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构建初探

2018-01-22魏向华

南方企业家 2018年8期
关键词:防范风险法律

魏向华

摘 要:企业市场经济作为法制经济,所有经营活动都和法律的调整和规范分不开。构建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控制法律风险的发生以及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的发生,才能使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时取得最大优势。

关键词:企业;法律;风险;防范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也越来越多,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各种法律风险不但会影响企业的社会形象,而且会给企业带来直接和间接的损失。因此,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不仅要健全法律风险防范组织机构,还要促进法律的风险防范制度化,同时完善重大决策法律审核制度,注重加强企业合同管理和诉讼风险管理,强化全员教育,做好法律风险的宣传以及防范,使企业所有工作人员具有更高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同时法律风险防范机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保障。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必要性分析

有效的防范法律风险,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损失的发生,企业才能在参与市场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在其他企业风险中,比如财务和市场风险,在展现形式当中作为涉法风险而产生,最终都触及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和承担不同性质的法律责任,法律风险与其他所有企业风险具有交叉性,而不是单一的概念。所以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虽然导致企业风险发生的原因有所不同,但是一切风险都可能呈现为法律风险。从中不难看出,企业法律风险在某时期的表现方式,而不是对某一类风险进行概述。

在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中防范企业法律风险是非常重要的。企业的法律风险防范应该用有效的途径以及细心地发觉规避违反法律规范而产生的恶果。企业法律风险在目前形势中的增加速度大大超越了风险防御体系建设速度,一些企业出事后才想到法律事务部门和法律事务人员。其中,产生重大法律纠纷的原因,关键在于决策草率、不严格法律審核的把关,甚至有些根本就没有进行法律论证,缺少必要的机制保障和法律制度,给企业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因此,防范企业法律风险是必要和紧迫的,掌握好企业法律风险具有领导全局的重大意义,这就相当于给企业风险的控制做好了有效的防护保障。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概述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概念和内涵

在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实行策略以及经营过程中,由制度、流程、活动而构成有机整体,来合理有效地控制、掌握企业面对的法律风险。法律风险防范机制是个系统工程,首先要对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过程进行全程的法律风险防范;其次,要对企业中各项业务进行有效地掌握鉴别;再次,在人员方面,企业领导要对相关法律风险防范加强重视,对全员进行法律风险防范培训,做到人事整体的防范。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构建目标

企业在法律的规章中运行离不开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建立,以及企业所在的法律范畴。构建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进一步提升了整体的管理水平,促进了企业规范运营,而且对企业的整体运行起到了规范性的整顿,从而减少了企业因为违反法律规范而发生的不利后果,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构建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是很重要的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实际出发,从机构设置、制度保障等基础工作做起,循序渐进,逐步推进。

健全法律风险防范组织机构

国务院国资委2004年颁布了《国有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办法》,其中明确规定“国有大型企业应当设置法律事务机构,其他企业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法律事务机构。企业应当根据工作需要为法律事务机构配备企业法律顾问”,这为企业构建法律风险防范机制以及完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提出了明确的法律规范。企业要根据《国有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办法》,建立一系列企业法律事务机构,而且要进一步确立相关的企业负责人、企业法律顾问、法律部门以及业务部门,一起共同参与法律风险防范的工作机制和组织模式;同时,在企业当中建立善于经营,懂得管理,精通、熟练法律的法律顾问团队,利用全面有利的资源,进一步加强法律顾问的培训,提升整体的法律顾问素质,以确保可以为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构建提供组织保障,为企业各职能机构和业务部门提供高效优质的法律服务。

推进法律风险防范制度化

通过建立和完善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企业决策和经营管理行为,建立健全风险识别、监测控制和防范机制,能够使风险管理日常化、制度化,从而把法律风险防范工作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同时,企业要做到工程有序、办事有标准、专人专责,要想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有序进行,就要建立并完善一套合法、规范的规章制度。企业的规章制度不应该只是一种摆设,必须要按章办事,并且还要根据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的竞争环境变化对企业的一些规章制度适当地做修改,保障企业的规章制度能够更好地促进企业发展的需要。

完善重大决策法律审核制度

企业的一些重大经营决策的出台,既要保障经营决策合法有效,也要保障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最大化合法权益,同时要避免显失公平,防止纠纷发生,杜绝上当受骗。因此为了有效防范企业法律风险,国有企业应在产权交易、企业改制、融资担保、对外投资等重大决策上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论证制度,强制推行重大决策法律审核程序,避免重大决策的失误。

重视企业合同管理制度

企业一切的对外活动都是通过合同来实现的,企业所签合同内容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形式是否符合法律的要求,条款是否有遗漏,文字是否严谨、准确等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切身利益。由于防范企业法律风险最基本的工作就是加强合同管理,因此国有企业要尽快建立并完善以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为主,事后补救为辅的合同管理制度,具体包括合同归口管理制度、合同专用章管理制度、合同授权委托管理制度等等。同时,建立以合同为主体的内部管理控制体系,严格履行合同签订审批程序。

从合同的谈判、起草、签约、执行等各个方面建立起具有针对性的管控,签订重大合同须经企业法律事务机构出具法律意见,形成完善的合同管理体系。

加强诉讼风险管理

根据国资委《中央企业重大法律纠纷案件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要加快完善重大法律纠纷案件的防控、处理和备案机制。为了避免诉讼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企业应该建立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统一负责,企业法律事务机构具体实施,有关业务机构相互配合的重大法律纠纷案件管理工作体系,深入了解调查案件的情况,研究确定相关法律对策,进行诉讼风险分析,及时向企业有关领导汇报。处理民事经济纠纷时,要着重加强管理的力度,建立有效的案件统计体系,使领导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企业的案件发展情况,详细地洞察企业的经营和法律风险管理的情况,从而进一步找出有效的解決方法。如果遇到协调不成而引发诉讼的,应积极应对,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依法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

强化全员法律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在企业生产经营中要想有效地对潜在法律风险实行防范,这就要求全体员工树立良好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应该以思想作为防范意识的中心,做好各方面的整体防范意识。并且这方面法律意识的形成,要选择有效措施,例如宣传、教育以及培训等等。因此,企业必须要加强对员工和领导以及业务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用较少的费用避免重大的损失。因为工作岗位的不同,发生的法律风险原因和结果也会大大不同,所以要对岗位不同的工作员工,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使其掌握针对本岗位的法律风险技能,提高全员法律风险防范的意识。

结语

目前国家对社会主要是以法律、法规的实施来进行管理。而企业作为国家经济活动中的中心力量,也由法律法规来进行约束。因此,企业只有不断地提升法律风险防范机制,才能更好地参与到市场竞争中,这也是客观的需要,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相信通过有效地防范法律风险,进一步地完善机制发展,降低损失,企业一定能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从而更好地开展工作。

(作者单位:河钢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狄玉坤.论国有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构建[D].山东大学,2011.

[2]任丽娟.企业法律风险的防范机制初探[J]才智,2013(10).

[3]杜义风.国有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与健全[J].中国煤田地质,2007(12).

[4]张凯.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探析[J].北方经贸,2011(01).

猜你喜欢

防范风险法律
职业道德与法律 教案
涉及网络募捐的现有法律规定
SQL注入防护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从工商管理角度谈如何加强金融风险防范的有效性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防范措施
政治法律
“人世”与我国法律观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