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域旅游视角下的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2018-01-19张芳蕊

福建茶叶 2018年7期
关键词:茶商全域茶园

索 虹,张芳蕊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河北秦皇岛 066000)

我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可谓源远流长,茶文化活动更是自古便有。我国作为茶文化的发源地,有着灿烂的茶文化遗产、丰厚的茶文化资源、大量的茶文化典故。据史书记载,早在唐宋时期,我国就出现了“茶人出游”的典故。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大众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其旅游需求也日益旺盛,忙碌的都市人也希冀在闲暇之时能从钢筋水泥的城市中抽离出来,感受自然风光之美。秀美的茶园风景、青翠欲滴的茶叶儿、宁静淡雅的茶文化,会为现代人带来难以言语的身心享受,也将会最大程度地满足他们的旅游需求。同时,茶文化所倡导的自然理念与生态旅游思想不谋而合,也一跃成为了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因此,茶文化旅游的开发不仅会带动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而且也会促进传统茶文化的弘扬与传播,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全域旅游与茶文化旅游

1.1 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是指将某个区域内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运用,以全民参与的形式共同构建区域内的旅游资源系统,从而促进区域内旅游资源的有机整合。全域旅游是一个新兴的旅游概念,其是以旅游业为中心,利用目的地的资源要素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思路,将会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异性,推动不同产业之间的融合,以实现区域的全方位发展。全域旅游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旅游资源框架体系,其具有全局性、空间性、共享性的特征,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也是旅游价值的最高追求。因此,推动全域旅游是新时期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之路,单一景点与景区的建设要开始向统筹方向转变,多种旅游规则要在统一中实现一体化,将旅游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从景区之内延伸到整个区域,进而切实推动公共资源的全面化覆盖。另外,传统粗放型旅游产业也会在全域旅游理念的指导下向密集精细化发展,通过“旅游+”的模式推动农业、林业与牧业的转型,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为旅游发展共享机制的建立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以此推进游业经济的生态可持续发展。

1.2 茶文化旅游

茶文化旅游是以茶文化的物质形态与非物质形态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旅游形式,茶文化是我们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中集聚了广博的物质财富与深厚的精神财富。而茶文化旅游则是以具体的物质活动为载体,游人通过参加茶道、茶歌、茶画以及茶艺等一系列活动感悟其所包孕的精神内涵。因此,从这一角度而言,茶文化旅游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统一的产物。旅游一般分为基础、提高与专门三个层次,茶文化旅游则属于专门层次,其是以清幽迤逦的自然风光为依托,凭借茶区原生态环境与独特的人文景观开展茶事活动,以此为游客提供积极健康的专业化旅游服务。其实,茶文化旅游早已渗入大众日常生活中,采茶观光的游客越来越多,每逢周末,茶楼的茶客也是络绎不绝。由此可见,茶文化旅游已经成为了大众休闲文化活动的一部分。然而,虽然茶文化旅游已屡见不鲜,但是,综合性、系统化的茶文化旅游模式尚未建立,茶文化旅游开发也陷入了狭隘封闭的怪圈,茶园景区与其他的旅游景点相互隔绝,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也停滞不前。

2 当前我国茶文化旅游的开发现状

2.1 规模较小,集聚效应不强

我国茶文化旅游起步较晚,开发程度也不高,茶商在开发茶文化旅游产品时忽略了茶文化的深层内涵,只是就绮丽的茶园风光打造生态旅游环境,却没有从茶文化的物质形态出发,将茶学、茶画、茶故事与茶艺表演融入到茶文化旅游之中。因此,茶文化旅游产品的文化特色不鲜明,项目缺乏创意,很少会有“回头客”。究其原因,我国茶园大多位于偏远的山区,起伏的山峦将茶园分割成一片片隔绝的区域,每一茶园都是孤立的存在并且受限于特殊的地理状况,规模大多较小,难以形成景区集聚效应。另外,我国茶商对于茶文化旅游的开发缺乏系统的规划,开发商只专注于眼前的茶文化资源,而没有从游客的消费心理和旅游需求出发对茶文化旅游产品进行多样化设计,导致茶文化旅游产品出现结构单一、附加值低的问题。在一些茶文化旅游景区,茶具、茶台、茶诗等都是以静态的方式陈设在大众眼前,而这既不能满足大众的新奇愉悦心理,也不能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更是直接影响了其集聚效应的发挥。

