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对传统紫砂的认识

2018-01-20孟宪伟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紫砂壶陶艺文化内涵

孟宪伟

摘 要:紫砂陶艺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它是科学和艺术的融汇,是技术与技术的结合,是实用与功能的统一。

关键词:紫砂壶;陶艺;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5-0032-01

笔者从事制壶已有十几年,紫砂已成了笔者生命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紫砂壶以其独特的魅力,蛊惑着每一个人,但又让人品味,让人冷静,让人慰籍滋润,它光泽明亮而不张扬,内敛而深遽,温婉如玉,以矜持为自己营在一番雅致,一份从容,一道悠闲的风景。正是这紫砂的魅力,使得紫砂在岁月的搏浪中,融入了笔者的生命与情感。

紫砂陶艺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传统的、独特的、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陶瓷艺术。这是因为由诸多方面因素构成的、相互之间又是那么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自然天成、意味隽永。紫砂陶器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具有丰富而悦目的质地和深沉而含蓄的色彩。严格合理的成型工艺技术,完全靠循序渐进的训练和操作达到纯熟,在手工制陶技术方面,准确的表现力是无与伦比的。

造型样式之多是各种陶瓷中最为突出的,紫砂茶壶一项的造型样式,不仅丰富多样,而且完整协调,当属世界陶瓷壶类造型之首。紫砂陶艺装饰以中国传统的金石书画为题材,巧妙地与造型结合,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点,独步于装饰艺术之林。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源的美,构成了紫砂陶艺如诗如画的艺术风格,具有深厚的艺术魅力和强烈的感染力。较之现代陶艺和现代日用陶瓷,有着截然不同的艺术特色。

深蕴的文化内涵,在紫砂陶艺作品中表现也来的“书卷气”,把传统文化的精神和气魄融汇在造型与装饰之中,形成了紫砂陶艺内在的生命力。紫砂陶艺是属于个性鲜明,风格特点比较突出的陶瓷艺术作品。

创作设计新的紫砂陶艺作品,首先需要认识和掌握其特性,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领悟和理解紫砂陶艺的艺术规律和美学特征,深入进去,发挥创造精神,紫砂新作会越来越有所发展和提高,在传统风格的基础上表现出作者的个性。

中国传统陶艺的发展是渐进有序的,在逐步的演进中。不断地丰富了自身,紫砂陶艺也不例外,如果创新的紫砂陶艺作品失去了传统的特点,完全以“全新”的面目出现,将会使人感到不伦人类,以至无法接受。几百年的紫砂陶艺传统特质,已经在人们的审美意识中形成了一种大致的印象,不应忽略,不能缺少,要在发展中加以演进。这并不会阻碍紫砂陶艺的创新,而是为了使创新的紫砂陶艺作品得到爱好者的認同和欢迎,不失去特点。

尊重紫砂陶艺的自身特点,循着客观规律去进行探索和发展,应该是在原有基础上的不断演化、推进、丰富,而不是彻底的更新换代。

紫砂陶艺的发展历史也说明了这一点,整个的进程中,在艺术风格方面是渐进发展的,而决无突变。紫砂陶艺的设计实践已经证明了,风格上的突变会使人感到不习惯,甚至产生排斥的心理。

紫砂陶艺传统不是一句空泛的言词,而是有着具体的形式和内涵,其中饱含着一种精神实质和艺术风格,这只是传统的一个方面。紫砂陶艺的深厚魅力也正在于习惯基础上的一种新的表现,和过去既是相通的,又是不同的,很容易为人们所接受,紫砂陶艺传统的形式是在长期生活中,也在工艺制作中,审美经验和爱好的积累,并同时延续和沉积着,成为人们观念上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者的一种原则,今天的紫砂陶艺的创作者们,既不能因袭传统,也不能不重视传统,重要的是理解传统的精神,去发展传统。

任何一个紫砂大家都经历过“追思古韵”的时期,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如古典神话、唐诗宋词、祥瑞奇兽等,但要想保住自己的招牌,就要不断推出新意象,也就是说作品造型不能因同一题材而泛滥。这既是对自己艺术的负责,也是对藏家的负责。

所有艺术的形式必须服从于材质的特性。紫砂的特性本不适用于过于前卫的造型,再加上中国茶道的最高境界是清灵淡泊的逸趣及与之相对应的通灵般的体味。

事实上,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为推崇饮茶时的情趣,反对常俗的饮法,如在茶中加香料水果等痛饮,被称为“沟壑间的污水”,会大煞风景。陆羽更是设计出二十四件茶器,其基本原则一是古雅愉人,二是煮出最佳的茶汤。紫砂虽然历史短暂,但其精神接近晋唐茶陶,不是突然冒出来的。所以,在紫砂茶壶造型上的创新,便成了为创新而创新,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

因而,研究紫砂陶艺的文化内涵,不能只停留在外部世界比较直观的表面现象上,而应该进入到比较深的层面去分析研究传统文化在紫陶艺优秀作品中的位置及主导作用,揭示其本质的特征,只见其传统文化的枝叶,不见其根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妨碍了认识紫砂传统文化精华之所在。

皮毛的继承是很难有大发展的,抓不到事物的本质,也就容易使新的紫砂陶艺作品停留在表面的模仿上,陈陈相因,无所发展和创造。

参考文献:

[1]丁亚微.紫砂壶造型解析[J].江苏陶瓷,2009(03).

[2]马志远.紫砂壶身筒外附件设计探微[J].陶瓷科学与艺术,2007(01).

[3]鲍正兰.宜兴紫砂壶“的子”的造型与变化[J].浙江工艺美术,2003(04).endprint

猜你喜欢

紫砂壶陶艺文化内涵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乐在紫砂壶
泡壶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购买紫砂壶4忌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
进入后现代陶艺
当代陶艺
陈烈汉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