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过氧乙酸对神仙鱼小瓜虫病的治疗实验

2018-01-18区超华钟楚俊贺顺连

河北渔业 2018年11期
关键词:急性毒性有效性

区超华 钟楚俊 贺顺连

摘 要:   为了减轻小瓜虫病对观赏鱼养殖的严重危害,试验选择过氧乙酸对七彩神仙鱼进行杀灭小瓜虫的有效性试验,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过氧乙酸对神仙鱼急性毒性试验,并在安全浓度下对患有小瓜虫病的神仙鱼进行治疗试验。结果显示:过氧乙酸对七彩神仙鱼的安全浓度为8.55 mg/L,过氧乙酸在神仙鱼安全浓度内对小瓜虫的幼虫和包囊都具有较好的杀灭效果,过氧乙酸浓度在4.26~8.55 mg/L的治愈率达70%。

关键词: 七彩神仙鱼;小瓜虫病;过氧乙酸;有效性;急性毒性

 多子小瓜虫( Ichthyophthirius marinus )属原生动物门,小瓜虫属,主要寄生在体表和鳃,形成肉眼可见的白色小点状胞囊  [1] 。小瓜虫广泛分布各大水域,感染淡水鱼类、海水鱼类和两栖动物,感染力强,病程急,容易在春末夏初和夏秋交替季节突发,造成继发感染和交叉感染,对养殖业尤其是观赏鱼养殖带来严重的危害  [2-7] 。

被称之为“热带鱼之后”的神仙鱼  [8] ,是热带观赏鱼家族的主要成员之一,深受广大观赏鱼爱好者喜欢。但神仙鱼经常受到小瓜虫病的危害,给养殖生产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目前有些药物对杀灭离体的小瓜虫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9-15] ,但对于小瓜虫病的防治仍以化学药物防治为主  [2-7,16] ,能杀灭神仙鱼身上的小瓜虫的药物和试验暂未见报道。

过氧乙酸对不同发育时期的离体小瓜虫及包囊都有一定的杀灭作用  [17] 。而过氧乙酸既是良好氧化剂,又是广谱、高效、速效、廉价的灭菌剂,具备增氧、杀菌、杀虫、抑藻、改善水质等多种作用,在水产养殖中已有一定应用  [18] 。因此我们选择了过氧乙酸对神仙鱼进行杀灭小瓜虫的有效性试验,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并在安全浓度下对患有小瓜虫病的神仙鱼进行治疗试验。

1 材料

1.1 实验材料

试验药剂:天津福晨化学试剂厂生产的过氧乙酸,按照说明书A液和B液(1∶1)混合均匀,现配现用。试验鱼为七彩神仙鱼,购自广州芳村花鸟虫鱼市场,平均体重为1.7 g,全长约为4~5 cm,试验鱼暂养7 d,待适应环境且确认健康无疾病后用于试验。

1.2 实验容具

塑料方形桶(长59 cm,宽49 cm,高40 cm)、增氧机、过滤泵、温度计、饲料、25目捞网、烧杯、量筒、广口瓶、注射器等。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过氧乙酸对小瓜虫有效性预试验

实验室养殖的5 cm左右的金鱼鱼体和鳃部均有白点,病鱼食欲减退,活动能力较弱,相继出现死亡,镜检后发现符合小瓜虫形态特征。取10尾已感染小瓜虫的金鱼和250尾健康神仙鱼混养。混养7 d后,可观察到所有鱼的鱼鳃、体表皆有白点,同时分泌大量黏液,活动能力减弱,摄食量减少,符合小瓜虫病的特征,并随机取样进行镜检,可见小瓜虫活虫虫体,表明所有试验鱼均感染小瓜虫病,且原用作感染用的病鱼已经死亡。

将感染了小瓜虫的七彩神仙鱼放入待试药液中,药液浓度参考赵飞等  [17] 所使用剂量,按等对数间距设计5个梯度浓度。试验鱼饲养在塑料方形桶,每桶放曝气自来水50 L,每桶随机放入30尾已感染小瓜虫的七彩神仙鱼,试验期间水温20.5~23℃,曝气自来水pH值7.4,溶解氧4~5 mg/L。记录观察各组试验鱼的行为及死亡等效应。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2.2 过氧乙酸对神仙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制定过氧乙酸对七彩神仙鱼的急性毒性试验浓度梯度,根据预试验初步确定七彩神仙鱼全死和全活的浓度范围,按等对数间距设计5个梯度浓度试验组和一个空白对照组  [19] 。随机取200尾七彩神仙鱼,每个处理随机放20尾七彩神仙鱼,实验条件为曝气自来水pH值7.2~7.4,水温控制在23~24 ℃,溶解氧4~5 mg/L,采用半静态喂食试验法,每24 h更换一次药液,观察记录各组试验鱼的中毒行为、症状及死亡率,试验时间96 h,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计算过氧乙酸对神仙鱼的半致死浓度LC 50 和安全浓度SC: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

X m :最大剂量组剂量的对数值。 i :相邻两组剂量(d)对数值之差,或相邻两组高剂量与低剂量之比的对数。 P :各组动物的死亡率,用小数表示。Σ P :为各组動物死亡率的总和。 n :每组动物数。S x50 :logLC 50 的标准误。SC 50 :安全浓度。

2.3 过氧乙酸对神仙鱼小瓜虫病治疗试验

用25目自制手抄网从水中采取虫体,或鱼体表病灶上采取病原体,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根据观察结果确定小瓜虫的发育阶段和感染强度。实验条件;曝气自来水pH值7.2~7.4,水温控制在23~24℃,溶解氧4~5 mg/L。试验结果如表4所示。

