业企业“走出去”可能面临的具体财务风险,并分析了导致风险的相关因素,在最后提出了控制财务风险的措施,希望有助于我国农业企业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顺利的规避财务风险。

猜你喜欢

一带一带一路财务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