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渗透德育的思考

2018-01-19郝晓燕

新课程·下旬 2018年7期
关键词: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

郝晓燕

摘 要:通过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渗透德育的措施三个方面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德育措施

在初中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起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的渗透,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为学生之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特点

在初中思想品德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包含这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道德与法治的生活性特点。道德与法治离不开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品德教育来源于生活,所学习的知识更是需要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所以,教师在进行相关课程设计的时候,需要將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一方面,使学生能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更加放松,能够更快地进入学习的状态,进行知识的认知以及掌握;另一方面,在初中的教材中,包含着不同的生活线索,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对生活进行感悟,面对生活中的事物能够进行独立的认知与判断,形成自身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实践性特点。在初中思想品德的教育过程中,实践性是其中的基本性质与特点,主要是指学生通过教材中所包含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等一系列的知识,培养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初中传统的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得到有效的尊重,教师反而成了教育教学的中心,一方面导致初中阶段的学生在接受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不能有效地参与到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当中,失去了对道德与法治知识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位置,也会导致教师在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案的过程中,会根据教师自身的主观意识进行制定,导致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知识吸收程度较低,降低教学效率以及质量。

2.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的教学模式一般都是“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所谓“灌输式”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将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所包含的知识进行讲述,学生将课堂中的大部分时间用来记录教师所讲的内容,使得学生在接受道德与法治相关的知识的过程中处于一个较为被动的地位,进而渐渐丧失了对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兴趣,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不愿意积极地参与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活动,进而导致初中道德与法治整体的教学质量下降。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渗透德育的措施

1.明确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德育教学目标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都会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良好的教学目标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在学习中的进步,还能促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条理、有层次地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初中阶段的学生,因为生活中不同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成绩都是不同的。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德育,需要针对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目标的制定,首先需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握学生在学习中的进度;其次是结合学生的情况与教材,设计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2.转变传统道德与法治的德育教学观念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渗透,需要教师及时转变传统的德育教学观念。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转变,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中,需要发现与挖掘其中所包含的德育知识,并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以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中德育教学的顺利开展。同时,教师还需要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为学生做好带头作用。初中阶段的学生,在进行知识吸收以及掌握的过程中,教师的言行举止对于学生具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很好地为学生做好示范,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

3.创设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生活性德育教学环境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来源于生活的学科,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德育教学中创设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情境,不仅有利于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理解,还能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创设情境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生活情境。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中的“服务社会”这一节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进行生活性德育教学情境的创设。首先在课程开始的时候,教师选择相关的社会服务视频让学生进行观看,之后让学生回想自己周围的生活环境以及事物,并进行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做过哪些服务社会的事情呢?”学生因为问题与实际生活的贴近,能积极地进行讨论,一方面,促进学生全部参与进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德育教学活动之中;另一方面,生活性德育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能够更加放松身心地进行学习,进而更快寺进入学习的状态,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引导,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特点、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渗透德育的措施三个方面进行了浅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渗透,有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德育教学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胡晓旭.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渗透德育的思考[J].中华少年,2018(11):96.

[2]郭金海.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探析[J].好家长,2018(15):128.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生本理念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探讨
生本理念下初中生物参与型教学实践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探究
浅议农村初中后进生教育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初中阶段略读课文教学初探
小议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常见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