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院校文学教育的价值探讨与现状分析

2018-01-19张玲丽

中国医药导报 2018年31期
关键词:文学院校课程

张玲丽

湖北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湖北武汉 430065

陈平原教授关于语文学习有一句名言:“孩子一辈子的道路取决于语文。”高等教育中的文学教育在近几年逐渐引起了教育界的重视。教育部颁布的文件条例中,对不同阶段包括文学教育在内的传统文化教育提出不同的要求,大学阶段应“深入学习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强化学生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1]因为我们深刻地意识到文学教育是如此重要,不仅在小学、中学,包括在大学,怎样强调其价值都不为过,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国家、对民族。

但纵观现有的研究,笔者发现了一个空白点。针对专业属性比较突出的中医院校的文学教育的现状研究,尚处于缺如状态。因此,本文的论述重点:中医院校开展文学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是什么?文学教育的现状是怎样的?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文学教育教师应该有何作为?

1 中医院校的特殊属性与文学教育的关系

中医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是不言而喻的。中医药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之中,灵魂深处藏着中华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中医的理论和实践最全面地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本观念和思维方式。中医教育培养的是未来中医事业的传承者,名老中医邓铁涛深谙中医的从医之道:“一个有水平的中医,必须具备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熟谙中医经典,精通辨证论治。”[2]

中医的独特属性之一在于它的“传统”气质极为明显,而如何使得传统气息浓厚的中医在当代社会发挥最大效度,实现将中医教育传统与现实社会的对接,文学是最好的介质之一。因为中医是人学,在中医文化里凡言医者必与仁爱关联,历代不乏大家、方家名言妙论。晋代杨泉在《物理论》中说:“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谆良,不可信也。”[3]为避免将来的医师队伍中出现医德意识薄弱、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人,必须培养中医学生的“医者仁心”,必须避免对中医的亵渎、对生命的残害。医学生们学到的不仅仅是开处方的形式,也不仅仅是望闻问切的方法,更要传承中医千百年来心怀天下苍生、造福百姓的人文情怀。古人说“非其人不教,非其真勿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入问所便”“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4]中医学是在人文文化的土壤中发展成熟的。文学教育作为最体现“人文”精神的教育分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供丰厚而肥沃的人文土壤。文学,究其实是什么呢?文学是人学。钱理群教授曾指出:“文学史的研究目标是在发现与揭示特定历史时代人的生存境遇、体验与困惑,描述人的生命涌动轨迹。”[5]确实如此,文学存在的根本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让人深入探索人性,提升精神,与历史深处的鲜活生命对话,同时也就是与每个人的人性可能性对话。

文学教育是什么?文学是育人,也是化人的。在文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尤其是作为教育主体之一的学生把自己真正地放入人学的广阔天地中,反思其生存处境,超越狭隘自我,提升生命境界,弘扬卓然爱心。在不同的学习与阅读过程中,体验不同的人生,在触摸不同生命个体的过程中,拓展视野,同时培育和滋养悲悯情怀。

就这一意义而言,文学教育不仅对中医学生从事的“从医”这一直接与生命打交道的事业,而且对于其人生的成长而言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6]。医学生的未来职业,是与生命个体、精神生命打交道,对人的理解,对生命的解读,由此变得极为重要。“通过文学作品,大学生们可以领略文学的魅力,获得审美的感受,提升个体欣赏品鉴文学作品的能力;可以从文学对人的生存观中获得人生的启迪,同时培养自己的仁爱之心和博爱之心。”[7]钱理群先生对于医学与文学的关系阐释切准文学与医学都源自“人学”的本义:“在我看来,‘生命’是医学与文学共同的最重要的概念,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医学与文学就是‘生命之学’”“医学与文学有着共同的目标,就是要使人‘健康、快乐、有意义地活着’。”[8-9]

2 中医院校文学教育的现状分析

2.1 传统文化课程多种形式的交相开设

许多包括中医院校在内的中国高校逐渐意识到,“中国大学要唤起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中国古典文明和中国经典应作为学生最基本的共同教育。这是传统文化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也是课程设置的现实出发点”。[10]但不容忽视的是,从全国范围来看,中医院校开设的包括文学教育在内的课程整体上数量呈现令人欣慰的形势,但是在实质上,这类课程并未被置于重要的位置,“传统文化类课程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有些学校仅仅把传统文化类课程作为点缀和边缘课程,由于受到轻视,往往这类课程的教学及研究也处于初级的阶段”。[11]

