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食物课程圈促进饮食教育与多领域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2018-01-16张艳君李徽

中国教师 2018年12期
关键词:经验饮食领域

张艳君?李徽

一、饮食教育与多领域整合的意义与价值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提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生命和促进健康发展放在工作的首位。”而饮食教育作为健康教育的一部分,对幼儿的健康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它既能帮助幼儿形成健康饮食的意识,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更能通过饮食教育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为最终形成健康的体魄、阳光的心态、积极的行为奠定基础。

近些年,我园在幼儿营养饮食教育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结合《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精神再来审视这项工作时,我们发现还存在一些弊端:教师在组织饮食教育活动时多关注预设的教育目标的实现,较少考虑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在内容选择和指导时缺少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对饮食教育如何与多领域的教育进行整合缺乏具体的方式和策略。而《指南》明确提出,要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饮食教育与多领域整合指的是以饮食教育活动中多领域教育价值为依据,以幼儿的兴趣和生活经验的生成、内化和延续规律为线索,开展与饮食教育相关的多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衍生活动和延展活动,构建真实的生活实践主题教育模式,实施整合教育,促进幼儿多方面发展。

饮食教育与多领域的整合对幼儿的经验积累和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与饮食有紧密关系的食物的来源(食材的种植、采摘、购买),食物制作过程中涉及的食物形态、结构、营养、溶解、膨胀、沉淀、蒸汽等科学现象,与食物生产、制作、运输、储存、品尝等相关的社会职业、饮食文化、环保意识等内容,是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而这些与食物相关的经验的建立和形成,基于教师充分调动、发挥幼儿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探究式的食物操作活动,种植、采摘、购买等社会实践活动,观察、测量、记录、采訪等研究式学习活动,写生、塑形、讲述、续编、表演等创作性表现活动。从这些学习方式中建构的新经验能够使幼儿在动作、社会性、情感和认知等几个方面都获得发展,并使这几个方面相互促进,影响和推动幼儿后续的发展和成长。

二、食物课程圈的含义及目标

1.食物课程圈的含义

食物课程圈是我园饮食教育与多领域整合的课程建构路径,也是我园开展整合课程研究的思维方式。课程圈是以中、大班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特点为依据,由食物主题名称——食物属性和相关知识——活动内容及涉及领域——学习方式四个维度层层延展构建的圈形整合的活动方案。

具体来说,就是以饮食教育活动中食物主题名称作为第一个圆,食物的外形、颜色、口感、生长过程等要素构成食物课程圈的第二个圆,即食物的属性和相关知识。再由这些属性和知识引发问题,如:哪些活动可以让幼儿感知食物特征?幼儿还想了解此类食物的哪些方面?这些问题的答案即活动目标、内容以及活动内容涉及的领域构成了第三个圆。进一步对每个具体的活动内容进行分析,发现活动之间的联系和逻辑关系,并与幼儿的学习特点、学习方式建立对接,形成第四个圆,即幼儿的学习方式。这种以具体食物为圆心,以食物引发的活动内容为媒介,以幼儿的学习和发展为宗旨的饮食教育与多领域整合的课程构建路径,我们称为食物课程圈(见图1)。

2. 建构食物课程圈的目标

借助食物课程圈的思维方式,我们从有益于幼儿多方面发展的角度去思考,遵循幼儿经验发展的连续性,通过预成内容和生成的活动,不断充分挖掘和利用各领域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幼儿梳理和整合经验,实现饮食教育与多领域的目标的整合、内容的整合及组织形式的整合,实现饮食教育与多领域的整合,从而帮助幼儿形成完整的体验性知识,获得多种能力的提升;并通过整合课程的建构过程,增强教师把握各领域核心价值的能力,提高教师领域融合和整体教育的意识,提升教育效果。

三、食物课程圈的构建方法与步骤

1.以食物的属性和特征为基点,提炼以食物教育为圆心的多元价值

对饮食活动多领域教育价值的认识,是教师树立整合意识,设定多领域的活动目标和内容的前提。因此,在研究初期,我园饮食教育课题研究小组的核心成员,按照食材—食物(烹饪)—进食的变化过程梳理、挖掘饮食教育相关活动中的多个领域的教育价值。

