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多样化”的职业教育实践形式

2018-01-17徐健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8年10期
关键词:经济社会发展适合的教育多样化

徐健

【关键词】职业教育样式;经济社会发展;适合的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76-0072-02

“空军+蓝翔”的办学实践,一是彰显了职业教育“面向人人”的普适性。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对军人的素质要求在不断提升,部队院校已经不能完全承担起培训现代军人的重任,必须突破军队系统的藩篱,把军人尤其是技术兵种的培养纳入整个社会教育包括职业教育体系中。二是体现了职业技能的“军地双向”迁移性。“空军+蓝翔”的军民融合人才培养以国家职业资格为统一标准,有效地促进了职业技能的军民双向迁移。三是突出了复合型职业人才培养的跨界性。无论是部队兵种协同作战的需要,还是生产领域协作生产的需要,当下的职业岗位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而复合型人才需要进行多元培养。“空军+蓝翔”就是职业能力跨界培养的具体实践形式,军人不仅需要退役后培训,还可对现有岗位的“相关知识与技能”进行拓展,从而提高退役士兵转岗的时效性与有效性。

职业教育需要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办学,中国必须坚持构建多样化的职教实践发展之路。

一是多彩的职业世界是职业教育多样性的前提,以职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形式也必然是多样的。

二是不同的社会制度是职业教育多样性的基础。德国的双元制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美国的CBE模式、英国的BTEC模式、新加坡的教学工厂等,都是基于不同的国情形成的不同职教发展形式。中国职教从学习借鉴西方,到学习苏联,再到改革开放后的实践探索,也已经形成自己的办学基本模式:宏观层面的“产教融合”、中观层面的“校企合作”以及微观层面的“知行合一”。当然,由于中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区域职业教育的具体模式和发展水平也是有差异的,但贯穿始终的都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理念。

三是多种人才培养方式是职业教育多样性的必然。职业教育的个性是其职业性。培养人的职业性主要有三种形式:一在职场中培养,二在职校中培养,三在职校与职场的交互中培养。当然,每一种形式在具体实践中又会呈现出不同样式。除此之外,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组织形式等也会影响办学形式。目前,我们在办学所有制上坚持公有制为主,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职教混合所有制;在办学形式上推进产教融合,积极开展以校企合作为基本形式的联合办学;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注重知行合一、理实一体,开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只有真正激发职业院校的办学活力,才能构建多样化的职业教育实践形式,满足多彩职业世界对多种类型人才的需要。

(作者單位:江苏省海安市教育局)

猜你喜欢

经济社会发展适合的教育多样化
适合的教育:江苏教育的当下期待
“适合的教育”思考与实践
他们在谱写一本“穷人教育学”
适合的教育是适合学生学习的教育
关于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
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法治保障
建设新时代档案管理规范化的对策探讨
论银发经济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物理复习课堂中复习内容的设计*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