近年来,“慕课”式教学席卷全球,中国高校教育或积极或被动地参与其中。中医教育也不例外。在中医院校,文学课程是作为通识类课程开设的。中医院校的通识课程多数是选修课性质,除了课堂教学外,还有一类是网络课程,据笔者调研,全国二十几所中医院校,半数以上开设或者准确地说是引入了网络通识课,主要包括超星尔雅网络通识课、智慧树共享课程、中国大学MOOC、“好大学在线”等。

文学课程是否适合以“慕课”的形式进行教学,仁者见仁。陈平原教授非常重视和强调文学课堂:“别的课我不懂,但深知语文课不能对着空气讲,‘现场感’很重要,必须盯着学生们的眼睛,时刻与之对话。”[12]

这其实对于所有的人文课程都是很好的启示。这一点,在对中医院校学生进行的关于包括文学课程在内的传统文化课程的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对比的调研中得到了验证。笔者对湖北中医药大学(以下简称“我校”)300名在校学过文学类课程的中医学生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回收率100%。在文学类课程实行的“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两类教学形式中进行选择,“课堂教学”的选择比重是79%,“网络教学”的选择比重占21%。可见,对“课堂教学”方式的选择比重明显大于“网络教学”。选择课堂教学的理由多集中在:面对面教学,有血有肉,不仅有学习的氛围,而且能够直接感触到教师的人格魅力。学生们的选择恰恰切准了文学课堂的现场感和互动性。

因此,中医院校的文学课程教师如何抓住这种课程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心理更好的教学,最大程度的发挥文学课堂的功能又是一个大的课题。

2.2 中医院校学生对文学教育具有强烈的期待

笔者对我校的300名学生进行调研,以了解学生对文学类课程的接受度和期待度,所列选项包括中国文学在内的23门课程。结果表明,中医院校的学校对于文学教育具有强烈的期待。

在笔者进行的另一份调研“你阅读过的值得推荐的书籍”中,又呈现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被调研的学生推荐了150本文学书籍,其中外国文学的比重占49%,中国当代文学占39%,现代文学占2%,古典文学占10%。以上数据表明,中医院校的学生在文学趣味方面呈现出开放的姿态,中外古今广泛涉猎。其中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被调研的学生对现代文学的阅读数量相对比较匮乏。在阅读量比较大的当代文学中,当代文学的“经典”作品涉猎面也比较窄。大多数集中于青春校园小说、近年来逐渐形成热潮的网络小说等。优秀的文学作品如何进入包括中医院校在内的各高校?中医教育界的文学教育者应该有怎样的作为呢?

3 中医院校如何更好做好文学教育

在高校,承担文学教育的教师承担着最重要的职责,“既是课程的执行者,又是课程的建构者和实施者”[13],“教师是组织者、施教者和引导者,所以,教师的文学修养和教育素质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14]在中医院校,文学教育的教师应该何为?

3.1 碎片化时代呈现出学生经典阅读意识淡化的状况

师生之间如何建构优秀的文学课堂,如何更好地实行“文学教育”呢?

正如有研究者所论述的“经典阅读的意义就是要唤起个体对人类过去经验的感知,让人类记忆激活于当下,以敞开置身现代性之中的个体生命视野,甄别现代人的精神路向,由此而最大限度地激励青年学生精神成人”。[15]阅读经典,阅读经年之久而永葆其鲜活生命与精神活力的文学作品,教师、学生与其作者,与作品的人物对象,对话,交流,辩驳,在此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思想质地更为厚重,精神生命更为坚实,人生视野更为宏阔。

这是理想的,也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教育的状态和结果。经典阅读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不可回避的一个事实是,当代的90后青年学子对于人性、社会、历史、美的理解并非仍旧完全固守着传统的概念。正如有研究者所言的“大学的传统概念已然在发生变化的时代,是一个全媒介的时代,是一个大数据时代的相关性思维横扫因果性思维的时代,是一个手机、网络、微信无时无刻不占据与侵占青年学子生活与学习空间,讨论问题不需要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人生经验,不是运用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而是上百度进行搜索的时代”。[16]

