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宁地区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梅毒筛查干预模式的研究

2018-01-17方培群陈泽伟陈圳伟姚清娇杨宗明杨丽斌江翠虹黄银屏

中外医疗 2018年31期
关键词:普宁梅毒

方培群 陈泽伟 陈圳伟 姚清娇 杨宗明 杨丽斌 江翠虹 黄银屏

[摘要] 目的 探讨普宁地区育龄妇女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梅毒筛查干预模式在降低出生缺陷,提高孕育质量的作用评估。 方法 回顾性分析普宁地区2012—2016年间12 420名参加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育龄妇女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梅毒筛查的实验室结果以及对梅毒患者的治疗状况,并随访所生育后代的健康状况,评估梅毒筛查干预模式在降低出生缺陷,提高孕育质量的作用。 结果12 420名育龄妇女的梅毒筛查结果为:梅毒螺旋体抗体(胶体金法)检测52例阳性,初筛阳性率为0.42%;将初筛阳性的样本再进行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检测确诊44例阳性,阳性率为0.35%。经过干预治疗后,44例梅毒患者中有39例患者在随访期间有生育后代,子代中均未发现梅毒携带或感染病例。 结论 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优生优育具有重要意义,孕前进行必要的梅毒筛查并进行干预是提高人口素质,降低出生缺陷的有效手段,值得推广。

[关键词] 梅毒;孕前优生;普宁

[中图分类号] R169.1;R75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8)11(a)-0069-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yphilis screening intervention mode on reducing birth defects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gestation in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in Puning area.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2 420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national free pre-pregnancy eugenics examination in Puning area from 2012 to 2016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laboratory results of syphilis screening and the treatment status of syphilis patients were analyzed, and the health of the offspring was followed up, assess the role of syphilis screening intervention mode in reducing birth defects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gestation. Results The results of syphilis screening in 12 420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were as follows: 52 cases of syphilis antibody (colloidal gold method) were positive, and the initial screening rate was 0.42%. The samples with positive screening were further tested with syphilis toluidine red unheated serum(TRUST) was confirmed to be positive in 44 cases, with a positive rate of 0.35%. After intervention, 39 of the 44 patients with syphilis had fertility offspring during the follow-up period, and no syphilis carriers or infections were found in the offspring. Conclusion The free pre-pregnancy eugenics health check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prenatal and postnatal care. Performing necessary syphilis screening and intervention before pregnancy is an effective mean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population and reduce birth defects. It 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 Syphilis; Pre-pregnancy eugenics; Puning

自國家2010年全面启动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以来,育龄妇女孕前生殖健康状况得到了有效的评估,对于预防出生缺陷和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国民整体健康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普宁地区惯切落实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政策,充分发挥生育健康服务网络优势,全面实施梅毒检查,对该地区2012—2016年间12 420名育龄妇女进行集中筛查、规范干预、定期随访,在预防梅毒传播,降低出生缺陷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检查对象整群选择为普宁地区2012—2016年间12 420名参加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育龄妇女。年龄在21~36岁间,平均年龄(26.85±4.12)岁;户籍人员10 864人,流动人员1 556人;初婚生育11 355人,再婚生育1 065人。梅毒确诊对象与正常育龄妇女在年龄、户籍、婚育状况等一般人口学资料方面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1.2 方法

1.2.1 妇检方法 参照《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工作技术服务规范(试行)》[1]要求进行妇科检查,所有对象在检查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梅毒检测法 所有参加孕前检查的对象集中至普宁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心抽取当天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液标本2 mL,静置离心后取血清,采用广州健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梅毒螺旋体抗体诊断试剂盒(胶体金法)进行抗体筛查,对筛查出阳性的患者,其血液标本再用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诊断试剂盒进行检测,并根据滴度稀释的比率进行临床确诊,检测方法均参照检测试剂盒详细要求。两项检查结果均阳性者为确诊病例。对于确诊梅毒阳性者建议停止受孕,接受规范治疗。

1.2.3 治疗方法 对于确诊为梅毒的对象采用青霉素进行规范治疗,治疗方案参照《梅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2],每天肌注普鲁卡因青霉素80U,连续10~15 d,定期进行随访检测,以临床及血清学指标转阴性为治愈标准。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达到临床及血清学阴性并无复发者才建议生育后代。

1.2.4 随访方法 所有病例均有专人进行随访,于开始规范治疗后的3、6、12个月各随访一次,抽取晨间空腹外周静脉血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滴度,如果滴度下降4倍或以上,则认为治疗方案有效,并继续保持该方案治疗至疗程结束。治疗结束后再跟踪随访2年,了解有无复发以及生育后代情况。对病程超过一年同时伴有视力、听力异常者,接受脑脊液检查,了解是否存在神经梅毒。

1.2.5 统计方法 采用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信息系统进行数据汇总,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应用t检验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的形式表示,应用χ2检验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梅毒发生率

12 420名育龄妇女经过梅毒螺旋体抗体(胶体金法)检测,有52例出现阳性,初筛阳性率0.42%(52/12 420);将所有初筛阳性的样本再进行甲苯胺红血清试验(TRUST)法检测,其中44例TRUST检测阳性,复检阳性率84.62%。所有筛查对象最终梅毒44例,发病率0.35%(44/12 420)。

2.2 治疗结果

44例梅毒确诊病例均对青霉素治疗敏感,治疗一周后,梅毒血清滴度下降程度均超过了4倍,在严密的随访下接受规范、足疗程的治疗,全部达到临床及血清学检测阴性的治愈标准,治疗结束后随访2年未见复发。其中44例对象中有39例在治疗结束后有生育后代,全部子代均未发现梅毒携带或是梅毒感染。

