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关怀在流动儿童保健中的实践与研究进展

2018-01-20唐省三潘胜茂温李滔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33期
关键词:保健关怀流动

李 杰 唐省三* 潘胜茂 温李滔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护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文关怀是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关注,人文的核心是“人”。现阶段的医疗护理不仅需要精湛的技术,更要“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理念[1]。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学科的发展,我国护理人文关怀的研究不断深入,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然而,护理人文关怀的发展在各个学科之间存在不平衡现象。就流动儿童保健领域而言,护理人文关怀的实践少之又少;然而,流动儿童作为一个日益扩大的弱势群体,他们更迫切的需要获得重视以及足够的人文关怀。本文结合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就人文关怀在流动儿童领域的实践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研究对象的特点

2013年全国妇联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2]显示,全国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0~5岁)达2342万。城乡流动儿童平均流动时间为3.74年,其中,农业户口的流动儿童占80.35%,流动儿童在各年龄组分布比较均匀,流动儿童总的男女性别比为116.39。与农村留守儿童相比,父母能够给予被带进城里的流动儿童关爱和指导的时间也并不多。他们在医疗、教育、心理关怀等方面还存在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

2 人文关怀在流动儿童保健中的实践研究

大量研究[3]显示,除母乳喂养情况较好外,流动儿童生理健康、卫生保健状况等方面表现都较差。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研究显示,上海户籍儿童完成“4、2、1”体检(即1岁以内每3个月进行1次,1~2岁儿童每6个月1次,3岁及以上儿童每年1次)比例为84.3%,明显高于流动儿童的35.5%[4]。此外,流动儿童的多种疾病患病率均高于户籍儿童。闫淑娟等[5]报道,流动儿童两周腹泻罹患率为13.4%,高于户籍儿童1.3%的水平。杨栗坤等[6]报道显示,流动儿童6个月龄贫血检出率为16.3%,而户籍地儿童检出率为9.5%。坪山新区妇幼保健院的研究显示,坪山新区从2010成立到2012年的3年期间,5岁以下儿童病死率为4.2‰,其中流动人口占93.9%[7]。

在就医的过程中,由于受文化程度、经济水平、认知水平等,使得人文关怀在流动儿童保健的应用中存在以下诸多问题。

2.1 流动儿童看护人主动获取人文关怀服务的意识淡漠:根据健康教育的KAP模型理论,健康行为的转变是由知识到行为的转变。儿童的健康成长很大程度与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的认知水平有关。由于流动人口流动性大,文化和经济水平较低,保健意识薄弱,流动儿童作为脆弱人群,其保健问题更显突出[8]。北京市丰台区[9]的研究表明流动儿童看护人对建立儿童保健档案的知晓率为49.5%。海口市的调查表明,流动儿童家长对于儿童保健知识的知晓率均较低,尤其是感冒原因的知晓率(6.7%)以及腹泻原因的知晓率(7.8%)均低于10%[10]。泰安市的研究[11]显示,家长对儿童营养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并在生活中产生了错误的饮食观念和不良的养育行为,这些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因此,提高流动儿童看护人对儿童保健知识的认识,能够促进流动儿童主动获取保健服务并接受人文关怀服务,进而对流动儿童保健水平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2.2 医务人员人文关怀能力有待加强:人文关怀能力在我国还是一个较为新生的研究课题,近年人文关怀理论相关文献只占文献总量的16%[12],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人文关怀护理理论存在的不足,仅有的文献研究也大都是依照国外的理论和研究经验进行的。陈芬荣[13]的研究指出,国内护理人员的关怀能力总体呈一般状态,略低于国外。阮满真[14]等的研究指出综合性ICU护士的人际沟通与合作能力、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与学习创新能力均需要进一步提高,这可能是因为ICU封闭的环境、紧张的工作氛围和繁重的抢救治疗任务使得护士忽略了以上能力的提高。褚梁梁[15]等研究显示无陪护模式病房与普通病房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并没有差异。史荣美的研究[16]认为,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能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需要在后天环境中不断养成。

2.3 实施人文关怀能显著提高流动儿童健康水平:针对流动儿童保健中存在的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国内多项研究[17]表明,对流动儿童实施人文关怀,能显著提高流动儿童的健康水平。

郭小红的研究[17]表明,人文关怀护理组儿童家属人文关怀认知能力各项目评分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人文关怀护理在儿童保健门诊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儿童检查的依从性和护理工作效率。史荣美的研究[18]发现,在实施人文关怀前几项评价值偏低,实施人文关怀后,几项评价结果明显提高。彭阳的研究[19]表明,流动儿童家庭关怀与自立人格因子存在显著相关,家庭关怀对流动儿童自立人格有预测作用,性别在流动儿童家庭关怀与自立人格中起调节作用。刘莉[20]的研究表明,在临床护理中融入人文关怀理念有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强护理人员的隐私保护意识,从而避免引发护患矛盾。他们这些研究都反映出人文关怀在引导流动儿童的人格发展、提高儿童就医依从性方面,进而促进儿童健康有显著性的作用。

3 提高流动儿童人文关怀的对策建议

3.1 采取措施提高流动儿童看护人主动接受人文关怀服务的意识:我们在提供儿童保健服务的同时,还要重视儿保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工作。看护人保健知识的来源主要是通过广播、上网等公共媒体宣传途径获得儿童保健知识,因此相关部门应充分借助互联网等公共媒体资源方式,此外,还应该通过现场咨询、专题讲座等易于接受的途径,加大儿童保健宣传力度,将口头宣教与书面指导相结合,开展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

3.2 强化医务人员的人文关怀服务意识:医务人员想要提高自身的人文关怀能力,首先要对人文关怀有明确的认识。然而我国现今对医务人员的人文关怀能力尚缺乏系统的培训。目前,医务人员已经认识到提升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很大一部分医学院校也已经开设了医学人文相关的课程,各大医院也开始关注并加强有关人文关怀能力的培训。

3.3 人文关怀要贯穿整个流动儿童保健服务过程:流动儿童进行保健的地点一般为医院儿童保健门诊,初次就诊流动儿童对门诊医护人员存在心理恐惧和暗示,缺乏安全感,对环境产生逆反心理,甚至拒绝医护人员的检查。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①门诊检查之前营造良好的就医氛围。通过良好的态度和沟通方式获取流动儿童的信任,提高他们对医疗服务的信任。②检查过程中要采取措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通过一些小技巧,比如为流动儿童准备漂亮的图片和可爱的玩具等,减少流动儿童对就医过程的过度关注,提高流动儿童的依从性。③检查后给予相应的健康指导,根据流通儿童所处的不同年龄阶段进行评估并制订一个健康计划,促进流动儿童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保健关怀流动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流动的光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
亲切关怀 殷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