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华龙运用平衡推拿法治疗颈源性眩晕经验总结

2018-01-21郭继臣倪素兰林树龙

中国民间疗法 2018年3期
关键词:推拿法颈源颈项

郭继臣,倪素兰,周 伟,林树龙

(1.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同仁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 南京 210000;2.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医院,江苏 南京 210018;3.江苏省南京市中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1)

周华龙主任系正骨名医朱金山先生学术继承人,南京市名中医,南京市中医院推拿科主任,从事推拿针灸工作40余年。在朱金山先生“四应六法推拿”的基础上,创立了“平衡推拿法”,并应用于临床内、外、妇、儿等学科领域。笔者随师学习针灸推拿多年,为金陵中医推拿术传承人之一,在临床中运用平衡推拿法治疗各种病证。现将周华龙主任应用平衡推拿法治疗颈源性眩晕的经验总结如下。

颈源性眩晕是因多种因素致使颈部的解剖结构发生异常,从而影响颈交感神经、椎动脉的功能,致使小脑和脑干供血不足而产生眩晕,是多种病因综合作用的结果[1]。颈源性眩晕发病率约占颈椎病的40%[2]。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伏案工作、缺乏运动等不良工作生活方式人群的增加,本病逐渐趋向年轻化。颈源性眩晕的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手术治疗也有一定的风险。在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的理论指导下,根据应症状、应部位、应经络、应穴位的理论依据,周华龙主任运用平衡推拿法治疗颈源性眩晕,以调整脏腑经络阴阳平衡,收效明显。

1 平衡推拿法概述

平衡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周易》中就提出自然和人的和谐统一。《内经》认为,人体的致病和治病皆由阴阳的失调和平衡所致,病邪作用于人体,正邪抗争,破坏了人体的阴阳相对平衡,使脏腑气机升降失常,功能紊乱,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病理变化。

平衡推拿法是医者采用强弱、虚实、补泻等各种不同推拿手法,在患者体表不同部位,通过辨人、辨病、辨证、辨位的方法,刺激神经系统,激发人体各系统的调节功能,提高机体内在的抵抗和防御能力,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3]。其特点是以人体为核心,以中医整体观念——阴阳为主体,辨证论治——辨病、辨证、辨位、辨性为原则。通过运用多种独有的手法为途径,作用于人体各部位、穴位、经络、脏腑,从而达到脏腑、气血、经络、阴阳平衡为目的的推拿方法。

平衡推拿法要求医者必须经过严格的中医基础知识培训和专业技能训练,在治疗中必须用充足的理论知识去指导实践,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集中精神,调匀心息,运一身之“气”“力”到一手或手指,做到动手看表情,手巧心要灵,来者无痛苦,疗后全身轻。具体操作有“头部啄法”“面部牵正法”“咽喉部合喉法”“颈部端提法”“腹部三抖法”“脊柱部通督法”“腰腿部三法”“四肢部挤捏法”等[4]。

2 平衡推拿法治疗颈源性眩晕的操作

颈源性眩晕主要是在应症状、应部位、应经络、应穴位的理论指导下应用平衡推拿法中的“头部啄法”“颈部端提法”“脊柱部通督法”“四肢部挤捏法”进行治疗。其中应症状:是医者在治疗时针对患者出现的眩晕、恶心、欲呕等症状。应部位:是医者在治疗时抓住患者的颈部为重点部位进行。应经络:是在治疗时以手三阴、手三阳、督脉和膀胱经为主。应穴位:是医者针对病情选择性地点揉风池、风府、大椎、手三里、曲池、内关、合谷等穴。

