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ICC在胃肠外科中的应用及护理分析

2018-01-20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3期
关键词:冲管置管静脉炎

张 浙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输液中心,辽宁 沈阳 110000)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由外周静脉穿刺置入导管,其导管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穿刺技术,临床广泛应用于中、长期需要静脉输液的患者[1]。在胃肠外科TPN的治疗中,由于药物成分分复杂,输液时间长,渗透压高,PICC因此广泛应用于胃肠外科,减少了静脉炎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现对我科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146例患者置管情况,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我科从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行PICC操作146例患者,其中男76例,女90例,年龄36~84岁,平均42岁。胃肠肿瘤112例,肠梗阻20例,胃肠外伤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4例,腹腔结核4例。置管时间7~194 d。

1.2 入路选择:穿刺时依患者病情及血管情况,贵要静脉作为首选[2]130例,正中静脉10例,头静脉6例。本组穿刺送管失败3例,穿刺失败率2%。

1.3 材料选择:采用美国BD公司安全型4-5FrPICC导管,总长65 cm。

1.4 方法:患者仰卧位,穿刺侧手臂外展90°,皮尺测量留置长度,即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然后向下至第3肋间的距离,并对导管预先裁剪,穿刺部位常规消毒,上臂中部扎止血带,铺孔巾后穿刺,置入导管后,穿刺部位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并行X线拍片定位。

2 结 果

146例患者,穿刺失败3例,成功率98%。PICC导管留置时间为6~100 d。穿刺后出现静脉炎10例,其中1例经处理无效后拔管,余经硫酸镁湿敷后症状消失。1例导管脱出。堵管1例,经肝素冲管处理,导管复通。

3 护 理

3.1 一般护理

3.1.1 置管前护理:PICC为新技术,置管前需耐心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说明应用PICC的目的、好处、必要性,置管的费用、并发症及置管的时间,排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对对医护人员工作配合度,并签署置管知情同意书。

3.1.2 置管中护理:患者取平卧位,置管侧肢体外展90°,并告知患者穿刺肢体避免移动,常规穿刺部位消毒,铺无菌孔巾,严格无菌操作。穿刺时可适当与患者交流,消除其紧张情绪,以便操作顺利。穿刺后填写PICC置管记录表,记录姓名、置管用途、导管名称、穿刺出血情况、置入导管长度、导管头端位置、穿刺静脉名称、穿刺结果及日期等。

3.1.3 置管后护理:穿刺后24 h后换药,以后每2~3 d换药1次,可来福接头每1~2周更换1次。密切观察穿刺点,一旦发现局部红肿、疼痛、硬结并出现分泌物等,及时消毒更换辅料。输液结束后盐水冲管,3 mL肝素封管,较少堵管风险。术肢避免持重。观察术肢周径,判断有否静脉炎、外渗等。

3.2 并发症护理

3.2.1 穿刺点出血:导管留置后穿刺点加压包扎,并告知患者避免术肢剧烈活动,如发现局部肿胀,应及时予以止血处理。

3.2.2 导管堵塞:发生率较高,因此在每次输液结束后,及时冲管,冲管的方式为脉冲式,以保证导管通畅。如已发生堵管,应检查导管夹是否关闭,导管有无打折等,如导管部分堵塞,可适当盐水反复冲吸。仍不通时,可应用稀释1~3 mL的肝素钠液反复抽吸。如仍不通就需要拔管。

3.2.3 感染:密切观察穿刺点有无红肿热痛、有无分泌物,并分泌物留取菌培养及药敏。置管时及置管后行各种治疗过程中的严格无菌操作,才是有效的减少导管感染发生的关键。

3.2.4 静脉炎:术肢红肿、温度升高、疼痛和功能障碍[3]。处理上首先减慢输液速度,适当抬高患肢,局部硫酸镁湿敷。

3.2.5 静脉血栓:表现为颈部、上肢、胸部水肿,皮肤潮红,所属静脉疼痛等。输液结束后应用盐水冲管,肝素盐水脉冲式正压封管。

4 讨 论

PICC是一种先进的中心静脉置管术,可由一名护士独立操作。选择上臂静脉(首选贵要静脉,引起管径粗,走形比较直,位置比较深,静脉瓣少),由于其在直视下操作,成功率高,且不会造成胸膜损伤导致血气胸等,不受年龄及疾病轻重限制,带管时间长,并发症少,是一种较为安全的静脉内导管[4]。越来越广泛引用于临床,在胃肠外科多应用静脉高营养治疗,液体量大,渗透压高,PICC导管末端达上腔静脉,液体迅速被稀释,减少原液对血管损伤。为了避免相关并发症的产生,操作者应制定严格的准入机制,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置管后密切观察,输液结束后及时冲管,封管,保证导管通畅。

[1] 孟春英.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25例[J].实用护理杂志,2003,26(12):46-47.

[2] 东文霞,乔爱珍,工冬芳,等.P1CC插管在化疗患者中的应用[J].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学报,2002,23(3):162-163.

[3] 郭丽娟,工立,任少林,等.预防PICC置管并发症的护理方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3,19(7):5-6.

[4] 汪洋,孙英杰.肿瘤化疗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血栓 的原因及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J].广东医学,2013,34(4):635-637.

猜你喜欢

冲管置管静脉炎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从炎症细胞因子浅析血栓性浅静脉炎病因病机及治疗经验
持续空气阻隔法所需输液冲管液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两种护理干预对盐酸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全程精细化管理在picc护理过程中的应用
PICC导管所致静脉炎的早期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
分析个性化护理对老年科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作用效果
急性胰腺假性囊肿的外科治疗
PICC标准护理对置管患者自护能力和质量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