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级财政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01-19欧阳丁

财会学习 2018年31期
关键词:预算管理问题对策

欧阳丁

摘要:县级政府连接着省市政府和乡镇政府,因此虽然其行政级别较低,但在政府体系中的作用不容忽视。预算工作是财务工作的基础,与决算工作相配合,促进财政资金的合理科学的分配和使用。因此县级财政预算的高效管理在提高国家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防止腐败的滋生。但目前,县级财政预算管理却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未得到解决和完善,因此需要完善预算的编制和监督体系,提高预算人员的素质等来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保障国家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关键词:县级财政;预算管理;问题;对策

一、实现县级财政预算有效管理的意义与作用

(一)有利于促进县级财政资金的合理分配

财政预算是根据各部门和单位的项目申报情况和县级政府预期的绩效目标而做出的收入、支出情况的规划。通过进行预算工作编制预算报表,然后对预算进行有效管理,县级政府和社会公众对县城未来一年的大体资金流向流程有了大体了解。政府财政部门根据项目的轻重缓急和具体情况进行资金流向规划,然后按照预算的范围来规范各项活动的用款数额,将财政资金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合理分配,保障政府各项工作和各单位项目的顺利开展。

(二)有利于提高国家财政资金的利用质量和效率

县级政府的行政级别虽然较低,但仍是国家各级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连接省市政府和乡镇政府的桥梁。做好县级财政预算的有效管理工作,一方面可以使县级政府的财政资金及时用在需要的地方,提高县级财政资金的使用质量和效率,保障县级政府各项工作的有计划开展;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省市政府对财政资金的合理规划和利用,同时为乡镇政府财政资金的使用确定一个大致方向,真正做到为人民谋福利。

(三)有利于监督财政资金的流向,防止财政资金的流失和工作人员的贪污腐败

在财政预算工作进行之前,财政部门会对各申报项目和项目申请用款情况进行严格的审核,对于符合要求和规定的项目才会纳入年度预算,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财政资金的不必要流失。同时,财政预算报表的合理编制对县级政府一年的支出、收入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划,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财政资金的使用范围,使其在执行过程中有了“度”的约束,根据预算的标准和范围来规范项目用款数额,然后与财政决算报表相结合进行,对照本年度的资金使用是否规范合理,用在了何处,实现了哪些绩效目标,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财政资金的流失和政府工作人员的贪污腐败。

二、县级财政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县级财政的预算报表编制的不够科学完整

县级政府的财政预算报表的编制过程中人为操作干涉的因素太多,使财政资金的预算报表不能切实按照各单位部门的真实需求来编制,缺乏科学性和完整性:①收入的预算编制:财政部门对一些非税的收入没有全部纳入预算报表,同时对一些经营性等收入的预算没有形成规范性的管理,收入部分不能科学性的进行预算编制,影响着县级政府资金管理的安全性。②项目支出的预算编制:各项目申请财政资金时,财政部门没有严格的把关和监控,有些项目的资金申请数额远远高于实际需要的数额,影响财政资金的预算编制的准确性;有些单位在申请项目资金时会同时申请好几个项目,然后将审批的不同项目的资金混合使用,影响了财政资金预算编制的严谨性和规范性。③采购的预算编制:县级政府的采购行为缺乏规划,随机性较大,没有养成编制采购预算的意识,内容不明确且随时变化,程序混乱无序,约束力弱化,会导致采购的预算编制不科学,影响采购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县级政府的综合力量略单薄,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预算管理进展的效果不够理想

县级政府的行政级别较低,整体环境比不上大城市和省市政府,特别是偏远地区,吸引不了有专业知识和过硬技术的高水平人员投入其中。一方面财政专职人员不足,专职机构设立不完善,无专职部门进行财政预算工作;另一方面现有的财政工作人员缺乏过硬的技术和负责任的态度,对申请资金的各项目的实际情况不够了解,对财政资金预算的理解程度不够,仅仅为了预算而预算,存在工作不积极来应付了事的现象。因此县级政府的财政部门人员难以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同时对预算的执行情况也难以进行合理的监控和评价,预算管理进展的效果不够理想。

