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鲁木齐市中老年人握力、步速与肌肉量关联性研究

2018-01-19成伟兵姚雪梅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步速肌少症握力

成伟兵, 姚雪梅, 肖 辉

(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乌鲁木齐 830011)

肌少症(sarcopenia,骨骼肌减少症)是1989年由Rosenberg[1]首次提出,是一种由年龄增长引起的全身性骨骼肌质量减少及其功能障碍的退行性病变[2],表现为骨骼肌质量下降,并伴有肌肉力量和( 或)肌肉功能下降[3],是一种新的老年综合征。常见于中老年人群尤其是老年人群当中,该病亚洲人群的患病率为7.8%~35.3%[4]。肌肉减少症使患者发生跌倒、骨折、残疾等的风险显著增大[5],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群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尤以增龄而引发的频繁跌倒现象最为显著[6]。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我国老年人数量在急剧增加,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负担。因而了解中老年人肌肉量状况,尤其是骨骼肌质量、握力、步速的情况,对于提前预防和诊断肌少症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乌鲁木齐市中老年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电阻抗分析法(BIA)及相关设备全面测量乌鲁木齐市中老年人群肌肉量、握力、步速的情况,了解乌鲁木齐市中老年人群肌肉量、握力、步速分布特点及变化规律,为老年肌少症的研究、预防奠定良好的基础。

1 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本研究以乌鲁木齐市5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为调查对象。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2016年11月-2017年04月在乌鲁木齐市人口较集中的天山区、沙依巴克区、新市区、水磨沟区随机选取6个社区,对社区内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50岁以上自然人群进行调查。先后共调查1 249人,其中男性390人,女性889人,年龄50~90岁,平均年龄66.6岁。纳入标准:(1)50周岁以上常住居民(居住时间≥10 a);(2)对调查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精神疾病;(2)行动不便、认知交流障碍者;(3)体内放置有金属支架或者起搏器,影响人体成分分析者;(4)神经、肌肉损伤,无法独立行走,有肩关节、髋关节置换者;(5)服用减肥药物或者糖皮质激素者;(6)其他影响握力和肌力的疾病。

1.2测量方法

1.2.1 体成分测量方法 利用韩国GAIA KIKO型人体成分分析仪测量体成分各个指标,操作严格按照规程进行,并与计算机联网,所得数据直接通过体成分软件存于计算机内。

1.2.2 握力测量方法 测试前将握距调整在合适的范围内。测试时,受试者端坐,上臂与前臂成90度,测试臂稍外展,但不超过30度,用最大力握住仪器握柄,左右手各握两次,取最大值,两侧数据相差较小,以右侧进行统计分析。

1.2.3 步速测量方法 使用6 m步速测定法。用彩色胶布在起点到终点标记出12 m直线距离,并标记出起点、3 m点、9 m点和终点。受试者行至3 m线时开始计时,行至9 m时计时结束。测试3次,取其中最快一次进行统计分析。

1.3质量控制为保证调查质量,本次调查使用标准体成分分析仪、握力器、秒表等工具;对全体课题实施者进行培训,各项调研内容均有专人负责,保证调查人员熟练掌握相关技术;调查所用的体成分分析仪、握力器、秒表等仪器均进行严格校正;对所有测量结果当场进行核对,对个别有错项和漏项的数据及时进行补充,并予以纠正。

2 结果

2.1一般情况本研究共调查50岁及以上中老年人1 249人,男性360人(28.8%),女性889人(71.2%);汉族1 054人(84.4%),维吾尔族195人(15.6%);初中、中专及以下学历102人(8.2%),高中、大专1 017人(81.4%),本科及以上130人(10.4%);月收入4 000元以下296人(23.7%),4 000~5 000元638人(51.1%),5 000元以上315人(25.2%);年龄60岁以下256人(20.5%),男性32人,女性224人, 60~69岁523人(41.9%),男性141人,女性382人,70~79岁420人(33.6%),男性153人,女性267人, 80岁及以上50人(4.0%),男性34人,女性16人;平均身高(160.3±7.8)cm,平均体质量(64.6±11.7)kg,平均体质指数BMI(25.1±3.8)kg/m2,具体见表1。

