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宗祠文化对乡村建设的启示

2018-01-16唐强薇王菁强玲霞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经济建设文化

唐强薇+王菁+强玲霞

摘 要:绩溪县作为古新安、古歙州、古徽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徽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该地区保留了许多宗祠建筑和宗祠文化,尤其以龙川的胡氏宗祠为代表,被称为“古祠一绝”。拥有雄厚宗祠文化底蕴的绩溪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利用资源,打造特色产业,促进经济的良好可持续发展,并且可以在宗祠文化中发掘利于社会道德建设的作用,这对于宗祠文化的发展和我国其他相同情况的地区,具有很好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也为我国乡村建设提供新思路。同时,在这背后也存在着一些经济与道德上的问题,我们将探索如何利用宗祠文化引导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与道德教化,建设具有宗祠文化特色的新农村。

关键词:胡氏宗祠;经济;文化;建设

绩溪县是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东麓的山区县,隶属宣城市,县域面积1126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81个村(社区),人口18万人,文化积淀厚重,拥有丰饶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种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耀若群星,遍布徽岭南北。境内现有文化遗存三百余处,其中祠堂一百三十余幢,有“木雕艺术殿堂”美誉的龙川胡氏宗祠,早在1998年就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赞为“江南第一古祠”。宗祠位于龙川中部,与乡贤祠、胡宗宪少保府、水街共同构成了景区的主要旅游部分。宗祠内的建筑保存完好,处处体现出以“和”为贵的传统儒家思想,是徽文化思想的经典之作,被誉为和谐之源,因此宗祠文化在此地根基深厚[1]。如今乡村建设如火如荼,绩溪县则利用宗祠资源,开发特色经济,创建和谐文化,促进社会稳定,使得宗祠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依然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保持着独特的魅力。宗祠文化含义广泛,包括宗法制的精髓,同时延伸出建筑文化、宗族文化、礼文化、姓氏文化等,在社会发展中的多个方面都具有推动作用。但同时,龙川地区在经济、文化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绩溪宗祠文化作为传统徽文化的重要部分,由来已久,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在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克服文化所带来的弊端,取其精华,发挥正面作用。在相类似的乡村地区,可以以宗祠文化为主线,利用其发端的各种文化进行经济、社会建设,同时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起到了十分积极的意义,可谓一举两得。

一、底蕴厚重,传承至今

绩溪自古以来便是钟灵毓秀,人才辈出,如红顶商人胡雪岩,明朝抗倭名将胡宗宪,近代学者胡适,前国家主席胡锦涛等。这片厚重无华的土地以及独特优秀的宗祠文化,孕育了一代代淳朴勤劳的人民。宗祠是指族人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而由建筑生发出的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宗法制度文化,是地区族人在阶级社会中为了方便宗族管理而形成的。绩溪原属徽州地区,是徽州文化圈的重要分支,与徽州其他地区相同,宗族是重要的社会基础,且受到理学思想的极大影响,宗族文化渗透到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风俗习惯等各个部分。胡氏宗祠的宗法制度因为与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不相适应,已经消失殆尽,但是与宗祠文化有关的姓氏文化、建筑文化以及文化本身的教化作用依然存在,其精华也依然适用于现代生活和未来建设。据当地人介绍,胡氏宗祠附近几乎都是本族人,只有一家丁姓是外来人,但是世代单传,且与胡氏族人生活时间较长,因而并没有显示出显著差异,故而,姓氏显现出的血缘亲属关系使得居民之间的关系密切,同宗同族的归属感是其他乡村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宗祠是宗法制度文化的载体和象征,胡氏宗祠的完好保存无疑为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很好的条件,除此之外,与宗祠一处的还有乡贤祠和少保府,三处建筑相互补充,呈现出当地徽州文化的基本轮廓。宗祠文化包含的家风家训文化和教育作用都还存在于当地,都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乡村建设中可以为之利用的重要部分。

二、政策扶持,资源丰富

近年来,绩溪县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到,紧紧围绕“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中国最佳休闲养生目的地”两大定位,全面实施“生态立县、文旅强县、创新活县、和谐兴县”四大战略,着力构筑“大生态、大文化、大旅游、大景区、大产业、大交通、大平台、大品牌”格局,落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徽而古”大特色将贯穿于其中。[2]这些合理规划为宗祠文化的保护和发展都提供了很好的政策平台,形势向好。

绩溪龙川围绕胡氏宗祠为中心,整个村落除一家丁姓人家以外,基本为胡氏为主,人口数量较少,村落规模小,受外界文化影响较小。同时,龙川村落依川而成,一条水街贯穿,紧邻龙须山,当地人仍以农耕为重要生产方式,拥有良好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色与自然风光构成了龙川地区独特发展条件。

绩溪龙川景区目前的定位以“胡锦涛主席祖居地”为品牌,综合胡氏宗祠、乡贤祠、少保府、水街四个景点为主要部分,采取门票制,单价为84元。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色,吸引了一定数量的游客,且游客多以集体出游为主,包括学校组织和单位、公司组织,对象多来自于附近省市区,短途客流多。景区附近的居民多利用景区带来的人流,发展旅游住宿和餐饮服务。

