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偿献血者ALT不合格的因素分析及干预效果评价

2018-01-21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7期
关键词:无偿献血者初筛不合格率

郭 宏

(阜新市中心血站,辽宁 阜新 123000)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是肝功能检测的重要指标,也是对无偿献血者和血液制品进行筛查检测的必检项目,是导致血液制品报废的主要原因[1]。影响到ALT异常的因素很多,除病理性因素外,与献血者的性别、年龄、职业、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均有较为密切的关系。综合分析影响ALT不合格的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于降低血液制品的报废率,科学合理的利用血液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本次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无偿献血者相关资料,探讨影响ALT不合格的因素及采取相关措施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选取本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本血站5000例无偿献血者资料,年龄18~55岁,其中男性2600例,女性2400例;年龄18~30岁3732例,31~40岁811例,41~55岁457例;献血时间:春季1302例,夏季1324例,秋季1266例,冬季1108例;血型:A型1658例,B型1130例,O型1838例,AB型372例;职业:学生1646例,职员1121例,军人197例,工人158例,个体66例,公务员137例,自由职业123例,其他1552例;组织方式:街头自愿者3918例,集体组织1082例。所有无偿献血者均按照GB18467-2001《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中相关标准进行筛查。

1.2 方法:ALT检测:采用C311罗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AT plus全自动样本处理机,FAME 24/20全自动酶标仪。初筛试剂由北京九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复查试剂由上海罗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HBsAg、抗-HCV初检试剂盒由上海实业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复查试剂盒由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提供。HBsAg、抗-HCV检测采用ELISA法完成,ALT的初检采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完成,复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完成,当ALT水平>50 U/L时为不合格。

1.3 观察指标[3-4]:ALT的总不合格率;ALT的不合格率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组织方式中的分布情况;干预措施实施效果。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t检验;两组间比较差异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ALT的不合格率及分布情况:在5000份检测样本中,不合格样本406例,占比为8.12%,其中ALT不合格280例,占比为5.60%,为不合格样本的68.97%,是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其分布情况如下:在18~30岁献血者中,ALT的不合格率为3.35%;在31~40岁献血者中,ALT不合格率为9.74%;在41~55岁献血者中,ALT的不合格率为6.13%。随着献血者年龄增大,ALT不合格率呈现出先增后减趋势,上述三个年龄段的比较差异明显(P<0.05)。

在男性献血者中,ALT的不合格率为7.96%;在女性献血者中,ALT的不合格率为1.63%。男性ALT的不合格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在街头自愿者中,ALT的不合格率为5.28%;在集体组织中,ALT的不合格率为6.75%。集体组织的无偿献血者中ALT的不合格率明显高于街头自愿无偿献血者(P<0.05)。在A型、B型、O型、AB型献血者中,ALT的不合格率分别为5.01%、6.11%、5.33%、6.18%。4种血型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ALT的不合格率分别为2.15%、4.31%、10.51%、5.05%。四季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在学生、职员、军人、工人、个体、公务员、自由职业、其他献血者中,ALT的不合格率分别为6.23%、13.42%、7.11%、10.56%、12.42%、14.01%、11.87%、8.77%,其比较差异明显(P<0.05)。

2.2 制定干预措施及实施效果:①加强献血相关健康知宣传教育,提高献血者对献血最佳时机和最佳身体状况的把握。②提高医护人员业务水平,熟练掌握影响ALT不合格的相关因素,对存在非病理性ALT不合格因素的献血者劝其延期献血。③坚持献血前的初筛检测,降低ALT不合格率,提高血资源的利用率。④通过实施上述干预措施,2017年5月至2017年11月本血站的ALT不合格率由此前的5.60%明显降低为2.11%(P<0.05),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3 讨 论

有关资料显示,在影响ALT不合格的诸多因素中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男性,30~40岁年龄段,自由职业,这与本次研究结果相吻合[5]。其中男性的不合格率高于女性,与所承受的社会压力较大,长期吸烟、喝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30~40岁年龄段人群是献血的主力军,同时处于事业拼搏期,工作强度较大,因而体质相对较弱。而自由职业者由于所从事的工作不稳定,生活、工作和精神压力较大,身体素质较差,是各种职业者中ALT不合格的高危人群[6]。根据无偿献血者中所存在的ALT不合格因素,通过实施加强相关知识宣教、提高医护人员业务水平、坚持初筛检测等干预措施,我血站2017年下半年以来的ALT不合格率降到2.11%,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通过本次研究,我们深切体会到,应当加强对于无偿献血者相关献血知识的宣传普及,促进其确保血液质量的安全意识,掌握影响血液质量的相关因素,以及降低影响的相关控制措施,自觉接受献血前的筛查检测。制定科学合理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献血筛查检测方法和标准,降低血液的报废率,充分利用好宝贵的血资源。同时应当大力提倡低危人群参与献血,发展相对稳定的献血队伍,促进无偿献血能够安全、高效、低耗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无偿献血者初筛不合格率
体检人群使用NOSAS评分作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初筛工具的可行性分析
无偿献血者对优质服务满意度调查分析
无偿献血采血点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预防及纠正措施研究
持续质量改进对血站采血护理及血液报废率的影响
在自愿无偿献血者招募活动中做好防治艾滋病宣传的讨论
食品安全抽检超223万批次
Multiple gastric angiolipomas:A case report
60%网上商城成为服装质量问题的重灾区
上海工商抽检 京东天猫1号店等集体“沦陷”
昆明某医院2010-2014 年HIV 抗体初筛检测人群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