2.2握力、步速分布情况男女握力、步速分布,不同年龄段之间总体分布不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之间同一年龄段握力、步速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握力、步速值均高于女性。各年龄段握力、步速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0岁以上者握力、步速最小,结果见表2。

表1 调查对象的一般特征

2.3肌肉分布特点男女各部位肌肉量分布,不同年龄段之间总体分布不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之间同一年龄段肌肉分布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各部位肌肉量均高于女性。各年龄段四肢及躯干肌肉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0岁以上者肌肉量最小,结果见表3。

2.4握力、步速与肌肉量的相关性本研究发现,握力、步速与肌肉量均呈正相关性(r=0.572、0.198,P<0.01)。

3 讨论

3.1握力、步速分布情况老年人群握力的正常值国外研究较多, 但其测量方法不尽一致,所测值有一定差异。有研究分析发现握力值随着年龄的增加,握力值逐渐下降。原因有多种,主要包括肌肉体积萎缩、肌纤维张力减弱、肌肉纤维建构的改变、肌肉用力时运动神经元的参与量减少、运动神经的激发速度降低, 甚至体能变差、日常活动量减少、手指关节僵硬、上肢动作迟缓等因素都会让老年人的握力呈现出逐渐衰退的趋势[7]。而很多研究也证实了握力值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弱这一现象。有研究结果显示,老年人握力随年龄增加而下降, 男性老年人握力值高于女性老年人(P<0.05)[8],与本研究结果有一定差异,原因可能是由于地域不同,饮食、生活习惯的差异所致,提示区域差异和标准适用性问题。在本研究中,中老年人不同性别间握力值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可能与男性和女性间的生理差异、机体退化速度不尽相同有关。

有研究发现,老年人步速随年龄的增加而明显减慢[9]。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还发现,同年龄段男性步速略高于女性,且各年龄段男性与女性比较除60~69岁年龄段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可能是由于男、女身体结构、社会分工差异所致,当然也不排除样本量较少的因素。步行需要消耗大量的身体能量,步行者在对肢体动作进行控制的同时,还需要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以及肌肉骨骼系统在内的多个器官系统的支持和配合。因此,作为身体综合素质良好体现的步速,应加以重点关注和监测。

表2 握力、步速分布特征

注:*P<0.05,**P<0.01(指标男、女之间比较);a、b、c、d分别表示与<60岁、与60~69岁、与70~79岁、与≥80岁相比,P<0.05。

3.2肌肉分布情况研究发现,肌肉量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次降低的趋势,这一结果与国内相关研究[10-11]70岁以上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肌肉呈现衰减的趋势结论具有一致性,也基本符合国外有关研究四肢低肌肉质量的发生率在30~40岁最低(5.4%),然后逐渐上升,70~80岁达到最大(25%)这一结论[12],究其原因可能有:由增龄引发的肌肉不可抗炎性、退行性;膳食营养不合理、相关营养素缺乏[13-15];体力活动的下降[16]、运动的缺乏,慢性消耗性疾病[17]等诸多因素。进一步研究发现肌肉分布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P<0.001),且各个指标下降的趋势并不完全一致,年龄段差距越大差异越明显;分析可能是由于男女身体结构特点、活动规律、饮食习惯、社会分工等不同产生的。提示对于中老年群体,机能退化越早发现、越早干预,可能预后会更好,同时干预时注意区别对待,分开进行,结合老年人生活质量影响因素[18],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表3 肌肉分布特征(kg, ±s)

