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淋病

2018-01-20何蛟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8年1期
关键词:淋病脓性头孢曲松

何蛟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辽宁 大连116011)

淋病(gonorrhea)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主要是由淋病奈瑟菌(简称淋球菌)感染所致,表现为泌尿系统的化脓性炎症。淋球菌为革兰阴性双球菌,离开人体不易生存,不安全的性行为,以及与淋病患者密切接触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有1.06亿人感染淋病,淋病发病率逐渐升高。2009年,研究人员从一名31岁的日本女性性服务者的喉部,分离并首次发现“超级淋球菌”H041病菌,随后法国、西班牙也先后出现感染“超级淋球菌”的患者,我国尚未发现“超级淋球菌”感染患者。但淋病的危害较大、传播范围广,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淋病不仅能产生多种并发症,也能促进艾滋病传播。

1 临床表现

淋病可分为有并发症淋病、无并发症淋病、泌尿生殖器外其他部位淋病、播散型淋病。由于男女生理特征的不同,有并发症淋病和无并发症淋病的临床表现各有不同。感染淋病的患者起初无明显症状,或仅伴有轻度膀胱刺激征、外阴部烧灼感。但随着病程发展,临床症状逐渐出现,男性最常见的表现是淋菌性尿道炎,患者初期伴有尿痛、尿急、尿频,数日后尿道可出现大量脓性分泌物,并伴有尿道口潮红水肿,严重者可出现龟头炎。女性感染后起初无明显不适,也易漏诊,因侵犯的位置不同,表现为宫颈炎、尿道炎、前庭大腺炎及肛周炎。淋病奈瑟菌也可侵犯至眼结膜、咽等多个部位,该球菌还可通过血液传播,进一步导致菌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等严重的并发症。

1.1 男性无并发症淋病临床表现主要是淋菌性尿道炎,表现为尿痛、尿急、尿频,患者尿道分泌物开始为黏液性,量较少,数日后变为大量脓性或脓血性分泌物。尿道口潮红、水肿,严重者可出现龟头炎、包皮水肿,可并发包皮嵌顿,腹股沟淋巴结红肿疼痛。少数患者可出现尿道炎,尿频明显,会阴部肿胀,夜间会有痛性阴茎勃起。一般在1个月左右症状基本消失,但由于尿道长期存在炎症,尿道壁纤维组织增生而形成瘢痕,前尿道形成多处瘢痕时,使分泌物不能通畅排出,炎症易向后尿道、前列腺及精囊扩延,并发前列腺炎、精囊炎,甚至逆行向附睾蔓延,引起附睾炎。由于前列腺和精囊的分泌物排入后尿道,并不断刺激后尿道,使其不断增厚,反过来又影响腺管引流不畅。这样相互影响,促使淋病病程迁延,不易治愈,并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1.2 女性无并发症淋病临床表现①宫颈炎:阴道脓性分泌物增多,子宫颈充血、红肿,可有外阴瘙痒和烧灼感。②尿道炎:尿频、尿急、尿痛,挤压尿道口后可见脓性分泌物。③前庭大腺炎:好发于单侧,大阴唇部局限性隆起,伴红肿热痛;可形成脓肿,触及有波动感伴疼痛,伴或不伴全身症状。④肛周炎:肛周潮红、轻度水肿,表面有脓性渗出物伴瘙痒。

1.3 男性有并发症淋病临床表现①附睾炎:好发于单侧,伴附睾疼痛、肿大及触痛,尿道口可见脓性分泌物。②精囊炎:急性期可有发热、尿频、尿急、尿痛,未经治疗者后期可见血尿、血精、下腹部疼痛,直肠检查可触及肿大的精囊。③前列腺炎:急性期与精囊炎临床表现相似,终末期由于累及部位不同可有会阴部或耻骨联合上区坠胀不适感,排便感,直肠检查可触及肿大前列腺,重者可发生尿潴留、前列腺脓肿等。④系带旁腺、尿道旁炎和脓肿:发病率较低,系带的一侧或双侧疼痛性肿胀,脓液通过腺管排出。⑤尿道球腺炎和脓肿:会阴部跳痛、排便痛,部分患者可伴有急性尿潴留,直肠检查可触及肿块。⑥尿道周围蜂窝织炎和脓肿:罕见,脓肿侧疼痛、肿胀,破裂后形成瘘管,直肠指检触及疼痛性波动肿块。⑦尿道狭窄:因尿道周围蜂窝织炎、脓肿或瘘管形成而致。