(三)縣级财政预算管理缺乏科学规范的绩效考核机制和完善的监管体系

县级财政部门进行预算批复后,就很少关注各项支出的实际使用情况,是否用于申报的项目,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绩效目标等,缺少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进行预算结果的审查和反馈,如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仅仅是进行事后的突击检查,缺少对其预算执行情况的日常监管和事后效果的评价反馈等。根据规定,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一般由人大、财政部门、审计部门进行共同监督,但在许多县级政府对于资金的预算执行的监督却仅仅流于形式,且没有具体落实各自的监管责任,造成监管重复或缺位,未建立科学的监督体系,缺乏对预算编制、执行情况和结果的全面监督,难以发挥出预算管理的预期作用。

(四)县级财政预算信息不能做到充分的公开透明

很多县级政府的官员对于预算信息的公开意识薄弱,再加上县级行政级别较低,多数财政工作人员长期工作以来,习惯了不公开的工作模式,因此县级财政预算的开放程度相当较低,其公开的信息内容不广,且深度不够。在县级城市中,特别是偏远不发达地区,企业和公民对于预算信息是否公开未达到一定的重视程度,因为身处的整体社会环境未能紧跟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未影响到自己切身利益的政策不关心,不能及时督促县级政府做好预算信息公开工作。

三、加强县级财政预算管理的相关对策

(一)加强预算编制管理,使预算的编制科学完整

预算报表的编制是进行预算的基础,加强预算编制的管理,使预算的编制科学完整是加强完善预算管理的前提条件,因此进行预算编制时要注意以下工作:①通过建立以县级财政部门为枢纽的高效沟通网络,将有关部门有效的联结起来,通过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和对预算申报项目的全方位了解,根据真实情况和实际需求合理编制预算,提高预算编制的规范性和科学性;②改进现有的预算编制方法,细化预算收支的测算,逐级引入弹性的预算编制方法,进一步推进零基预算,使预算的编制趋向精确化;③将符合规定和要求的收入、支出和采购等全部纳入年度预算,使预算的编制涉及的项目和数据更完整,保障资金运行的安全性。

(二)完善县级政府财政人员的配置,提高预算相关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素质

县级政府应有针对性的录用相关人员,设定一定的条件来限制并在一定范围内提高相关保障来吸引高水平人员。同时要重视各预算工作人员的再教育,对其进行预算职业培训和相关财会法律教育,完善其认知结构,提升其专业素质和能力,同时增强了其法律意识,提升预算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另外,政府部门要对现有财政工作人员进行合理分工,明确其具体工作和责任,各司其职。

(三)建立健全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和科学的监督体系

科学合理的考核与监督体制是科学预算管理的重要保障,根据县级财政预算的现状,应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①加强公众监督:提升县级政府相关人员的预算公开意识,将预算信息做到充分公开透明,同时还要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监督意识,能自觉参与其中,监督县级财政资金的使用和流向,监督其是否真正产生了预期有用的效果。②建立完善内部监督体系和绩效考核机制:充分发挥县级人大的监督作用,将其对财政预算的审查由流程性逐步转向为实质性;加大财政部门的监督,具体落实相关人员的工作与责任,完善绩效考核机制,通过对财政预算资金的日常实际使用情况的监督和项目验收后的资金决算反馈来考核评价财政资金的绩效;强化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在财政预算的编制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其严格的审核作用,同时对项目完工之后的后续工作进行审查。各部门共同努力,形成财政预算的监督合力,共同推动财政预算管理的科学性与高效性。

四、结束语

县级财政预算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对于县级财政资金的科学合理运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现有的管理水平无法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因此,县级政府应针对财政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相关措施,不断提高财政预算管理的水平,保障政府部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王淼.基层政府财政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6 (24):131-132.

[2]林雪洁.地方财政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业,2017 (21):125-126.

猜你喜欢

预算管理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