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2018-01-19张亦军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21期
关键词:儒学高中历史微课

张亦军

【内容摘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巧妙地将微课程与教学内容有机衔接起来,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能动性和探索性,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提升学生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微课 高中历史

微课,短小精悍,以视频为载体,针对某一学习主题、教学薄弱环节、知识重难点、各类考试真题、方法经验传授等而展开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方式,它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可以起到查漏补缺,深化知识理解,强化思路与方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随着互联网的深入普及以及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微课程应运而生。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历史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学情,紧扣教学内容,精心制作和设计微课,引领学习有效预习,积极思维,主动探究实践,从而查漏补缺,内化巩固,促进知识的自主建构和能力的综合发展。

一、新课导入时巧用微课,有效铺垫,调动学习能动性

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有效的课前导入,往往有助于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点燃学生的求知热情,帮助学生快速地投入新课学习。课堂导入的方式灵活多样,可以通过图片、故事、音乐等手段营造情境,渲染学习氛围,也可以开门见山,直奔新课主题,还可以借助问题铺垫拓展。而巧用生动精彩微课,则可以完成以上所有的职能,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要用心设计微课,巧妙导入铺垫,从而增强学生探索求知动机和学习能动性。

例如,教学人教版必修1《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时,在新课导入环节,笔者播放事先制作好的微视频让学生欣赏,在视频中首先展示了甲午中日战争时期的一些图片和影视录像片段,呈现了恢宏震撼、紧张激烈的战争场面以及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奋勇杀敌人的场景,然后从战争的思考引出新课学习主题:战争,往往给人以血色的教训和觉醒,中国的近代史是从战争开始的,19世纪末腐朽的清王朝在短短几年间接连经历了两次大的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那么这两次有着深刻影响的战争在给中国带来巨大灾难的同时又会给沉睡中的中国带来了怎样的觉醒?下面让我们一起打开书本,再次走进那个战火硝烟的年代,感受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反侵略斗争精神。这样,巧用“微课”铺垫导入,极大地触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唤起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与学习热情。

二、知识点拨时巧用微课,深化理解,突破学习重难点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由于时间的限制,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将所有教学内容分析到位。此时,教师若能针对学习重点、难点、疑点,精心制作微视频予以点拨,并传到学生手头,让学生课后随时随地观看学习,这样既能深化知识理解,弥补学生欠缺的知识板块,又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譬如,教学人教版必修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主张和汉武帝重视儒学的具体措施是本课学习的重难点内容。在教学中,若直接对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主张和汉武帝独尊儒术采取的具体措施进行讲解和归纳,不分析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学生往往难以理解透彻。因此,为了加深学生知识理解,笔者利用“微课”技术,制作了相关视频,补充了西汉的儒学思想发展状况和汉武帝独尊儒术的社会背景,并对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原因进行点拨:事业的建立需要舆论的先导,在当时的社会形势下,汉初黄老“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指导思想已不能适应当时的社会统治需要,甚至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汉朝看似升平的表面景象下已潜藏着严重的危机。汉武帝意识到了这一点,为了改变这种发展格局,建立大统一的帝国,更好地施展他的雄才大略,必须寻求突破,多方转轨变型,重新建构一个意识形态霸权,这需要有一个以皇权为中心的思想作为坚实的理论基础。而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最符合中央集权封建社会大一统的需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符合历史潮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样,通过“微课”点拨分析知识,既突出了重点,又化解难点,达到了释疑解惑的目的。

三、巩固练习时巧用微课,内化知识,增强学习有效性

巩固练习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其目的旨在强化巩固知识,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提升学习能力。但传统的课堂巩固练习形式枯燥单一,多以封闭式作业为主,忽视了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发展特征,无法突出学生学习主体性、探究性、合作性、实践性以及创造性,抑制了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而巧用“微课”制作巩固练习,则丰富了练习形式的多样性,调动了学生作业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助于更好地内化学生知识,增强历史学习有效性。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必修2《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时,笔者利用“微课”首先对本课堂学习要点进行了归纳总结,然后布置了“见证历史”的研究性作業,要求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参观博物馆等渠道,搜集、整理有关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图片、实物、史实文献资料,见证历史发展过程,感受历史就在我们身边,并通过对历史事件过程的了解,写一写自己对“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认识以及受到的启示,或以自我为主线,创编故事,重现历史事件,设想假如自己回到那个年代中,又该如何改变这种局面状况?

总之,微课以它灵活的学习方式成为当今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平时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微课,巧用“微课”辅助教学,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从而打造高效灵动的历史课堂。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中学)

猜你喜欢

儒学高中历史微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儒学交流在路上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宋代儒学对汉唐儒学的突破
什么是儒学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