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静脉留置针患者静脉炎发生率的影响

2018-01-18刘玉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31期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静脉炎剖宫产

刘玉娟

【摘要】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静脉留置针患者静脉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4月收治的剖宫产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和留置针留置时长。

结果 观察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且术后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更长,数据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剖宫产术后静脉留置针患者实行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感染,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患者输液痛苦。

【关键词】剖宫产;静脉留置针;静脉炎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31..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4月收治的剖宫产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和观察两组。对照组40例,年龄20~40岁,平均(26.5±3.1)岁;观察组40例,年龄21~40岁,平均(27.1±2.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經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以前臂静脉和手背静脉作为穿刺点,常规固定,连接PCIA,输液结束后直接套上肝素帽,当静脉发生红、肿、痛、硬结时予以拔除等措施。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具体包括:

1.2.1 穿刺护理

由手术室巡回护士选择便于观察和穿刺、外横径较粗、弹性较好的表层血管进行穿刺。穿刺前,检查置留针的使用期限和外包装;穿刺时力避免感染、硬化的静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流程,力求一针见血;穿刺后,用无菌透明敷料进行固定。

1.2.2 无菌护理

穿刺前,运用碘伏进行穿刺点消毒,消毒范围的直径大于8 cm,待消毒液挥发后再行穿刺,避免消毒液从穿刺部位进入血管和皮内,引起局部炎症。穿刺固定后,每两天更换一次无菌透明敷料,当无菌透明敷料污染或不粘时,也要及时更换。

1.2.3 置留针护理

置留针的置留时长为72~120 h。置留期间,医护人员要注意观察PCIA以及输液器的接头是否有脱落,定期检查穿刺部位的皮肤有无红肿、渗液、渗血情况,留置针敷贴有无卷边等。如果发现静脉炎的症状,则立即拔除留置针,进行局部的理疗、热敷。

1.2.4 输液护理

输液时,先滴入抗生素、再滴入普通治疗药物,注意观察滴入对的速度和药品的浓度。在输液结束后,使用10~20 mL生理盐水脉冲式正压封管。

1.3 疗效评价指标

记录观察两组产妇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及症状反应,根据《美国静脉输液学会静脉炎分级标准》分为:0级:无临床症状;1级:出现红斑但无疼痛;2级:疼痛伴有发红(和)

或水肿;3级: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状物形成。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结果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且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本次研究选取80例剖宫产术后静脉留置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来观察护理干预对患者发生静脉炎的影响。观察组在穿刺过程中严格把握标准,穿刺时选择弹性较好、便于穿刺、便于观察的静脉,在穿刺前后及时做好无菌护理,在输入对患者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先用生理盐水冲管,定期检查留置针是否有不牢固、歪曲等现象,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从各个方面尽量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在对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

干预后,静脉炎发生率明显降低,且留置针留置时间延长。

参考文献

[1] 张小娟,李 静.护理干预在预防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效果研究[J].河北医药,2016,38(23):3669-3671.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静脉留置针静脉炎剖宫产
中药涂擦联合TDP治疗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集束化护理减少静脉留置针患儿并发症的作用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护理与预防
艾滋病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配合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的护理分析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研究与护理进展
聚维酮碘治疗药物性静脉炎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