1.4 女性有并发症淋病临床表现①盆腔炎:可有全身症状,如高热、畏寒、恶心呕吐,也可出现局部下腹痛,不规则阴道出血及分泌物;腹部和盆腔检查可有下腹部压痛、宫颈举痛及包块,宫颈口有脓性分泌物。②肝周炎:表现为上腹部突发性疼痛伴全身症状,可通过触诊右上腹压痛或X线见右侧少量胸腔积液辅助诊断。③淋菌性前庭大腺炎:前庭大腺开口处红肿、向外突出,有明显压痛及脓性分泌物,严重者腺管口被脓性分泌物堵塞而不能排泄,形成前庭大腺脓肿,有明显疼痛,行动时感到困难,可伴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④淋菌性尿道旁腺炎。⑤淋菌性肛周炎:由于阴道分泌物较多流至肛周和会阴引起炎症。⑥淋菌性盆腔炎性疾病:包括急性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继发性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和盆腔脓肿等。少数淋菌性子宫内膜炎可上行感染,发生淋菌性盆腔炎、输卵管炎、卵巢炎、附件炎及宫体炎。可引起输卵管阻塞、积水及不孕。如与卵巢粘连,可导致输卵管卵巢脓肿,一旦脓肿破裂可引起化脓性腹膜炎。多数盆腔炎发生于月经后,主要见于年轻育龄妇女;典型症状为双侧下腹剧痛,一侧较重,发热、全身不适,发热前可有寒战,常伴食欲不振、恶心和呕吐。患者多有月经延长或不规则阴道出血,脓性白带增多等。

1.5 淋病奈瑟菌侵犯眼结膜表现为急性化脓性结膜炎,新生儿多表现为双侧性,成人可单侧也可双侧出现眼结膜充血、水肿,并伴有脓性分泌物,巩膜可见片状充血性红斑;角膜浑浊,重者可发生角膜溃疡或穿孔;因性交方式不同,淋病奈瑟菌也可引起咽部、直肠炎,均表现为红肿热痛的炎性症状,伴脓性分泌物。

1.6 播散性淋病较其他淋病罕见,成人播散性淋病最常见的是关节炎-皮炎综合征,肢端部位有出血性或脓疱性皮疹,手指、腕和踝部小关节常受累,出现关节痛、腱鞘炎或化脓性关节炎。极少数患者出现全身症状,并累及脑膜、心内膜、心包膜等。新生儿播散性淋病可发生淋菌性败血症、关节炎、脑膜炎等。

2 检查

淋病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直接涂片法、培养法。涂片法检查革兰阴性双球菌简便易行,如果患者有临床症状,加上涂片结果阳性,则可作出诊断。培养法相较涂片法特异性、敏感性高,主要用作淋病的进一步诊断,如症状像淋病而涂片检查为阴性者,以及用来做药物敏感性试验。

3 治疗方案

对于淋病的治疗应坚持尽早确诊并及时治疗;对患者是否伴有合并症做出诊断后选用适合的治疗方案;选用抗生素治疗应尽量避免广谱抗生素,由于近年来淋病感染的不断流行和新型抗生素在临床上的滥用,逐渐出现耐药菌,可给予经验性药物治疗(如青霉素),如果治疗效果不佳,可通过培养法回报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予相应抗生素治疗;对于有合并衣原体或支原体感染者,应个体化治疗;经过正确、足量、规范、全面的抗生素治疗后,要追踪随访以防复发;性伴侣应同时进行检查和治疗,告知患者在其本人和性伴侣完成治疗前应禁止性行为,注意阴部局部卫生,并对梅毒及艾滋病进行筛查。

对于幼儿、儿童淋菌性眼炎患者建议住院治疗,并检查有无播散性感染,尤其是对生母进行传染病检查。淋菌性附睾炎经治疗后,若3 d内症状无明显改善,则应根据培养结果和药物敏感试验重新制定治疗方案。按推荐方案治疗后,若睾丸肿胀与触痛仍持续存在,则应作全面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淋菌性脑膜炎、心内膜炎如出现并发症,应请有关科室协助制定治疗方案。

根据淋病感染诊疗共识(2014)总结治疗方案如下。

3.1 无并发症淋病

3.1.1 淋菌性尿道炎、子宫颈炎、直肠炎 头孢曲松250 mg,单次肌内注射;或大观霉素2 g(宫颈炎4 g),单次肌内注射;如果衣原体感染不能排除,加抗沙眼衣原体感染药物。替代方案:头孢噻肟1 g,单次肌内注射;或其他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如已证明其疗效较好,亦可选作替代药物。如果衣原体感染不能排除,加抗沙眼衣原体感染药物。

3.1.2 儿童淋病 体质量>45 kg者按成人方案治疗,体质量≤45 kg者按以下方案治疗。推荐方案:头孢曲松25~50 mg/kg(最大不超过成人剂量),单次肌内注射;或大观霉素40 mg/kg(最大剂量2 g),单次肌内注射。如果衣原体感染不能排除,加抗沙眼衣原体感染药物。

3.2 有并发症淋病

3.2.1 淋菌性附睾炎、前列腺炎、精囊炎 头孢曲松250 mg,1次/d肌内注射,共10 d;或大观霉素2 g,1次/d肌内注射,共10 d。如果衣原体感染不能排除,加抗沙眼衣原体感染药物。替代方案:头孢噻肟1 g,1次/d肌内注射,共10 d。如果衣原体感染不能排除,加抗沙眼衣原体感染药物。

