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州民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研究

2018-01-22郑琨郑园园叶春霜

南方企业家 2018年8期
关键词:民营企业一带一路

郑琨 郑园园 叶春霜

摘 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荐,温州民企在沿线国家的投资步伐有所加快,从现状特点看:总体规模呈现迅连增加的态势、产业分布和区位分布呈现多元化特点,然而温州民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仍存在不少问题,比如缺乏企业跨国经营的长远规划、缺乏投资信息的了解渠道、缺乏投资专业人才等,本文分析了这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民营企业;境外投资

温州民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现状

境外投资总体规模

温州民企在沿线国家的投资总体规模呈现迅连增加的态势。从境外投资总额和境外投资项目数量看,2015年温州境外中方投资总额9.73亿美元,新批境外投资项目31个,增资项目2个,其中17个项目位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2016年温州境外中方投资总额7.3亿美元(含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新批境外投资项目42个,增资项目6个,其中22个项目位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2017年温州境外投资总额达6.89亿美元,新批境外投资项目25个,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5.46亿美元,占全部境外投资比重达79.2%。而在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前,温州的中方境外投资额仅为14103万美元,可见“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推进给温州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带来了很多机遇。

境外投资产业分布

温州企业在沿线国家的境外投资产业主要分布在工业和建筑业、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国内贸易和旅游、对外经济、交通、邮电和电力、金融、证券和保险、教育和科学技术、文化、卫生和体育、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其他社会事业、房地产、贸易批发、农产品、食品等行业,呈现日益多元化特点。

而温州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境外投资的产业分布情况看,境外投资的产业主要延伸了温州民企在国内经营的产业。以温州在沿线国家的境外经贸合作区为例,由温州企业牵头建立的境外经贸合作区分别是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境外经贸合作区、越南龙江工业园、乌兹别克斯坦鹏盛工业园。其中,鹏盛工业园区涉及的产业主要包括瓷砖、制革、制鞋、水龙头阀门及卫浴、宠物食品等;由温州康奈集团联合黑龙江吉信集团共建的乌苏里斯克经济贸易合作区则涉及鞋服、彩印、塑钢门窗、太阳能发电、塑材等数行业;龙江工业园的产业集中在电子、电气类产品、机械、木制品、轻工业、建材、生物制药业、农林产品加工、橡胶、纸业、新材料、人造纤维等;塞尔维亚贝尔麦克商贸物流园区是全国唯一一个境外物流园,经营产业涉及建材、家具、灯具、服装等。

从温州民企在沿线国家投资的经典案例来看,如正泰集团斥资并购全球知名的西班牙石墨烯公司,以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抢占新能源产业高地;青山控股先后投资20多亿美元,建设印尼青山工业园等项目;人民电器集团有志于打造温州参与“一带一路”建設的全省示范企业,成为参与越南国家电力改造和工程建设最多的中国民企等,都反映出温州民企在沿线国家境外投资的产业布局主要以价值链延伸为主。

境外投资区位分布

“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端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另一端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畅通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近年来,温州民企积极通过境外投资布局“一带一路”,截至2017年底,温州在境外投资的178个项目中,有67个项目位于“一带一路”沿线,占到总数的36%。从温州民企境外投资的区位分布看,主要分布在荷兰、土耳其、意大利、印尼、乌兹别克斯坦等17个沿线国家或地区。此外,1998年温州企业在巴西圣保罗建成中国首家境外商品城至今,温州民企依托海外华侨资源,已先后在美国、芬兰、俄罗斯、阿联酋等地设立了18个境外商品城,有400多家温州民营企业进场经营,探索境外投资带动出口贸易的模式。

温州民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存在的问题

缺乏企业跨国经营的长远规划

民营企业进行境外投资是在一定动力的驱使下进行的,境外投资决策应该是企业跨国经营长远规划的一部分。然而,部分温州民企在做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决策时存在跟风的情况,缺乏明确具体的发展目标和规划,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看到别人投资赚钱就盲目跟风,没有长远的战略规划。

很多温州民企没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缺乏品牌意识,缺乏核心竞争力;对产品质量的把关不严,也没有良好的售后服务,导致国际市场对中国产品的印象总是劣质和低端。部分温州民企在选择境外投资区位时,靠的仅仅是这种自发动力和自身直觉的简单结合,对投资区位缺乏详细了解,没有详细地进行调查研究和科学地进行分析,使得他们的境外投资面临更大的失败风险。如一些民营企业在巴西圣保罗市投资创办的“中华商城”,最终以亏损严重而注销告终,原因就在于投资前对当地的政策交通、文化等把握不足。

缺乏投资信息的了解渠道

中小企业之所以难以融入“一带一路”朋友圈,一条重要的原因是对“一带一路”缺乏了解,十分需要政府指引。虽然国家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文件纲领性比较强,但是,许多中小企业还不知道这个文件,没有发挥具体的指导作用。建议各级地方政府根据中央文件精神,结合当地中小企业实际,编撰“一带一路”行动指南,为中小企业“走出去”提供信息、政策指导,打破政策、信息的不对称和障碍,为中小企业“走出去”提供实实在在的具体指导和咨询服务。