具体方法:①患者通常取坐位,医者立于患者背后,采用平衡性手法在肩颈及背部采用法,以放松肌肉,缓解痉挛。自上而下轻柔刺激,不宜用力过重。②颈部端提法:医者侧立于患者背后,用左手掌心贴于患者前额,右手五指分别置于患者颈后两侧风池部(拇指在左侧,其余四指在右侧)向上端提,并点揉风池及风府(力度不宜过重),以松弛颈椎,滑利关节,减轻颈椎间盘的压迫,改善神经根和血管的压迫症状。③脊柱部通督法:医者五指散开,以手指螺纹面为着力点,以患者脊柱为中心,平衡性地按照一定方向施力,自上而下进行揉动,要求五指柔和而有力,深透而均匀。继而医者用拇指、食指、中指尖为着力点,分别在患者脊柱或脊柱两侧,以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华佗夹脊穴为主,平衡性地自上而下连续揉动,要求力量均匀,以疏经活络,调理阴阳,平衡脏腑。④四肢部挤捏法:医者分别将左右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以手指指腹为着力点,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辨证施治进行挤捏施术,继而点捏手三里、曲池、内关、合谷等穴,以舒经通络。⑤头部啄法:医者用单手五指指尖或双手十指指尖弯曲并拢呈鸟喙状在施术部位进行反复啄击,重点啄击百会穴,要求力量由轻渐重,循序渐进,且各部用力不同,不宜用猛力,以患者能接受为度,以逐瘀开窍醒脑,振奋阳气。手法完毕后,再加拔火罐补法。在肩部、大椎、风池、肩中俞、肩外俞、肩井、天宗等穴用2~4个火罐交替拔罐,以局部红润为度,以补而和之。以上操作方法全过程需30 min左右,通常隔日推拿1次,10次为1个疗程。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52岁,2014年6月1日初诊。主诉:颈项部疼痛伴行走困难1年,加剧1个月。1年来颈项疼痛,伴有头晕、恶心欲吐,时作时止,经服中药、针灸等治疗效果甚微。近1个月上述症状加重,颈项疼痛加剧,恶心、晕倒5次,发作时不能站立行走,颈项活动受限。检查:叩顶和压顶试验阳性。X线片显示颈3~7椎体骨质增生。脑电图显示脑血管弹性重度减退。以平衡推拿法治疗,经3次手法治疗后感觉颈项疼痛、头晕、恶心、欲呕等症状明显减轻,治疗中未发生晕倒现象,仍以原法治之。经10次推拿后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1年后随访病情无复发。

4 体会

颈源性眩晕属于中医“痹证”“眩晕”等范畴。《素问·痹论篇》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风寒湿邪侵袭人体,致使经络、气血瘀滞不通,不通则痛。因此,加用拔火罐补法治疗,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头为诸阳之首,内藏神明,位居之高,内含脑髓,以统全身。因此,在治疗颈源性眩晕时以“头部啄法”啄击头部及百会穴以通百脉交会之处,振奋阳气。《难经》曰:“督脉为痛,脊强而厥。”督脉循行脊背,直贯颈顶头顶,贯通上下,故在治疗颈源性眩晕时,以“脊柱部通督法”使督脉和膀胱经之气疏通,全身阳气得以温煦,血能溶之,脑髓得以滋养,故诸症消除。连宝领等[5]研究发现,颈项部按揉手法能改善椎-基底动脉血供,改善颈部本体觉紊乱,从而缓解颈源性眩晕症状。

眩晕症症状错综复杂,也有可能是其他病变所致,故周华龙主任认为首先要明确诊断,排除骨结核、肿瘤等恶性病变后再进行推拿治疗,以免选成不良后果。

[1]单红星,许长河,马晶洁,等.颈源性眩晕病因的解剖学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08,23(11):1852-1853.

[2]栗秀初,黄如训.眩晕[M]. 2版.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49.

[3]周华龙,周伟.周华龙推拿集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9.

[4]周华龙.“平衡推拿八法”在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J].中国民间疗法,2016,24(7):38-39.

[5]连宝领,严隽陶,沈国权,等.推拿治疗颈源性眩晕作用研究(上)[J].按摩与导引,2001,17(1):6-8.

猜你喜欢

推拿法颈源颈项
董宣何以被称为“强项令”
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通督调神针法结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观察
脑瘫患儿便秘应用护理干预结合推拿法治疗的效果研究
中医推拿法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中医学研究
按按脚底护颈椎
头痛,您查颈椎了吗?
针推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研究进展
金井战国古墓遐想
防治感冒的自我推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