3 讨论

梅毒是由苍白(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疾病,绝大多数通过性传播。该病病情复杂且病程长,易复发,可造成皮肤粘膜、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等多器官功能的损害,并可对生育及新生儿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相关资料表明[3]1993年全国梅毒发病率仅为0.2/10万,到2008年就高达21.06/10万,截止2013年,全国有超过1.6万人患有一期、二期梅毒。2010—2015年的性病门诊和男男性行为人群中梅毒感染率可达5%~6% [4]。对21~36岁间的育龄妇女筛查也发现,124 20名育龄妇女中可有52例梅毒初筛为阳性,发病率为0.42%,虽然发病率低于南京市男同性恋行为人群的2.32%[5],但是也远远高于2014年广东省52.55/10万[6],浙江省67.32/10万[7]的发病率,因此梅毒的防治工作形势严峻。

虽然目前有许多青霉素以外的抗生素用于治疗梅毒,如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利君沙、强力霉素、土霉素、链霉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头孢曲松、头孢曝肟钠等药物都可以在临床上取得良好的效果[8]。但国内外仍然把青霉素治疗作为一线首选药物,尤其是在治疗期间,血清滴度的下降程度变化更明显。卢改会等[9]分析发现,血清RPR滴度与神经梅毒密切相关。黄瑛等[10]也发现患者的患期、治疗药物以及RPR基线滴度都会影响梅毒治疗后血清学的转归。在筛查干预中也发现,44例梅毒确诊病例经过青霉素治疗治疗一周后,梅毒血清滴度下降程度均超过了4倍,并且44例患者均在严密的随访下接受规范、足疗程的青霉素治疗,全部达到临床及血清学检测阴性的治愈标准,随访2年未见复发。因此认为在干预和控制梅毒时,早治疗、足剂量、足疗程是促使梅毒治疗后血清学指标转归的重要因素。与国内学者观点相一致[11-12]。

國际上对于梅毒的防控,最初的措施主要是隔离和驱逐,但效果并不明显。经过几百年的摸索,目前,美国不但建立了完善的控制梅毒的法律体系,还建立起了成熟、高效的梅毒警报体制,同时打造了联合政府、社会、企业、机构、团体于一体的梅毒防治体系,使得梅毒的发生率在国际上保持处于低水平[13]。在解放初期我国也曾使得梅毒接近绝迹,但由于近年来却又有了抬头的迹象[14-15]自2010年全面启动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以后,梅毒作为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项目之一,大大提高了育龄妇女主动参加孕前优生健康监测的积极性,对减少出生缺陷和不良妊娠结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44例梅毒阳性患者中,均采用了“密切宣教—定期随访—定期检测—严控管理—生育跟踪”的干预模式,经过有效的干预和治疗,使得全部病例达到临床及血清学检测阴性的治愈标准,并且随访2年未见复发。因此,认为采用这种一体化的延续新的新型综合干预模式,是防控梅毒发生和传染的最好手段,临床上值得推广。

综上所述,随着新时代生育政策的调整,高龄产妇越来越多,大力宣传、推广和引导育龄妇女主动和积极地参与孕前梅毒筛查,早发现、早治疗、早防控,实现预防关口前移,对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预防出生缺陷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工作技术服务规范(试行)》[S].国人口发[2010]31号.201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WS273-2007梅毒诊断标准[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3] 龚向东,岳晓丽,滕菲,等.2000-2013年中国梅毒流行特征与趋势分析[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4,47(5):310-315.

[4] 葛琳,李东民,李培龙,等.2010-2015年中国艾滋病哨点监测人群HIV、梅毒和HCV感染状况分析[J].疾病监测,2017,32(2):111-114.

[5] 管文辉,朱银霞,魏庆,等.南京市2008-2013年男男性行为人群早期梅毒及HIV感染率变化趋势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5,36(6):624-628.

[6] 邹亚明,刘凤英,陈磊,等.广东省2005-2014年梅毒流行趋势和疾病负担[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6,37(1):142-147.

[7] 沈云良,费丽娟,吴李梅,等.浙江省2004-2014年梅毒流行趋势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6,32(1):35-37.

[8] 贾亚利,刘狂,蔡莺莲,等.梅毒治疗的系統回顾及进展[J].中国性科学,2016,25(6):93-96.

[9] 卢改会,普雄明.血清RPR滴度与神经梅毒相关性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7,33(10):577-579.

[10] 黄瑛,施监勇.梅毒患者治疗后血清学转归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性科学,2015,24(5):41-44.

[11] 王彩娟,戴玲燕.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不同治疗时期梅毒抗体滴度变化及妊娠结局研究[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8,29(5):622-624.

[12] Psomas KC,Brun M,Causse A,et al.Efficacy of ceftriaxone anddoxycycline in the treatment of early syphilis[J].Med Mal Infect,2012,42(I):15-19.

[13] Spornraft-Ragaller P,Abraham S,Lueck C,et al.Response of HIV-infected patients with syphilis to therapy with penicillin or intravenousceftriaxone[J].Eur J Med Res,2011, 16(2):47-51.

[14] 岳晓丽,龚向东,蒋宁,等.中国5省医疗机构梅毒报告病例数据质量调查结果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5,21(4):314-317.

[15] 周磊明,庄鸣华,宁镇,等.上海市2005-2013年梅毒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5,21(4):311-317.

(收稿日期:2018-08-04)

猜你喜欢

普宁梅毒
常常听到的梅毒,你真的了解吗?
孕妇患梅毒会传给胎儿吗
对普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思考
诺奖得主普宁的爱情三角梅
纳博科夫小说《普宁》中“车辆”的隐喻与流亡主题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IgM捕捉ELISA法对早期梅毒的诊断价值
论《普宁》中家庭容器意象图示的构建
1125例梅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