3.2.2 淋菌性盆腔炎 门诊治疗方案:头孢曲松250 mg,1次/d肌内注射,共10 d;加口服多西环素100 mg,2次/d,共14 d;加口服甲硝唑400 mg,2次/d,共14 d。住院治疗方案A:头孢替坦2 g,静脉滴注;或头孢西丁2 g,静脉滴注,1次/6 h;加多西环素100 mg,静脉滴注或口服,1次/12 h。注意:如果患者能够耐受,多西环素尽可能口服。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头孢替坦或头孢西丁的治疗不应<1周。对治疗72 h内临床症状改善者,在治疗1周时酌情考虑停止肠道外治疗,并继以口服多西环素100 mg,2次/d,加口服甲硝唑500 mg,2次/d,总疗程14 d。住院治疗推荐方案B:克林霉素900 mg,静脉滴注,1次/8 h;加庆大霉素负荷量(2 mg/kg),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随后给予维持量(1.5 mg/kg),1次/8 h,也可1次/d给药。注意: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后24 h可停止肠道外治疗,继以口服多西环素100 mg,2次/d;或克林霉素450 mg,4次/d,连续14 d为1个疗程。注意:多西环素静脉给药疼痛明显,与口服途径相比没有任何优越性;孕期或哺乳期妇女禁用四环素、多西环素;妊娠3个月内应避免使用甲硝唑。

3.3 其他部位淋病

3.3.1 淋菌性结膜炎 新生儿:头孢曲松25~50 mg/kg(总量≤125 mg),静脉或肌内注射,1次/d,连续3 d。儿童:体质量>45 kg者按成人方案治疗;体质量≤45 kg的儿童,头孢曲松50 mg/kg(最大剂量1 g),单次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成人:头孢曲松1 g,单次肌内注射;或大观霉素2 g,1次/d肌内注射,共3 d。应同时应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眼部,1次/h。新生儿不宜应用大观霉素。新生儿的母亲应进行检查,如患有淋病,同时治疗。新生儿应住院治疗,并检查有无播散性感染。

3.3.2 淋菌性咽炎 头孢曲松250 mg,单次肌内注射;或头孢噻肟1 g,单次肌内注射。如果衣原体感染不能排除,加抗沙眼衣原体感染药物。注意:因大观霉素对淋菌性咽炎的疗效欠佳,不推荐使用。

3.4 播散性淋病

3.4.1 新生儿播散性淋病 头孢曲松25~50 mg/(kg·d),1次/d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共7~10 d;如有脑膜炎,疗程为14 d。

3.4.2 儿童播散性淋病 体质量>45 kg者按成人方案治疗,体质量≤45 kg的儿童按如下方案治疗。淋菌性关节炎:头孢曲松50 mg/kg,1次/d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共7~10 d。脑膜炎或心内膜炎:头孢曲松25 mg/kg,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2次/d,共14 d(脑膜炎),或28 d(心内膜炎)。

3.4.3 成人播散性淋病 推荐住院治疗。需检查有无心内膜炎或脑膜炎。如果衣原体感染不能排除,应加抗沙眼衣原体感染药物。推荐方案:头孢曲松1 g,1次/d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共≥10 d。替代方案:大观霉素2 g,肌内注射,2次/d,共≥10 d。淋菌性关节炎者,除髋关节外,不宜施行开放性引流,但可以反复抽吸,禁止关节腔内注射抗生素。淋菌性脑膜炎经上述治疗的疗程约2周,心内膜炎疗程>4周。

3.5 妊娠期感染头孢曲松250 mg,单次肌内注射;或大观霉素4 g,单次肌内注射。如果衣原体感染不能排除,加抗沙眼衣原体感染药物,禁用四环素类和喹诺酮类药物。

4 治愈标准

无并发症淋病患者经规范治疗后,一般不需复诊作判愈试验。治疗后若仍有症状的患者应进行淋球菌培养并做药物敏感性试验,从而选择有效药物治疗。经治疗后复发者,通常原因是由再感染引起,因此,要对患者加强淋病传播知识的教育,同时对性伴侣进行诊治。持续性尿道炎、宫颈炎或直肠炎也可由沙眼衣原体及其他微生物引起,应进行针对性检查,以作出判断,并加以治疗。部分淋菌性尿道炎经规范治疗后,仍有尿道不适者,并查不到淋球菌和其他微生物,原因可能是尿道感染受损后未完全修复引起的症状,随着创面愈合后症状会消失。

猜你喜欢

淋病脓性头孢曲松
盐酸氨溴索和头孢曲松联合治疗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
庆大霉素是否可代替头孢曲松治疗淋病
炎琥宁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急性肺炎临床效果分析
脓性指头炎验方
幼年大鼠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与口服钙剂相互作用的研究
2005-2017年烟台市淋病流行特征分析
“眼屎”里藏着健康秘密
头孢曲松治疗梅毒的研究进展
自拟清淋汤对慢性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鸭衣原体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