2.2 缺乏特色,品牌意识淡薄

茶文化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模式,其是茶文化与旅游业高度发达的产物。然而,茶文化对于旅游业的整体推动作用却极其有限。因为,我国茶文化旅游所处的阶段较为尴尬,茶商们只是沉溺于茶叶产品的销售,却完全忽视了特色茶文化旅游景区的构造,不愿花精力构建主题鲜明、风格迥异的茶文化旅游景点,而是倾向于模仿其他旅游景区的建设模式。例如,当前都市人都喜欢在休闲时刻前往茶园体验采茶的辛苦与制茶的乐趣,某茶园根据大众的游玩需要率先建立了可供游客采茶和制茶的基地,这不仅促进了茶叶销量的增长而且也极大地推动了当地茶文化旅游的发展。然而,其他的茶文化旅游景区也盲目效仿该旅游基地的布局设计,却未结合本地特色进行深度开发,导致游客对这种千篇一律的茶文化旅游项目感到“审美疲劳”,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品牌形象也难以树立。另外,茶商品牌意识淡薄,不善于利用新媒体对其特色旅游产品进行广告宣传,同时缺乏创意的营销策略。

3 全域旅游视角下的茶文化旅游开发策略建议

3.1 因地制宜,构建品牌化的特色茶文化旅游基地

我国作为世界茶文化的中心,茶文化资源可谓异彩纷呈,如浩瀚的星空一样繁多。而且,不同地区的茶文化所彰显的地域魅力也不尽相同。因此,我国茶文化旅游的开发应该因地制宜,在全域理念之下依据当地的文化特色对茶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多元化整合,从文化、历史、艺术等不同角度出发将茶文化与民俗文化相结合,进而开发出地方特色浓郁的茶文化旅游产品。例如,广西的茶文化旅游开发可以将其茶文化资源与当地壮族的风俗传统相融合,打造出壮族茶文化系列的主题旅游项目,利用壮族的“三月三歌节”开展茶歌对唱活动,也可以将采茶戏表演与其“牛魂节”相交融,进而以具有民族风情的茶文化节目留住游客的“心”。当然,茶商也可以立足于茶德养生功能,依据其自然闲逸的思想建立休闲养生的天然场所。具体来说,茶商可以将茶文化与休闲文化相联系,将茶文化渗入到旅游景区的各个休闲娱乐区域之内,在旅游景点中设置茶吧、茶厅或者茶楼,使游客可以在休憩之余品茶论茶。同时,茶商也可以在游客聚集的地方进行茶艺表演,使其在游玩之余也能欣赏到精妙的茶文化,并在异域风情浓厚的茶文化旅游中发出不枉此行的感慨。

3.2 加大投入,以政府为依托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茶文化旅游的开发并不是单独依靠茶商个人之力就能进行的,其必须依靠政府的扶持才能稳健地进行下去。毕竟,茶商的个人能力有限,尤其是面对不景气的茶叶市场,茶文化旅游产业的结构转型更加需要政府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与资金支持。所以,政府应该透过“全域视角”积极地为茶文化旅游开发提供帮助,为茶产业升级提供坚实的后盾。一方面,政府必须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从交通道路的修建开始,为偏远地区的茶园修建平整的道路,以便于游客出行游玩。而后,政府也应该尽力完善茶园山区的通信设施,尽可能地将网络通信覆盖到每一区域内,使不同片区的茶园能在全域内实现信息的即时共享。另一方面,政府也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以鼓励与引导茶商正确地开发茶文化旅游资源,使茶商树立全域共同发展的理念,充分利用区域内的资源进行深度化的茶文化项目开发。例如,潮汕凤凰区借用整个潮汕区域内的一切资源修建了凤凰山茶文化公园,并且又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将潮汕古村改建为功夫茶博物馆。

[1]甘飞云.全域旅游视角下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探析——以黄山市为例[J].农业考古,2016(5):111-115.

[2]侯玉霞,代猛.全域旅游视角下民族地区茶旅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以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为例[J].旅游论坛,2017,10(6):120-128.

[3]刘清洋.全域旅游视角下信阳茶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构建[J].对外经贸,2017(11):79-81.

[4]何文俊,杨杰.全域旅游时期成都茶文化的旅游价值及开发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14):21-22.

[5]郝魏飞,侯玉霞.基于旅游体验的生态茶园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以广西龙胜生态茶园为例[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28(4):89-92.

猜你喜欢

茶商全域茶园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茶园飘香
二十世纪晚期西藏茶商的个人生命史研究
周宁生态茶园
红六军团威震茶园渡
茶园观色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图说
全域旅游向更广更深发展
旅游如何从景点走向全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