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螺旋CT和MRI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8-01-20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33期
关键词:敏感度原发性直径

迟 伟

(丹东市中医院影像科,辽宁 丹东 118000)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其发病率仅次于胃癌。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心理因素、病毒感染、遗传等都是诱发原发性肝癌的因素。乙型肝炎病毒是导致原发性肝癌的重要因素之一,高病毒载量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预后造成了严重影响[1]。因此,术前进行有效的影像学诊断,能够为治疗提供思路。当前对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方式主要有MRI检查和CT检查,但是临床中没有对这两种诊断方式的价值进行统一。本文通过CT检查和MRI检查来诊断原发性肝癌,比较分析其诊断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疑似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为40~73岁,平均年龄为(53.6±2.8)岁,肿瘤直径为2.1~10.4 cm,平均直径为(4.7±3.0)cm;观察组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为38~75岁,平均年龄为(54.1±2.9)岁,肿瘤直径为2.2~10.6 cm,平均直径为(4.8±3.1)cm。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AFP水平都超过了200 μg/mL,且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肿瘤直径都超过了2 cm。两组患者进行年龄、性别、肿瘤直径等基本的资料的对比,差异较小(P>0.05)。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螺旋CT诊断方式,观察组实施MRI诊断方式。进行检查前,要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等放松训练,帮助患者调整为仰卧的姿势。如果患者的初步诊断结果为原发性肝癌,应对患者血清中的AFP水平进行全面的分析[2]。

1.2.1 对照组:实施CT诊断。首先,调整好仪器的各项参数,对患者进行CT平扫,在膈肌到耻骨联合下缘的位置来加强扫描,调整为Ⅲ期扫描;其次,选择患者的肘正中位置,静脉输注对比剂,选择的对比剂为非离子的碘海醇,然后按照顺序来扫描患者的肝动脉期、门动脉期以及延迟期;最后,扫描完成,传输和整合扫描数据。

1.2.2 观察组:实施MRI诊断。首先,使用的仪器为西门子超导磁共振机,调整好各项扫描参数,分别扫描患者的轴位、矢状位和反转恢复序列;其次,向患者体内经脉输注GD-二聚体TPA,并调整为Ⅲ期增强扫描;最后,传输和处理轴位、冠状和矢状的扫描数据。

1.3 观察指标:统计记录两组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漏检率、敏感度和特异度。漏检率越低、敏感度和特异度越高,说明其临床价值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研究所有数据统计均采用统计软件SPSS20.0进行统计,计数资料及计量资料分别采用百分数(%)及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分别采用χ2检验及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67%(29/30)、93.33%(28/30),对照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67%(26/30)、80.00%(24/30),观察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漏检率为3.33%(1/30),对照组的漏检率为13.33%(4/30),观察组的漏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发生了改变,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也出现了上升的趋势,患病人群趋于年轻化。原发性肝癌在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但是在中后期往往难以预后。临床中常常采用MRI检查和CT检查来对原发性肝癌进行诊断。相关资料表明,CT检查不能很好的将其余血管瘤病变区分开来,容易出现误诊、漏诊,MRI检查能够对肝脏血流灌注情况进行综合的检查,有着较高的检出率,能够有效的减少漏诊和误诊情况的发生,为后期的治疗提供思路[3]。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敏感度、特异度和漏检率分别为96.67%、93.33%、3.33%,对照组的敏感度、特异度和漏检率分别为86.67%、80.00%、13.33%,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P<0.05),而漏检率较低(P<0.05)。说明与螺旋CT检查相比,MRI检查对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更高,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敏感度原发性直径
假体周围感染联合诊断方法的初步探讨*
各显神通测直径
一种基于属性的两级敏感度计算模型
原发性肝癌癌前病变中西医研究进展
山水(直径40cm)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爱虚张声势的水
预爆破法处理大直径嵌岩桩桩底倾斜岩面问题
下尿路感染患者菌群分布及对磷霉素氨丁三醇散敏感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