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路壮剧在职业学校教学实践中的探究

2018-01-19黄淑贞

青年时代 2018年28期
关键词:职业学校传承

黄淑贞

摘 要:北路壮剧是宝贵的非物质文遗产,孕育于北部壮族生产生活的土壤中,是在壮族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艺术形式,它反映了壮族民众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曾在北部壮族人民的精神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有较高的艺术价值随着社会发展,北路壮剧得到了逢勃发展,广大壮剧爱好者以可贵的敬业精神,守护着这份文化遗产,但也遇到了困难:喜爱者大多是中老年人,参与的青年人为数不多。传统文化的传承令人担忧。在职业学校开展北路壮剧的教学,具有独特的优势,是实现文化传承的很好途径之一。

关键词:北路壮剧;传承;职业学校

地方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北路壮剧作为地方戏曲的一员,是田林县人民喜爱的一种娱乐休闲方式,其表演主体一直都是依靠以务农为生的农民为主,在田林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随着2006年田林的北路壮剧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田林的北路壮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逢勃发展:地方政府投资,漂亮标准的戏台遍布每个村落;业余剧团逐年增加,逢年过节义务演出活动频繁;每年县里举办的壮剧艺术节调演,更是带动了北路壮剧的发展,丰富了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但是,在这逢勃发展的背后,我们不难看出,喜爱这种戏剧的大多是中老年人。不论是台上的演员,还是台下的观众,青年人的身影难以寻觅得到,北路壮剧传统文化的传承令人担忧。

2011版教育部《音乐课程标准》在音乐课程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学生熟悉并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众所周知,职业学校承担着培养各种专业的中等技术人才,包括音乐专业方面的人才,而职校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大多都會讲壮语,这就为北路壮剧进校园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那么,如何让这种地方戏曲传承下去,如何让它进入我们的教学课堂中呢?为此,我们职校做了一些探究:

首先,深入到基层中收集材料,编写壮剧教材。

要想北路壮剧进入课堂,首先要解决的是教材的问题。由于壮戏是民间艺人自己编写创作的戏曲,没有统一的教材。我们就组织相关老师,利用节假日时间,下到农户家中,与当地的编创者和演员们进行探讨,学习,搜集相关的剧本及有声素材;拜访壮剧传承人,深入了解壮剧文化渊源及精髓,老师们还到当地文化馆调阅相关文献及历史资料。学校还发动学生们回家时候,寻找本村的壮剧资料,交给老师。老师还发动有条件的学生上网去查找资料,并做好记录,一并交给老师。这样一来,老师们就搜集了大量的资料,从中筛选出符合学生学习的内容,打印成册,发给学生们学习。一些有声资料,特别是一些优秀的,有代表性的剧目,则可通过手机等发送,供学生们课后模仿学习。

其次,培养学生学习壮剧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青少年们大多对壮剧不感兴趣,所以,在职校开展壮剧的学习,培养兴趣是首要的任务。在职校培养学生学习壮剧的兴趣,具有独特的优势:职校的学生以农村孩子为主,具有一定的壮语基础;职校的学习任务相对来说比较轻,有较宽裕的课余时间;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学的专业课里就有音乐课,在音乐课中渗透壮剧的学习,刚好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这样可以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补充音乐内容,调节课堂品味,充分利用音像制品和戏剧的特点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音乐课本教材和戏剧教材有机揉合。此外,学校还采取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开展壮剧的学习,如组建课外兴趣小组、组织学生观看名家名剧表演、请壮剧传承人及专家到校指导等活动,从理论到实践多方面培养学生,逐步普及壮剧文化,让学生对作为优秀文化的壮剧的传承,在价值和审美方面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认识,为传承壮剧打下一定的基础。

