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班主任通过顶岗实习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8-01-19王吉明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50期
关键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摘要】创新能力实质就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顶岗实习是职业院校学生的必需途径,通过顶岗实习可以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班主任怎样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创新意识 创新方案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0-0171-02

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意识的产生、经过详细论证、形成合理创新方案,到创新方案被采用等步骤,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顶岗实习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生产实际,在顶岗实习过程中能产生较多创新意识,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的能力。班主任从学生顶岗实习开始,就应当保护好学生产生的创新意识,把学生的创新意识转化为创新方案,逐步形成学生有较好的创新能力,把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顶岗实习工作的重点内容。

一、培养创新意识黄金时间

顶岗实习学生对将要从事的职业认识不是十分清楚,对自己的职业的工作环境、工作特点及性质等了解不够。学校里教学环境与教学设备跟生产企业一線有差距,特别是刚到企业的学生对生产企业的组织管理、生产过程认识不足,从而产生许多创新思路,刚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没有习惯性思维,再加上初生牛犊不怕虎,有足够的敢闯敢试精神,处于敢想敢干的年龄,一些有创新思维的学生会提出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其中有较大部分属于有益的创新方案。这个时间段就是培养顶岗实习学生创新意识的黄金时间。

二、对学生提出的创新方案进行归纳分类

有价值的创新方案和无价值的创新方案。需要注意的是:对顶岗实习的学生提出的创新方案要逐条分析,特别是有一些涉及范围较广的创新方案要认真分析、判断,可以与相关生产企业、相关协会人员沟通、了解,必须有理有据。对有创新价值的创新方案要及时与生产企业联系,听取企业意见,并把企业的回复告知学生,与学生一起进行分析整理,形成新的、进一步贴合实际的创新方案。

三、对有价值的创新方案完善步骤

1)让顶岗实习的学生提出问题,问题要具体、详细:包括问题产生的环境、因素等内容。教师在此期间要与学生认真沟通,力争把学生提出的问题讲清楚、讲明白。总结学生提出的意见大体有三种:生产技术问题、管理制度问题和人际关系问题。班主任对这三类问题最好区别处理:人际关系问题班主任老师要细心开导,让学生逐步学会与企业人打交道,该类意见创新程度不是很高;管理制度问题要分清问题产生的原因,把对企业管理制度有益的意见反馈给企业,争取形成有价值的创新方案;生产技术问题中存在较大部分的有益意见,老师要慎重对待,最好与生产企业技术人员沟通、与本专业的教师沟通、与生产一线的员工沟通,认真评价学生提出的意见,综合多方意见,综合评价,慎重对待,尽量挖掘出有益思路,争取形成一份有价值的创新方案。

2)让学生提出解决方案,解决方案要不低于3个:在该过程中,可以不断根据企业人员、教师、同学的意见进行修改与完善:时间上可以是近期方案、中期方案、远期方案;资金上也可以是低成本方案、中成本方案、高成本方案;技术程度上可以是本企业方案、跨企业方案、跨专业方案等。同时根据创新方案的创新程度,可以邀请本专业学生参加、本企业技术人员、生产人员、本学校教师、相关行业学会人员等参与。

3)将该方案提交顶岗实习单位:将有益的创新方案及时转交实习单位,可以有效提高实习单位对实习学生的评价,有利于顶岗实习学生工作的稳定性与工作积极性,鼓励学生提出更多、更好的创新方案,可谓是一举多得。

4)详细论证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对形成的创新方案可以根据创新程度分别邀请本企业技术人员、生产人员、本学校教师、相关行业学会人员等参与论证,参与论证的人员可多可少,论证形式可以多样化,论证规模可大可小,尽量实用化。也可以让在本单位的学生都参加方案的评议,以期进一步培养本校学生的创新意识。

5)根据创新方案是否被实习单位采用或经学校评议后,对提出问题解决方案的学生或团体进行奖励。当创新方案被实习单位采用后,要及时对提出创新方案的学生或创新团体进行奖励:可以是物质奖励,也可以是荣誉奖励,奖励要切实根据创新程度、对企业产生的经济效益、对本专业产生的影响多方面考虑,要分开层次、拉开距离,确保创新的学生能得到应有的奖励与荣誉。对于涌现出的创新型人才要加强后续跟踪,邀请校内、校外的专业人士进行辅导,通过不断的培养与指导,培育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四、对顶岗实习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通过以上创新成果的获得,可以在本次顶岗实习的学生加大宣传力度,树立人人创新的思想,把创新意识的诞生到创新成果取得的整个过程公之于众,可以召开创新表扬会、庆功会等,让每个学生都详细了解,进一步提高整个班级、学校顶岗实习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可以根据创新项目的创新程度辅导成一个新的创业项目等,实现由创新走向创业的培养目标。

作者简介:

王吉明(1971-),男,山东威海人,威海职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创新创业、职业指导。

猜你喜欢

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研协同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几点尝试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