注:*P<0.05,**P<0.01(指标男、女之间比较);a、b、c、d分别表示与<60岁、与60~69岁、与70~79岁、与≥80岁相比,P<0.05。

3.3握力、步速与肌肉量的相关性本研究结果显示握力、步速与肌肉量呈正相关性,说明增加肌肉量对控制中老年人握力、步速随增龄而下降的趋势有一定积极作用。

总之,随着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研究和了解中老年人握力、步速与肌肉量的分布和关联,对于及时地预防和干预老年疾病尤其是老年肌少症显得尤为重要;准确把握中老年人群肌肉量、握力、步速的特点和规律,在老年肌少症发生、发展的重要节点精准干预,最大限度地降低肌少症患病率,切实保障中老年人群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与此同时对于降低家庭生活成本,减轻国家、社会负担意义重大。

[1] ROSENBERG I H. Summary comments:epidemiological and methodological problemsin determining nutritional status of older persons[J]. Am J Clin Nutr,1989,50(Suppl): s1231-s1233.

[2] FEARON K,EVANS W J,ANKER S D. Myopenia-a new universal term for muscle wasting[J]. J Cachexia Sarcopenia Muscle,2011,2(1):1-3.

[3] CHEN L K,LIU L K,WOO J,et al. Sarcopenia in Asia:consensus report of the Asian Working Group for sarcopenia[J]. J Am Dir Assoc, 2014,15(2):95-101.

[4] 王秋梅,陈亮恭.肌少症的亚洲诊断共识:未来的发展与挑战[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5,34(5):461-462.

[5] 高悠水,施慧鹏,李晓林,等. 老年肌肉减少症与脆性骨折的研究进展[J].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2015,1(2):48-52.

[6] 张毓,王艳,代亚丽.乌鲁木齐市养老机构老年人跌倒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6,39(8):1032-1034.

[7] 瓮长水,王娜,朱才兴,等.老年男性增龄性变化横断面研究及与国外参考值比较[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1):6-8.

[8] 陈雪萍,沈文良,卢友梅,等.老年人握力值现状调查[J].健康研究,2013, 33(5):331-334.

[9] 张铁梅,于普林,罗森林,等.老年人健康状况与步速的关系探讨[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6,35(6):656-660.

[10] 任海静,胡景萍,李京彬,等. 老年肌力操在老年人肌力减退二级预防中的作用[J]. 现代预防医学,2015,42(11):2021-2024.

[11] 李博,张勤,徐哲荣,等.杭州地区不同年龄中老年人肌肉质量变化特点研究[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6,35(2):205-208.

[12] MARWAHA R K, GARG M K, BHADRA K, et al. Assessment of lean (muscle) mass and its distribution by 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inhealthy Indian females[J].Arch Osteoporos,2014,9:186.

[13] SCOTT D, BLIZZARD L, FELL J,et al. Associations between dietary nutrient intake and muscle mass and strength in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adults: the Tasmanian Older Adult Cohort Study[J]. J Am Geriatr Soc, 2010,58(11):2129-2134.

[14] HOUSTON D K, NICKLAS B J, DING J,et al. Dietary protein intake is associated with lean mass change in older,community-dwelling adults: the Health,Aging,and Body Composition (Health ABC) Study[J]. Am J Clin Nutr,2008,87(1):150-155.

[15] 杜艳萍,朱汉民.肌少症的诊疗和防治研究[J].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4,7(1):1-8.

[16] 朱亚琼,周明,彭楠.高龄男性肌少症患者的活动能力与下肢肌肉质量和肌力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6,15(2):127-130.

[17] 郝习君,陈长香,冯丽娜,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与城乡老年人睡眠质量的相关性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1):89-91.

[18] 甫丽,王理瑛,甫凤,等.乌鲁木齐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5,38(3):366-369.

猜你喜欢

步速肌少症握力
巧练握力益康寿
肌少症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基于老年人行为特性的行人过街信号优化
2019亚洲肌少症诊断共识下肌少症相关危险因素评估
肌少症对脊柱疾病的影响
运动预防肌少症
步速与住院高龄老年患者全因死亡的相关性
步速与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全因死亡的相关性
健康老年人舒适步速测评的Meta分析
儿童握力弱,未来健康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