缺乏与东道国的沟通

温州民企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不是简单地把企业从国内搬到国外,企业能否很好地与东道国进行沟通、融入东道国,企业经营理念能否被东道国接受,这是关系到企业是否能长期发展的重要问题。而部分温州民企在投资过程中往往过分关注对具体产品和服务的经营,却不太重视对企业整体形象的经营与策划,较少与东道国政府和行业协会进行沟通,较少参与当地活动,更缺乏对东道国当地风俗习惯的了解,甚至部分企业把国内陋习带到了东道国,如偷税漏税,不遵守东道国营业时间,在星期天和节假日仍然开门营业等,在当地造成了负面影响,引起了当地居民的不满。由于平时不注意沟通,没有很好地运用公共关系来树立形象,企业一旦与当地居民发生冲突,很难获得东道国政府和民间的支持,从而造成不良后果。

缺乏投资专业人才

人才竞争是企业跨国竞争的基础,缺乏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企业在参与“ 一带一路” 建设时就会失去国际竞争力。温州民营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往往不能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明确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吸引和留住人才方面存在较大困难,再加上部分温州民企企业主对人才培养重视度不足,这就导致温州民企本身就存在缺乏人才的问题。以温州渔业企业的人员配备为例,根据调查,温州市海洋捕捞人员中 11.4%的学历水平为大专及以上,48.6%的人员属于高中学历,40 % 的人学历低于高中,学历水平总体较低。另一方面,虽然温州民企企业主的个人素质和受教育程度较之以往已有很大的提高,但总体上仍显不足。再加上温州民企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需要非常专业的投资专业人才,既要懂得企业经营,又要懂得沿线国家的语言,还要对国家政策、国际规则、投资专业知识非常了解,而满足这些条件的投资专业人才数量非常有限。因此,目前的投资专业人才很难满足温州民企参与“ 一带一路”建设的人才需要。

温州民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对策和建议

加强投资决策前的论证工作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温州民企的境外投资提供了机遇,然而如前所述,“一带一路”沿线多数为发展中国家,国情复杂,存在很多风险。因此,温州民企在做出投资决策前,不应盲目跟风,而应加强投资决策前的论证工作。在投资前认真分析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地理位置、资源状况、经济特色、环境安全、投资保障等情况,根据温州民企自身实际能力和特长做出投资决策,确定企业境外投资的行动路线图和投资的目标国及具体项目,进一步地实地考察、调研、咨询、制定投资的详细计划,逐步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如果单个温州民企缺乏经验、缺乏路径、自身实力不强,企业还可以争取与东道国企业合作,通过服务外包、工程分包、跨国并购等方式,实现优势互补,开展投资合作,共同开拓国际市场。

加强投资信息渠道建设

为了解决温州民企有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意愿却缺乏投资信息渠道的问题,温州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为温州民企提供信息渠道。比如:组织有投资意向的温州民企,组团到沿线国家考察,幫助企业了解东道国投资环境、投资政策;加强温州政府机构和沿线国家官方机构之间的交流,建立长效、常态的投资信息沟通、合作、交流平台。此外,温州民企还可以借助温州境外经贸工业园的优势,借助大量海外温商的优势,通过这些媒介,及时了解东道国的投资信息,为投资项目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加强与东道国之间的跨文化交流

温州民企在东道国投资过程中,应重视对东道国的文化、语言、风俗习惯、法律等的了解,加强与东道国的沟通和融合。具体做法有:多参加当地的公益活动,加强与当地工会的合作以帮助解决就业问题,从而更好地融入东道国;加强与媒体的沟通,使当地媒体能客观公正地报道相关新闻,从而影响公众对温州民企的印象;企业还可以通过跨文化培训的方式,加强企业员工对不同文化的适应能力,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减少跨文化冲突,使企业更好地进行跨国经营;关于工作时间,温州民企应遵守与东道国当地文化相适应的行为规范,遵守当地规定的营业时间,在节假日关门歇业等。温州民企还可以以境外经贸合作园区为平台,通过海外温商网络对接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风俗习惯、教育、科技状况等,为加强与东道国之间的跨文化交流搭建平台。

加强投资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人才是投资项目的执行主体,因此,温州民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时应加强投资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一方面,温州民企可以借鉴大型跨国公司的做法做好投资专业人才的内部培养,请投资行业的专家定期为企业员工进行培训,注重员工在公司的继续教育,在提高员工整体素质的同时,定向培养“一带一路”投资专业人才。此外,还可以把员工送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训,加强人才的交流,使投资专业人才能及时了解东道国的投资政策、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等。另一方面,除了在企业内部培养投资专业人才,温州民企在东道国跨国经营过程中,还可以及时引进当地人才,做好人才的本土化工作,加强公司经营和东道国人才的融合交流,做到投资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并重。

基金项目:本文系温州商学院2017年度学生科研课题“温州民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现状分析”的阶段成果

(作者单位:温州商学院)

【参考文献】

[1]田泽,许东梅.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效率与对策[J].经济纵横,2016(05).

[2]杨振,申恩威.一带一路战略下加快沿线国家绿色投资的探讨[J].对外经贸实务,2016(09).

[3]周五七.“一带一路”沿线直接投资分布与挑战应对[J].改革,2015(08).

猜你喜欢

民营企业一带一路
2019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排行榜
2018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2017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排行榜
2016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排行榜
关于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