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运动觉训练促进小学生审美体验,提高音乐感知能力的实践探索

2018-01-20赵宁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44期
关键词:审美体验小学生

摘 要:本文旨在探讨运动觉训练在小学低、中年级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笔者所进行的运动觉训练是联结听觉、视觉和身体动觉等多种感官,是将肢体与体态律动作为途径来感受与表现音乐的学习过程。以身体作为乐器,使音乐成为可见的听觉形式,身体动作形成与音乐相关联的组合进而发展肢体审美,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丰富情感,发展形象思维,促进审美体验,进而提高音乐感知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关键词:运动觉训练 小学生 审美体验 音乐感知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下,音乐教育工作者以全新的理念变革着“教与学”的方式。中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人文底蕴中强调:审美情趣要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这使得音乐课程发展进入了全新的时代。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尝试借鉴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创立的“体态律动”学说及其音乐教学法进行运动觉训练促进小学生审美体验,提高音乐感知能力的实践探索,进而提高音乐感知能力。

一、基于运动觉训练促进小学生审美体验,提高音乐感知能力实践研究的背景

“十一五”期间,笔者参与了北京市规划办课题《重视小学低年级多声部感觉与能力的培养,循序渐进地提高合唱水平的研究》的研究。在研究中,我们借鉴“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多声部声势训练法发现,教师们对声势法的认识、编创与应用的水平参差不齐,在教学中仍有忽视“体验先于认知”的现象,学生缺乏对音响和情感的真实体验。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影响其音乐感知能力、音乐审美及情感的发展。这就催生了选定从运动觉训练的角度来深入研究提高小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的想法。

二、基于运动觉训练促进小学生审美体验,提高音乐感知能力的有效策略

本文所阐述的运动觉训练不同于体育运动中肢体技能的训练,不同于舞蹈表演与韵律体操中技巧的训练。笔者在音乐教学中进行运动觉训练是指联结听觉、视觉和身体动觉,是将肢体与体态律动作为途径来进行音乐学习,是以身体作为乐器,通过身体运动体验、感受与表现音乐的学习过程,注重肢体动作在音乐教学中的應用。

1.通过运动觉训练感知音高、音强、音长、音色的变化

例1:感知音高变化的练习——《摘苹果》

(1)“苹果丰收啦,来呀!我们一起来采摘”挂在高处的跳起来摘,不高不矮的抬手摘,落在地上的要捡起来。教师即刻在钢琴上变换高、中、低音区即兴弹奏单音或者音程,学生随之变换采摘苹果的位置。

(2)“听钢琴的指令抢收苹果”钢琴声音高,表明苹果结在树的高处;钢琴声音低,表明苹果熟透落在地上;钢琴声音不高不低,表明苹果结在树腰处。教师随意在高、中、低音区来回弹奏,示意学生做出相应的快速动作反应。

例2:感知音强变化的练习——《大鼓和小鼓》

(1)教师连续念童谣《大鼓和小鼓》,突出大鼓“强”和小鼓“弱”的音量、音质的变化,配以相应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

(2)第二遍指挥学生在击鼓声的位置念出来。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人表演大鼓,另外一组表演小鼓。要求学生看指挥,根据教师的示意念出相应的音色。

(3)吸引学生观察教师的动作:念大鼓时,双脚分开,双膝略曲,双臂张开,双拳握紧,随“咚咚”声大幅度击鼓,面部表情呈用力状,双脚交替跺地;念小鼓时,站姿轻松,随“嗵嗵嗵”声用两手食指做敲击动作。

(4)指导学生分大鼓、小鼓两声部,边朗诵边模仿老师,之后两组交换。

(5)围圈站立,出示大鼓、小鼓乐器。当听到大鼓强而有力的声音时,圆圈逐步扩大;当听到敲击小鼓弱而轻巧的声音时,圆圈随之缩小。

例3:感知音长变化的练习——《袋鼠、大象和松鼠的游戏》

(1)“袋鼠,袋鼠,跳着走”。全体学生分散站开,随着铃鼓的声音向任意方向做模仿袋鼠跳跃的动作,双脚跳、单脚跳、交替跳。(四分音符)

(2)“大象,大象,慢慢走” 全体学生分散站开,随着铃鼓的声音向任意方向做模仿大象行走的步态,连拖步、踏点步。(二分音符)

(3)“松鼠,松鼠,蹦又跳” 全体学生分散站开,随着铃鼓的声音向任意方向做模仿松鼠蹦跳的动作,跑跳步。(八分音符)

例4:感知音色变化的练习——《拍球》

(1)教师弹奏钢琴(2/4拍),学生随音乐恒拍、原地拍球,当听到铃鼓声音时停止拍球。

(2)钢琴与铃鼓音色交替出现,学生随之做上述相应活动。

(3)教师弹奏明亮甜美的大三和弦,学生个体做向上抛球接球动作,学生面对面抛接球。

(4)教师弹奏柔和哀婉的小三和弦,学生抱球蹲下。

例5:感知速度变化的练习——《拍球》

(1)教师弹奏钢琴(2/4拍),学生随音乐恒拍、原地拍球。

(2)教师变化速度弹奏同一旋律,学生随速度变化继续原地拍球。

2.通过运动觉训练感知节奏的变化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能够唤起学生感觉和兴趣的是节奏和动作,节奏在音乐中无处不在与现实生活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运动觉训练中通过体态律动培养学生内心听觉,进而训练节奏的感知与表现可以事半功倍。在低年级阶段从拍手、拍肩、拍腿、跺脚等小幅度的持续恒拍律动开始,逐步形成稳定的内心听觉,随后通过有控制的走步练习稳定的恒拍感。当具备初步的恒拍感之后,可以叠加动作练习固定节奏型,感受恒拍与节奏的异同,让学生在充分的身体运动中循序渐进式地进行节奏感、空间感及多声部能力的训练。

3.通过运动觉训练感知旋律走向的变化

在运动觉训练中,学生能真切地感受音的高低变化及旋律的走向,不知不觉地掌握音乐表现要素。

综上所述,运动觉训练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通过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对音乐丰富的想象力和训练身体敏捷的反应力。这种训练法符合儿童天性活泼的特征、关注学生兴趣的激发,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丰富情感,发展形象思维,促进审美体验,进而提高音乐感知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作者简介

赵宁(1971.11.03—),女,籍贯:北京,学历:本科,职称:高级,研究方向:学科教学。

猜你喜欢

审美体验小学生
多元整合,加强小学生写话练习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如果,我能再做一次小学生
浅谈审美教育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地位
童心 童眼 童耳
《汉宫秋》与《长生殿》中爱情悲剧及其审美体验的比较研究
关注审美体验,让阅读变为“悦读”
我是小学生
打击乐艺术的审美体验思考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审美体验教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