在一个碎片化知识挤压整合性思维的时代,文学教育何以能真正地发挥其他教育方式无法取代的作用?文学教育如何真正地参与到青年学生的成长之中?我们都确信经典有价值,但如果青年学子不接受,这个价值也就不会发生。文学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文学教育急需解决关系重大的问题。当然,这并非是我国的教育界面临的新问题,英国教育家怀海特90年前就针对英国的经典阅读发出过这样的忧虑:“情况基于这样的事实:将来18岁离校的学生,90%将不再会去阅读原版的古典著作。那些更早离开学校的学生,百分比估计将会从90%上升到99%。问题很严峻。”[17]我们面临的问题同样严峻。为此,研究者的这种思路是值得我们加以思考与借鉴的:“经典文本,是不断解构和重塑意义的过程。在网络时代,如何利用技术的先进性、可行性、科学性去融合发展汉语言文学的阅读体验,是亟待解决的事情。”[18]

3.2 教师既要坚守经典教育阵地,又应持有“敞开”的文学态度

根据课题组的调查表明,以具体中医院校学生的阅读书目为例,传统意义上的经典作品的比重不大,仅占2%,近些年流行的网络文学中,校园文学,新式琼瑶式小说,辛夷坞、明晓溪等作家的青春励志小说明显比重更大。

这反映了许多青年学生受制于当代社会文化环境的多元化与浅层化,“就目前来看,青年一代已经习惯于利用QQ、微信和微博与朋友分享段子、网络文章等,享受新媒体给他们带来的文化交流便利。……所以,也难以完成扎实知识结构的建构,无法对人生和发展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19]

面对中医院校的青年学生突显的文学阅读特点,文学课程应该如何积极应对与引导?陈平原教授对于文学课堂有这样的理解:“任何文学课堂,都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的。教师不是面对空白的墙壁说话,学生也并非毫无反应。真实的课堂上,不管采用何种教学法,师生之间多少总有互动。”[20]怀海特也说:“他们需要和学生面对面,以讲座或是个别交流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创造性思想。”[21]

面临青年学子的阅读趣味与文学偏好,文学教育的教师应取何种态度呢?是将许多学生的阅读心理与阅读喜好拒之门外,完全遵守经典阅读的原则,强拉硬拽他们在经典文学的世界中遨游?是拒绝与放弃经典阅读的传统,完全依照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喜好,在纯粹由校园文学、网络小说作品的文学池塘中进行轻松的浅阅读?还是坚守文学经典的传统,触摸丰富多层的心灵与生命,感悟多样复杂的人性光辉与挣扎,在此基础上,不排斥在不同层面反映当下青少年心灵姿态、生活状态、思维形态的形式各样的小说,对其进行阅读与探究?后者不妨既作为走近当代青年学生的桥梁,又与经典文学互为比照,发现两者的契合点与相通之处,缩短学生在阅读习惯和欣赏心理上与经典作品的距离,淡化阅读习惯的“厚今薄古”的心理。

文学教育是基于“文学”,而归于“教育”。就中医院校来讲,承担文学教育的载体之一是大学语文。在中医院校,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徐中玉、王步高、陈洪主编的几部。其中,陈洪的《大学语文》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淡化文学史的意识,有一种专题研究的脉络在里面,所选篇章既突出经典性,又能贴近当代社会的时代脉搏和青年学子的成长心理。

陈洪版《大学语文》的典型范例,恰恰引发我们思考,中医院校的文学教育怎样更好地进行。因为编写组在编写教材过程中贯穿始终的编写思路是“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着眼于‘好文章’的欣赏和体味来提高语文能力,着眼于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青年学生的兴趣爱好,着眼于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学习氛围的营造,着眼于教师好教,学生爱学,如此等等”。3.3教师理应夯实开阔的知识结构

中医的特殊属性是人文性、文化性强,因此中医教育中的文学教育使命感理应更强。中医院校的文学教育教师在夯实文学专业基础的前提下,知识结构与视野应该更开阔一些,对中医应有所涉猎,因为中医的基础理论、哲学观念、发展史,不仅有丰富的文学素材和文学故事在里面,也有古典文学的儒释道的思维传统在里面,更有或具诗味、典雅气质的散文在里面。文学教育教师的中医知识结构的拓展,能够提升其文学教育的教学效度,因为,契合学校学科特殊属性的教学,对其学习者而言,能够产生一种天然的亲和力,学习排斥心理会相应降低。文学教育或许能取得令人惊喜的效果。这也将更加靠近中医教育的本义。

中医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增加学生学识,专注于智慧的获得,在强化知识储备的同时,兼顾价值体系的建构。中医教育实现以上目标,文学教育责无旁贷。因此,奋战在文学教育第一线的教师理应扛起“文学”这杆大旗,奋力前行,在文学教育的道路上留下形态不同但足够坚定的足迹。

猜你喜欢

文学院校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我们需要文学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我与文学三十年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