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束化护理降低ICU气管内插管患者非计划拔管率的效果

2018-01-17迟增云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33期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效果

迟增云

【摘要】目的 探析集束化护理在降低ICU气管内插管患者非计划拔管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8年6月在延边肿瘤医院ICU行气管内插管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字随机表达法将其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集束化护理,对两组的非计划拔管率、ICU住院时间以及机械通气时间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非计划拔管率,发现对照组的非计划拔管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可见观察组的优势更为突出;在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的对比上,观察组患者的上述两项时间指标相对较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ICU气管内插管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可降低非计划拔管率,同时可缩短患者的机械同期及ICU住院时间,减轻患者身体负荷和经济压力,故可以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ICU气管内插管;非计划拔管率;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33..02

ICU气管内插管是临床上用于危重症患者机械辅助通气和有效通气的主要治疗途径,在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和治疗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非计划拔管是指未经过医护人员的同意自行将气管插管拔除或导管不慎脱落,非计划拔管在ICU气管内插管患者中的出现频率较高,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因此,临床上要强化管理,最大程度上降低非计划拔管率[1-2]。集束化管理是一种科学、有效、系统的管理模式,以以往的临床实践为基础,促进了循证实践在临床上的应用。本研究将40例于延边肿瘤医院ICU行气管内插管的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建立在以往研究和报道的基础之上,旨在评估集束化护理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2018年6月在延边肿瘤医院ICU行气管内插管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字随机表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男11例,女9例,年龄26~82岁,平均年龄(48.56±3.32)岁;观察组男10例,女10例,年龄27~81岁,平均年龄(48.75±3.43)岁。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3]:(1)所有患者均行气管内插管;(2)患者对本研究方法和过程知情、同意,且患者是自愿參与,随机分组方法以及病例纳入均由我院医学伦理部门批准通过。

排除标准[4]:(1)病情极其危重者;(2)需要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者;(3)生命体征不稳定,生存时间不足24 h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常规护理)

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规范操作方式和操作流程,并合理使用镇静剂,若患者躁动加剧,则在安全剂量的范围内,增加咪唑安定的推注剂量。

1.2.2 观察组(集束化护理)

(1)加强对ICU科室内护理人员的集束化培训:根据护理人员的护理经验和专业知识,对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培训,以培养ICU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工作意识为主,通过培训来提高护理人员对集束化护理方案的认知,为日后工作奠定坚实基础。(2)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实现护理人员的合理分配。以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插管情况为依据,采用分级方式进行分级护理,合理、弹性排班,对于高危插管患者,要配备2名及以上的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循环观察护理,以实现24h全天无缝隙监督和管理。(3)对患者进行合理约束护理:对于没有拔管指征的患者,要使用球拍式约束带护理。在实施护理时,要综合患者的插管情况,尽可能使用约束带将患者的手腕完全包裹住,确保患者活动自如。(4)及时评估撤机拔管护理,要对患者的自主呼吸情况和意识进行明确,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若无异常,则为患者计划拔管。

1.3 观察指标

(1)对两组患者的非计划拔管率进行统计,计划并对比两组的非计划拔管率。(2)统计两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非计划拔管率

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非计划拔管率,发现对照组的非计划拔管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可见观察组的优势更为突出,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

比较两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发现对照组的上述两项时间指标显著长于观察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集束化护理是一种科学、系统的护理模式,对ICU气管内插管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可以保障护理工作的完整性。以往临床上采用常规护理,但常规护理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总体护理效果不显著。本次研究结果提示,实施集束化护理的ICU气管内插管患者的非计划拔管率相对较低,且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体现了集束化护理的应用优势。本结果与以往报道结果相似[5-6],可见本研究结果具有可信性和科学性。

综上,对ICU气管内插管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可以有效降低非计划拔管率,同时可以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和ICU住院时间,总体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柳学梅.集束化护理对降低ICU气管内插管非计划拔管率的效果[J].现代临床医学,2016,42(4):299-301.

[2] 岳洪杰.集束化护理在预防ICU非计划性拔管中的效果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0):256-257.

[3] 陈娅萍,林 敏.集束化护理在预防人工气道患者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33):4742-4744.

[4] 韩 艳,魏丽丽,姜文彬.集束化护理措施防范成人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应用效果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7):2430-2433.

[5] 江方正,叶向红,吴莉莉,等.集束化功能锻炼管理预防ICU获得性肌无力病人脱机后再插管的效果[J].护理研究,2017,31(14):1780-1782.

[6] 林燕燕,林巧莹,林碧娟.集束化护理对预防ICU气管内插管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0):

231-232.

本文编辑:刘欣悦

猜你喜欢

集束化护理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
集束化护理减少静脉留置针患儿并发症的作用
集束化护理在卒中相关性肺炎预防中的应用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便秘的影响
集束化护理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
3D—DSA与3D—CTA成像在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组合练习难度大,贴近实战效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