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生活走进数学?将数学应用于生活

2018-01-20赖菊琼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44期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生活数学

赖菊琼

摘 要: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植根于生活。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应加强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踐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活力。数学学科作为工具学科,它的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让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关键词:数学 生活 新课程改革 教材使用校本化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生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应根据学生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因此在教材的使用上,有必要大胆地对部分例题和习题进行改编,对教材的部分内容进行取舍重组,并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延伸,让生活经验走入教材,让学生熟知的、关心的问题走入教材,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数学。以下我将举例作具体说明。

一、巧用校本资源,创设适合学生的问题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因此上课之初创设生动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心弦,立疑激趣,促成学生学习情绪高涨,步入智力振奋状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所使用的这套教材的每一个章节前都有一个问题情景,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已有经验我对其中一部分作了改动。

案例1:我在讲解《梯形的性质》这一小节时,先将校园中有关梯形的物体拍摂下来,然后在课堂上展示会给学生,并以我校的旗台底座为背景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右图是我校的旗台底痤,它的侧面是等腰梯形,上底AD=20cm,下底BC=35cm,∠B=60°,求它的腰长。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2:我班的学生在课余时间爱下象棋,因此在上《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一章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情景题:英凯和杰斐两位同学下象棋,他们规定一盘棋得3分,和一盘棋得1分,输一盘棋不得分。已知他们下了9盘,英凯共得了17分且英凯只输了2盘,那么他胜了几盘?又和了几盘呢?激发学生解题的欲望并由此引入新课。

二、例题习题改编,贴近学生生活

案例3:在《相似三角形的应用》这一小节里,教材给出三道例题,其中例1是测量金字塔的高度,例2是估算大河的宽,我把它改成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和我校旁边景观池的宽度,并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具体操作,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课堂参与率。

案例4:我校黄佳升老师在上《二次函数的应用》时,将例题和习题作了如下改编,让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体现得淋漓尽致:

问题1:何时桔子总产量最大?

原罗溪中学果树园有100棵桔子树,每一棵树平均结600个桔子.现准备多种一些桔子树以提高产量,但是如果多种树,那么树之间的距离和每一棵树所接受的阳光就会减少.根据经验估计,每多种一棵树,平均每棵树就会少结5个桔子.增种多少棵桔子树时,总产量最大?

问题2:原罗溪中学中心广场有一个圆形喷水池,中间有一座校标,喷头环放在水池的四周,喷头的出水口A高出水池面0.5m,为了美观,要求水流达到的最大高度为5m,已知水流呈抛物线形状,且水流达到的最高点与喷口A点的水平距离为3m。

(1)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并求出水流的抛物线解析式;

(2)如果你作为该喷水池的设计者,要使喷出的水落在水池内,水池的直径至少为多少?

如图,罗溪镇新建的金光隧道的截面由抛物CED和矩形ABCD构成,矩形的长AB为10 m,宽为1 m,以AB所在的直线为x轴,线段AB的中垂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y轴是抛物线的对称轴,顶点E到原点O的距离为4 m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如果该隧道内设双车道,现有一辆大卡车载货高3.2m,宽2.4m,是否能通过该隧道?

三、热点话题进数学,激发学习兴趣

案例5:在讲授概率这一小节时,电视中《今生是亲人》这部电视连续剧,

三个同一天出生在同一医院的男孩,由于地震的原因,被医护人员弄混淆了。做父母的含辛茹苦地将“自己的孩子”养育了二十年之后,却意外地发现儿子不是亲生的……。由于电视剧《今生是亲人》具有如此诱人的情节和剧中溢出的那浓浓的人间真情,经常能听到学生对于剧中的三个孩子(刘震、杨抗震、高震宝)究竟各是谁家(刘、杨、高三家)亲生的问题进行了饶有兴趣的猜测和争论。此时,我突然产生一个念头──将此设计成一个数学问题,即:剧中的护士长将3个孩子送给3位母亲,总共有多少种可能的送法?问题的提出让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很快就列举了3种不同的送法。接着,又有同学列举了两种送法,我指出其中的一种和前述3种中的一种重复了。我说:“看来,像这样列举下去,容易出现重复,并且还可能产生遗漏。那么用怎样的方法才能既准确又快又不重不漏呢?”掉足了学生的胃口,并由此引入画树状图法和列表法的讲解。

由以上案例可见,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高度重视数学知识的生活化,那么,一定会使数学更贴近生活。同时也会越来越让人感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会变得有活力,学生才会更有兴致地喜欢数学,更加主动地学习数学,巩固数学甚至发展数学。

生活是数学的大课堂,回归生活学数学既是让数学自身的魅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又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到了富有真情实感的、能动的、有活力的知识。但需要注意的是,回归生活学数学绝非回到生活中放任自流地学数学,而应充分发挥课堂的“主阵地”的作用,并重在数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惟有这样,才能将《数学课程标准》的有关精神落到实处,更好地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来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猜你喜欢

新课程改革生活数学
浅析新课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生活感悟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无厘头生活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