但是其中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首先,绩溪县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除了宗祠文化以外,还包括府第、牌坊、徽剧和“无绩不成街”的徽商文化,旅游开发中,如果没有很好的思路来规划统筹,就会让旅游开发陷入不温不火的尴尬境地。面对丰富的文化资源,当地却是独立成块,不能形成一个完整合理的整体品牌,导致整个旅游区的知名度低,收效甚微。同时目前绩溪县对于胡氏宗祠文化旅游的开发形式较为单一,重点还是停留在旅游观光方面,不能吸引长途旅客,这也是宣传的一个弱势。绩溪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都是极其丰富的,而面对如此丰富的项目,没有进行合理的整合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其次当地的经营模式是进行外包,交由其他公司企业进行管理,村委会协助,当地居民从中获得的利益有限,这对于调动当地居民的积极性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旅游区内虽然使用门票制,但是只有胡氏宗祠、乡贤祠和少保府三个景点有严格的检票制度,出入口管理漏洞较大。居民区与旅游區混杂在一起,又不能很好地统筹安排,导致景区人员混乱。此外,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往返于县城和景区的公交线路,平均每20分钟一个班次,但在景区周围并没有设置公交站牌,所以交通设施仍需要改进。同时,路灯、垃圾桶、消防设施等基础设施都有很大的不足,不能为景区提供良好的硬件支持。endprint

三、增强品牌效应,提高软硬实力

徽州在宗祠文化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其宗祠之大、数量之大,而居于全国首位。胡氏宗祠作为徽州宗祠中具有特色、保存较为完整的一部分,应当借助徽文化的影响力,打造徽州古祠品牌,依托地理优势,融入徽文化经济圈,成为徽州文化旅游的重要一脉,与其他徽文化基地合作,形成多中心经济区,构建一体化产业,规划完整旅游路线图。绩溪县目前所规划的“徽而古”的概念即是很好的品牌,定位好自己的旅游经济方向,通过融入更大的文化经济圈,扩大自身影响力,以更大的广告效应吸引游客。同时绩溪县可以借助宗祠文化,与其他宗祠旅游基地交流合作,创办相关文化节。目前我国对于宗祠文化的研究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在此方面为学者提供学习交流平台,为学术研究提供便利,同时也是开发旅游形式的一个重要举措。再者,胡氏宗祠在社会教化、历史教学等方面都具有实践教育的作用,因此绩溪县可以将胡氏宗祠打造成为教育基地,通过对传统文化、历史文化、儒家文化、徽州文化等主题开展各式各样的主题日,吸引学校、企事业单位和私人企业到此学习,增加当地文化底蕴的同时,为文化旅游提供更多样、更具有竞争优势的品牌效应。

而面对着强有力的广告效应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绩溪县应当做好合理规划,对于胡氏宗祠旅游区的游客容量做好专业评估,对未来可能接纳游客的最大数量做出准备,以基础设施为重点,在供水供电方面绩溪县目前已经做得很好,但是应当引进更多酒店、商业网点加入,为长途旅客提供便利,吸引更多异地游客。

四、支撑文化建设,打造品牌文化

目前,国家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美丽和谐乡村,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在此背景下,文化建设问题的解决也已经迫在眉睫。

作为宗祠大文化中的重要部分,乡贤文化应当是当地政府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重点部分,随着各地乡贤文化热度的不断提升,面对保存较为完整的资源,当地应当加强乡贤文化对乡村道德建设的引导作用。当地的乡贤祠中有胡氏宗族中的优秀先贤,或者有君子之品德,或者博学理政,都是当代社会教育中可以化而用之者,结合徽州古训,其影响力和教育深度都是可观的。在乡村建设中,可以以乡贤文化为引导,既可以减轻推行阻力,落实建设成果,又可以丰富乡村文化建设内涵,融入乡贤文化中的古典文化气息,让乡村文化建设在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中寻求新道路。

其次,宗祠文化映射到每个家庭的家风、家训、家规文化也是现代乡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着力点。近年来,党和国家都大力倡导优秀家风、家训、家规的建立,胡氏宗祠地区的家族文化以及受到现代文化的影响,消磨大半,但是宗祠文化长久的影响力使得当地具有优秀的家族文化基础,因此当地应该利用深厚的家族文化基础,倡导徽州独具优势特色的家风、家规、家训,剔除原有的封建意识和阶级弊病,取其中的谨严有志、艰苦奋斗、不畏困难等优秀部分,与当代的“中国梦”“不忘初心”等重要精神文化相结合,传统与现代交融,形成更具时代活力的家族、宗祠文化,塑造优质“徽州人”文化品牌。

宗祠文化的现实价值还体现在文化生活上,胡氏宗祠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不再发挥其祭祀、宗族尊严权力的象征作用了,但是其仍是提供居民游客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当地可以借鉴西递地区,在宗祠中进行民俗文化表演活动,让人们回味传统历史文化的同时,更丰富了精神文化。

参考文献:

[1]束晨阳.基于古村落保护的乡村旅游规划——以安徽绩溪龙川村为例[J].中国园林,2008,(08).

[2]朱靜东.徽州龙川胡氏宗祠的木雕装饰艺术研究[D].苏州大学,2010.

[3]黄世福.徽州宗祠文化的宗教性探析[J].学术界,2010,(08).endprint

猜你喜欢

经济建设文化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年味里的“虎文化”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经济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