以烹饪食物为例,我们带领老师一起梳理出了多领域的教育价值(见表1)。在此基础上,我们梳理出不同种类食物的属性和特征,再根据这些属性和特征,筛选出水果类食物的典型活动内容,以及在这些活动中可以获得的多领域的关键经验。

2.以幼儿的整体性发展为诉求,架构多领域的活动目标

饮食教育主题活动的目标决定着活动内容的确定及活动形式的选择,为教师指明了方向。因此,构建一套完整的、科学的活动目标体系对开展整合性的饮食教育活动具有统领作用。

在根据食物属性和相关知识梳理出多元教育价值和关键经验后,依据《纲要》和《指南》精神,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营养认知发展水平、学习品质等多项因素,制定不同年龄班(中、大班)的主题活动目标。在确定每个主题活动的目标时,我们紧扣饮食教育的关键经验,先确定主题的核心目标,再根据多领域的教育价值,制定“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的领域目标。

以中班“好吃的水果”这一主题活动为例,教师在把握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营养认知水平后,提出核心目标:(1)初步了解水果与健康的关系,爱吃多种水果食物;

(2)尝试以不同的方法制作水果食物,观察并能描述出制作中的变化。在核心目标的基础上,确定了五大领域的领域目标。

3.以幼儿的兴趣与经验发展为线索,形成多领域的活动内容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关联幼儿获得关键经验的活动内容。在开展预设内容时,引导教师分析活动中幼儿的前期经验准备、新获得的经验以及如何巩固和拓展新经验,以幼儿的兴趣与经验发展为线索,丰富食物的课程圈的内容。

4.以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学习特点为依据,丰富组织形式和实施途径

幼儿的发展水平、学习方式和特点是选择组织形式和实施途径的依据。

(1)多途径的领域整合

在多领域关键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季节性的种植活动、收获活动,节日教育中的美食制作与品尝活动,班级区域的食物操作、绘画、售卖活动,超市购物、农园采摘等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途径,将饮食教育与多领域的活动进行整合,通过这些生活实践类主题活动,丰满幼儿各领域的经验,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

(2)多元的组织形式

食育活动形式多样,如,帮厨活动、种植活动、中大班混龄游戏的美食市集活动、家庭食物制作活动、小组食物操作活动、班級区域美食餐厅、园所自助餐等活动。

(3)灵活的教师支持策略

在促进幼儿自主学习和主动建构知识经验的线索下,不断总结适宜的教师支持策略,如图谱提示、标记提醒、同伴学习、小组分享、情境(材料)引发、行为带动等多种策略,将幼儿实践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引向自主探究和同伴相互学习,支持幼儿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促进同伴间交往,培养乐于探索和创造的学习品质。

(4)持续的成长经验

引导教师对每次的食物制作活动进行前期经验和延伸经验的分析,将班级进餐活动、饮食教育活动、家园共育活动和“宝贝厨房”的食物制作活动联系起来,形成整体的延续的活动方案,持续推动幼儿经验的巩固和拓展。

四、食物课程圈的实践效果

第一,教师的饮食教育理念转变了。教师深刻认识到饮食教育中包含了多领域的教育价值,激发了更多的探究热情。

第二,实现了目标的整合、学科领域的整合和环境的整合。多层次、多角度、多学科的整合课程实现了教育目标的全面性,使幼儿在动作、情感、认知和社会性等几个方面都获得了发展。

第三,促进了幼儿获得多方面发展的生活经验,丰富了幼儿多方面的学习经验。

(本文为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名称:幼儿饮食教育与多领域整合的实践研究 课题编号:CDDB17235)

(作者单位:北京市石景山区实验幼儿园)

责任编辑:孙昕

heartedu_sx@163.com

猜你喜欢

经验饮食领域
老人饮食应如“羊啃草”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2020 IT领域大事记
乐淘淘“先进”经验
领域·对峙
乐淘淘“先进”经验
2018年热门领域趋势展望
健康饮食
别样饮食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