第三,多种方式解决师资问题。

壮剧进校园,师资是最关键的问题。职校的音乐老师,有些不是壮族,不会壮语,要胜任壮剧的教学,恐怕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而有些会讲壮语的老师,自身要对壮剧有足够的了解,要熟练掌握壮剧的唱腔和一些代表作,还要熟悉伴奏音乐和伴奏形式、表演形式和人物表演特点等,并且自己还能动作示范和演唱示范,这就对音乐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合所知,解决师资问题,这关系到戏曲进课堂是“流于形式,走过场,到最后不了了之”,还是逐步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因此,教师队伍的培养是壮剧进课堂中所有环节中的重中之重。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从本校师资入手,挖掘本校资源。从本校教师中选出有基础的老师,去跟当地非遗中心的专家学习,请他们授课,指导。比如我校,就可以到县文化馆学习。更高一些,也可以选派合适的人选到戏曲学校进修。另外,学校应鼓励教师买壮剧类的读本、音像资料,进行自主学习或者组织音乐组教师共同学习,相互研讨,逐步提高自身的壮剧水平。

引进优秀师资。在我县当地设有壮剧团,专业剧团有专业演员和教员,他们具有专业的水平,丰富的舞台经验,是首选的外聘师资力量。另外,本县境内活跃着很多业余壮剧团,这些剧团自身就有很多优秀的壮剧传承人,他们热衷于壮剧的推广普及,重要的是他们自己能编写剧本、会唱、会演、会伴奏、能指导,作品贴近生活,深受老百姓的喜爱,是壮剧发展的领路人,是不可多得的师资资源。这么一来,在职校开设壮剧课,就根本不存在师资缺乏的问题:可由学校通过聘请专业剧团的演员,或者业余壮剧团的老师定期来校担任学校的校外辅导员,专门进行教学与辅导。学生们肯定会喜欢上这些动听的唱腔,让美好的艺术传承下去。

第四,积极实践,不断探究。

一年一度的北路壮剧艺术节,汇聚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各路北路壮剧高手,以这个艺术节为契机,学校每年都进行壮剧艺术的宣传,并组织学生观看演出,感受壮剧艺术的魅力。在校内,音乐老师利用自编的教材,给学生们上课;聘请壮剧团的老师定期到学校进行指导;课外兴趣小组的成立等等,都是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让学生初步养成了课堂上“自学-欣赏-学唱-学演”的学习氛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壮剧的艺术素养,为学生们以后长久参与壮剧活动提供了平台。北路壮剧的传承后继有人!

“一枝独秀不为美,万紫千红才是春”。期待地方戏――北路壮剧在本地职校教学中,能生根发芽,因为我们共同的努力而得到光大。

参考文献:

[1]牛红梅.浅谈戏曲进课堂 [J] 山西科技,2009 (2).

[2]祁庆福.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承及传承人[J] 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03期.

[3]王阳.北路壮剧师承方式变迁[D].广西民族大学,2015.

[4]陈炜,高艳玲,张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以壮剧为例[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3):83-86.

[5]陈丽琴.壮剧传承的教育人类学探析[J].戏剧文学,2015(09):115-120.

[6]杨秀昭,孙婕.论北路壮剧的保护与传承[J].贵州民族研究,2009,29(02):87-92.

[7]北路壮剧的传承与发展——以一个民间艺术家的沉浮人生为例[J].郑海花.传承.2009(10).

[8]传播学视野下壮剧的传承与发展[J].陈丽琴.中国戏剧. 2008(01)

[9]浅析北路壮剧的民间性[J].黄幼霞.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2).

[10]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以壮剧为例[J]. 陈炜,高艳玲,张瑾.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3).

[11]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看北路壮剧的保护与传承[J].韩建军.绥化学院学报.2008(04).

[12]从北路壮剧艺术节看民俗文化旅游[J].杨莉菁.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8(08).

[13]北路壮剧——田林的文化品牌[J].甘天龙.当代广西.2007(14).

[14]守护民族文化中的差异美:壮剧保护的思考[J].黄晓娟.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6).

猜你喜欢

职业学校传承
关于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改革及教学方法探讨
谈职高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以学生为主体的职校班主任工作
让管理更有效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