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哮喘控制测试联合肺功能检测在支气管哮喘管理中的应用

2018-01-18孙贺鑫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期
关键词:孟鲁司支气管哮喘

孙贺鑫

支气管哮喘是慢性气道炎症, 该疾病的临床发病率比较高, 而且还在不断上升, 哮喘控制测试和肺功能测定都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的方式, 此次本院就哮喘控制测试和肺功能检测联合应用的效果开展研究, 根据研究进行以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5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56例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30例, 女26例, 年龄最小18岁, 最大69岁, 平均年龄(39.12±10.23)岁。

1.2 方法 本组患者均予以药物治疗、健康教育, 医生每个月进行随访。治疗前、治疗中每个月进行ACT, ACT涉及患者过去4周内的哮喘症状、急救药物使用、哮喘对日常生活影响等5个项目, 每项目最高得分相加即为ACT得分。25分为哮喘完全控制, 20~24分为部分控制, <20分为未控制。同时每例患者均使用德国Jaeger公司的肺功能仪, 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进行肺功能检测。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前后ACT结果, 比较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患者ACT评分、PEF、PEF%pred、FEV1、FEV1%pred、FVC、FVC%pred的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56例患者中15例(26.3%)患者治疗前完全控制, 16例(28.6%)患者部分控制, 25例(44.6%)未控制;治疗6个月后, 32例(57.1%)患者完全控制, 13例(23.2%)患者部分控制, 11例(19.6%)未控制;治疗6个月后, 患者完全控制率高于治疗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6例患者治疗前ACT为 (16.31±3.48)分, PEF为 (4.2±2.4)L/min, PEF%pred为 (63.19±6.81)%, FEV1为 (1.56±0.62)L, FEV1%pred为(55.98±12.03)%, FVC 为 (2.86±0.78)L, FVC%pred (79.48±12.03)%;治疗6个月后ACT为(22.37±3.14)分, PEF为(5.8±2.3)L/min, PEF%pred为(88.63±7.41)%, FEV1为(2.65±0.25)L,FEV1%pred为 (74.96±12.12)%, FVC为 (3.52±0.38)L,FVC%pred (93.25±12.43)%;治疗6个月后, 患者ACT评分、PEF、PEF%pred、FEV1、FEV1%pred、FVC、FVC%pred 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越来越高[1]。我国是该疾病的高发国家, 患者患病后需要长期接受治疗。因为患者对哮喘病的认知度不够, 依从性差, 评估有效性不高, 导致了患者的病情控制不理想。现在临床中还没有十分精确的量化评估方式。ACT是根据患者的生活评价、夜间症状、呼吸困难程度、药物使用情况来进行综合评估。哮喘教育和管理是防治该疾病非常重要的内容, 本院根据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的管理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来提供肺功能检测, 客观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评估。

根据国外的相关研究报道称, ACT量表和哮喘患者的生存治疗以及症状评价结果相符合程度非常高[2-4], ACT是简单实用对哮喘评估价值非常高的评估方式, 可以给医生治疗提供参考, 提升患者的依从性。根据研究显示, ACT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控制评价可行度非常高[5-8]。基层医疗单位患者使用ACT量表的效果好, 较为符合患者的病情量化和实际情况。肺功能检测能够对患者的气道阻塞情况进行反映,对医生评估患者病情帮助较大。从本次分析结果可以看出,ACT联合肺功能检测在哮喘管理中的应用能够较为准确、全面地反映病情, 治疗6个月后, 患者ACT评分、PEF、PEF%预计值、FEV1、FEV1%预计值、FVC、FVC%预计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症状完全控制率较前明显提高(P<0.05),ACT与患者的FEV1有一定的关系, 两者联合应用既方便患者的自我评价, 又能使医务人员对病情的评估更加准确, 合理地调整治疗方案。ACT评估的操作比较简单, 治疗评估的过程中还能够减少肺功能检测频率, 为患者节约治疗费用。

综上所述, 支气管哮喘患者接受ACT测试可以诊断患者的病情是否受到控制, 结合肺功能检查能够更好的反映出患者的病情, 评估患者哮喘的程度。

[1]徐红, 滕懿群.孟鲁司特联合匹多莫德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疗效及肺功能的临床研究.中国现代医生, 2014, 52(19):32-34.

[2]徐振宇, 戴贤勇, 王才科.舒利迭对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和肺功能的影响.海峡药学, 2011, 23(1):98-99.

[3]汪洋.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观察.当代医学, 2010, 16(34):127-128.

[4]龙仕居.孟鲁司特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和气道炎症的临床研究.中国药房, 2011, 22(34):3223-3224.

[5]燕民.不同剂量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哮喘儿急性发作疗效影响.现代仪器与医疗, 2014, 2(4):8-11.

[6]吴文红.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对IL-5、IL-10与肺功能的影响.中国现代医生, 2011, 49(2):1-3.

[7]符翔.孟鲁司特钠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分析.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 24(17):3923.

[8]谢润华.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小儿中重度哮喘的疗效观察.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 24(17):3908-3909.

猜你喜欢

孟鲁司支气管哮喘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孟鲁司特钠联合丙卡特罗治疗慢性咳嗽临床分析
孟鲁司特结合沙丁胺醇对支气管哮喘患儿预后的影响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