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准确把握绿色发展的要义

2018-01-22杨艳秋

当代党员 2018年1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念绿色

杨艳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绿色发展理念既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又科学把握了时代发展的新趋势,体现了历史智慧与现代文明的交融,对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绿色发展,是中国传统生态观的创新性发展。《庄子·达生》说:“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管子·水地》说:“地者,万物之本源,诸生之根苑也。”这些质朴睿智的自然观,至今仍给人以深刻警示和启迪。中华文明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我们的先人们早就认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认识到了生态资源管理是国家与社会运行的重要保障。“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这些思想都在告诫我们,对自然要取之以时、取之有度。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无疑是对中国传统生态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绿色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在马克思的分析中,经济循环是与物质变换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而物质变换又与人类和自然之间的新陈代谢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因此,如果人类盲目而不加节制地对待自然,这种“新陈代谢”就会发生断裂。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回答了人与自然之间如何进行协调发展的问题,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视域:一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观点;二是阐明了绿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绿色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深厚情怀。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命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是其实现的条件和基础。正己治民,善政养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使人们生活富足,是我国悠久的政治文化传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但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特别是大气、水、土壤污染严重,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各类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可谓“民生之患”。扭转环境恶化、提高环境质量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

绿色發展,是全球生态安全的责任担当。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人类文明是由世界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国的发展对于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绿色发展理念彰显了中国对全球生态安全的责任和担当。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以“气候谈判”为标志,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国际大趋势。2008年,联合国环境署发出了《绿色倡议》,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习近平总书记倡议,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在这方面,中国责无旁贷,将继续作出自己的贡献,走绿色发展道路,让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成为主流的生产生活方式。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教授)endprint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理念绿色
绿色低碳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