3 结论和分析

3.1 过氧乙酸对小瓜虫有效性预试验

根据表1可知,空白对照组的试验鱼在24 h内就全部死亡,而其他不同过氧乙酸浓度组在96 h内都还有部分试验鱼存活,除药液浓度为1.6 mg/L组,其他高浓度组的在2个月后仍有部分试验鱼存活,且死亡数并未增加,表明过氧乙酸对治疗小瓜虫是有效果的,也保证后面的试验是有意义的。

3.2 过氧乙酸对神仙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根据表3可知,过氧乙酸对七彩神仙鱼的安全浓度为8.55 mg/L,用过氧乙酸治疗患病的七彩神仙鱼时,药液浓度不可大于安全浓度8.55 mg/L,否则会危害到鱼也会影响水环境。

3.3 过氧乙酸对神仙鱼小瓜虫病治疗试验

根据表4,试验开始12 h后,Ⅰ组(8.55 mg/L)、Ⅱ组(4.26 mg/L)、Ⅲ组(2.14 mg/L)中可用肉眼观察到实验鱼体表白点变淡。24 h后Ⅰ组(8.55 mg/L)、Ⅱ组(4.26 mg/L)、Ⅲ组(2.14 mg/L)实验鱼体表白点消失,Ⅳ组(1.07 mg/L)实验鱼体表白点变淡。Ⅴ组(0.55 mg/L)1尾鱼出现死亡,对照组2尾鱼出现死亡。36 h后Ⅰ组(8.55 mg/L)、Ⅱ组(4.26 mg/L)、Ⅲ组(2.14 mg/L)、Ⅳ组(1.07 mg/L)均无异常现象,Ⅴ组(0.55 mg/L)及对照组实验鱼全部死亡,镜检后Ⅰ、Ⅱ、Ⅲ、Ⅳ组虽观察到小瓜虫虫体,但纤毛不动,确认已死亡。在Ⅴ组及对照组中,发现大量游动小瓜虫。在安全浓度下,治疗效果与药液浓度呈正比。本实验结果表明,过氧乙酸在神仙鱼安全浓度内对小瓜虫的幼虫和包囊都具有较好的杀灭效果,治愈率达70%。

参考文献:

[1]  陈达丽.淡水鱼小瓜虫病的病原、病理及药物和免疫预防研究 [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4:13-16.

[2] 伍惠生.观赏鱼类的小瓜虫病及防治方法 [J].水产养殖,1990(6):19-20.

[3] 冯桂榕,王玉群.小瓜虫的生活史和防治 [J].齐鲁渔业,2008(6):7-9.

[4] 王玉群,彭劲松,杨土金.金鲳感染刺激隐核虫(海水小瓜虫)的诊断和防治[J].科学养鱼.2010 (12) :6

[5] 朱瑜,覃栋明,林岗.台湾泥鳅小瓜虫病的防治 [J].科学养鱼.2016(9):59-60

[6] 樊海平,林煜,薛凌展.一例大刺鳅小瓜虫病的有效治疗[J].科学养鱼.2016(7):6

[7] 杨成辉,隋波.金鳟幼鱼小瓜虫病治疗试验[J].科学养鱼,2007,(5):59,85.

[8] 海盗,刘宇吴,勐白明,等.“热带鱼之后”—神仙鱼[J].水族世界,2009(2):24-37.

[9] 鉏超,张其中,罗芬.20 种中草药杀灭离体小瓜虫的药效研究[J].淡水渔业,2010,40(1):55-60.

[10]  张善忠,张玉贵,李成.不同发育阶段多子小瓜虫对几种药物的敏感性[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0(17):51-54.

[11] 陈达丽,张其中.杀灭离体小瓜虫的药物试验[J].淡水渔业,2005,35(1):45-46.

[12] 黄江峰,邓勇辉,饶毅,等.环烷酸铜对离体小瓜虫杀灭效果的研究[J].江西水产科技,2015(02):30-31.

[13] 姚嘉赟,徐洋,袁雪梅,等.丁香酚的分离及其杀多子小瓜虫活性研究[J].水产科学,2016(06):669-674.

[14] 徐先栋,周智勇,盛银平,等.青蒿末水浸提液对多子小瓜虫杀灭效果的研究[J].水产科技情报,2012,39(2):70-72.

[15] 梁靖涵,张其中,付耀武,等.肉桂活性成分肉桂醛杀灭离体多子小瓜虫效果[J].水产学报,2014,38(3):457-463.

[16] 黄斌,常红军.不同药物对金鱼小瓜虫病的防治效果[J].水产科學,2003(02):18-20.

[17] 赵飞,韩刚,谭爱萍,等.过氧乙酸对小瓜虫幼虫和包囊的杀灭效果[J].广东农业科学,2012,15:29-30.

[18] 张帅,潘连德.过氧乙酸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水产养殖,2017,38(1):7-10.

[19] 周永欣,章宗涉.1989.水生生物毒性试验方法[M].北京:农业出版社:109-133.

猜你喜欢

急性毒性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提高幼儿美术活动有效性的支持策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高三数学复习课堂有效性初探
聚维酮碘对中华绒鳌蟹蟹种急性毒性实验和概率回归分析
大鼠口服五氯柳胺混悬剂的急性毒性研究
海南槟榔提取物急性毒性研究及保健饮料开发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