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写作教学中乡土素材的积累策略

2018-01-20肖学盛

新课程·中旬 2017年11期
关键词:写作教学策略

摘 要:目前,中学校园里广为流传着“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的顺口溜,中学生怕写作文,尤其是农村中学生更甚。在农村初中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三多”:假话多、空话多、套话多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中学生有“三少”:见识少,阅读量少,生活阅历少。

关键词:写作教学;乡土素材;策略

如何让农村学生在写作时有话可写,有情可诉,通过挖掘身边乡土语文素材来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从农村的自然风光中积累素材

语文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文章不应当是硬做出来的,而应像汩汩的清泉从心坎里流出来。心坎里的清泉来自何处?来自五光十色的生活,来自从生活中汲取材料的本领。”“写作源于生活,而生活需要用心观察、体会,特别是农村,天地广阔,朴素无华,更有独具魅力的胜景。”作为农村的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的自然风光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近感。青葱的庄稼,清幽的树林,美丽的野花,碧绿的菜畦,美味的野果,微波荡漾的鱼塘,纵横交错的河流,展翅翱翔的飞鸟,色彩绚丽的晚霞,蓝天白云下的村庄,夕阳西下炊烟袅袅的美景……这一切都是我们描写农村生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师应多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身边无处不在的自然风光,激发他们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就能大大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从而为写作积累丰富的乡土素材。

二、从农村的发展变化中积累素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的科技化,农村的城镇化,最美乡村,特色小镇,农家乐旅游,这些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广阔的乡土素材。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比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农村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如工厂废气、废水的排放对农村空气质量、水环境的污染;农林生产过度施肥、施药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生活垃圾对农村生活环境的污染等。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对此现象进行调查,从中指导学生作文,扩展学生写作题材,让学生在作文中真切地感受到环保的重要性。

三、从农村的劳动实践中积累素材

叶圣陶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体验就是积累农村生活经验,农村劳动实践是农村学校特有的教育资源,农村学生在家乡也别有一片天地,上树摘果、下河捉鱼摸虾、爬树粘知了,这些趣事都给孩子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养鸡喂猪、割草喂鱼、剪枝摘果、锄草收割等这些劳动实践给学生带来了深切的感受。让学生以日记或作文的方式记录这些丰富多彩的生活感受,就为学生的习作积累了丰厚的素材。农村中学生在节假日常帮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农活,这些都是他们体验农村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的机会。因此,要鼓励学生把做家务、干农活的过程写下来,把观察到的有意义的场面记录下来。在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在劳动中,你是怎么做的?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讨论之后指导学生写出文章,因为乡土素材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能扩大写作范围。

四、从农村的经典谚语中积累素材

“雨打清明节,干到夏至节。立夏到小满,种啥也不晚。立秋雨淋淋,来年好收成。”这是根据二十四节气来判断天气及播种、收割、收获的农谚;“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讲的是动物的各种行为可以预报天气的农谚;“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东虹日头西虹雨”这是根据天上的云彩来预测天气的农谚;“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人勤地不懒”这是说农民只要勤劳肯上粪,庄稼就能种好的农谚。学生通过收集、交流这些丰富的谚语,既提高了农事作文的科技含量,又达到了积累乡土素材的目的。

五、从传统的乡俗民风中积累素材

于漪老师曾说:“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乡土文化负载着民族文化,是根之根。”是的,乡土文化是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千百年来的农家文化、农家风情,以其独特的风格,富有强劲的生命力。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农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乡俗民风。其中许多乡俗民风,在社会的发展中增添了新的内涵。在高要,除了传统的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重阳节外,又流行着富有地方特色的乡俗民风,如河台开耕节、金利赛龙舟、宋隆茶果节等。这些蕴涵着悠久历史的农村文化,就需要学生有意识的积累,写出自己身边的所见所闻;写出浓厚的乡土气息;写出反映农村特色的作文。

六、从课文中积累素材

教材中的选文不仅是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还是饱含乡土文化气息的佳作。在阅读教学中挖掘字词句篇后的乡土内涵,并通过精心设计,调成富有乡土人文味的大餐,让学生细细咀嚼、品味。在琦君的《春酒》中勾画出了一幅中国农村社会的朴实生活图景,洋溢着浓郁的亲情乡情的味道;在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中,品味的不是故乡的鸭蛋,而是浓浓的乡情,是对故乡深深的热爱;在李森祥的《台阶》中,通过一位农民父亲历尽千辛万苦,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故事,展示中国农民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艱苦创业的精神。这些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文章,饱含丰厚的乡土情结,既能唤醒学生对故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也能为他们创作积累丰富的乡土素材。

总之,作为农村中学语文老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教学中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引导学生进行作文素材的积累,引导学生从身边、从课本中发掘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素材。

参考文献:

[1]肖泽海.农村中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几种途径[J].新课程(下),2012(2).

[2]黄晖堰.为有源头活水来:农村初中写作素材的有效挖掘[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4(5).

[3]朱曼凌.农村中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策略[J].中学生优秀作文(教学),2010(11).

作者简介:肖学盛,男,湖南洞口县人,1981年6月生,本科,文学学士。就职于广东肇庆市高要区白诸镇初级中学,中学语文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写作教学。

编辑 谢尾合endprint

猜你喜欢

写作教学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