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大郑州都市区建设、促进都市区与周边城市融合发展研究

2018-01-16李宏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融合发展

李宏

摘 要:2016年12月29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郑州大都市区形成。大都市区包括郑州、开封、新乡、焦作和许昌5个城市,推动郑州与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四市深度融合,加快融合周边城市发展,增强国内辐射力、国内外资源整合力,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区。河南省政府大力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作为提升城市群竞争力的首要突破口,强化郑州对外开放门户功能,提升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物流中心功能,集聚高端产业,完善综合服务,推动与周边城市融合发展,形成带动周边、辐射全国、联通国际的核心区域。

关键词:大郑州都市区;融合;发展

1957年,法国著名地理学家简·戈特曼最早引用古希腊语“megalopolis”大城邦概念来描述城市化巨大区域,翻译为“都市带”或“大都市带”。2002年,国内的一些专家和学者邹军、张京祥等对都市圈概念和空间规划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认为“都市圈” 是指一个或多个核心城市以及与核心城市具有紧密社会经济联系的、具有一体化倾向的临接城镇与地区构成的圈层式结构。[1]2004年,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提出都市圈的三个特征:首先,在景观上和都市连为一體的城市化区域;其次,在通勤等日常生活方面和都市联系紧密的区域;最后,从经济活动以及流入人口等方面和都市关系密切的区域。

2016年12月26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因郑州市独一无二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工业基础、厚重的历史文化,正式批复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2016年12月29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2016年大郑州都市区已经形成,大郑州都市区包括郑州、开封、新乡、焦作、许昌5个城市。加快郑州航空港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河南自由贸易区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强化物流及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和中西部地区现代服务业中心、对外开放门户功能,全面增强国内辐射力、国内外资源整合力。推动郑州与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四市深度融合,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区,进一步深化与洛阳、平顶山、漯河、济源等城市联动发展。[2]拉动都市区周边的各行各业未来形成一个经济圈,并驾齐驱京津冀、黄渤海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

一、加快大郑州都市区交通网络建设,

促进与周边城市融合发展

郑州地处中国地理中心,是全国重要的铁路、航空、高速公路、电力、邮政电信主枢纽城市,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所以,加快大郑州都市区建设,促进大郑州都市区与洛阳、平顶山、漯河、商丘、济源等城市深度融合发展,对国家提出的“中西部发展”“一带一路经济带建设”等几步走国家战略发展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一)郑州“米”字形的交通网为大郑州都市区与周边城市融合发展,拉近了时空距离

首先,全国有45个公路线贯穿于郑州市,由南至北的京港澳高速公路和由西至东的连霍高速公路两条交通“大动脉”汇聚于郑州市。2013年,河南境内的高速通车里程5830公里。截至2016年,大郑州都市区也加快了与周边洛阳、平顶山、漯河、济源等市的高速公路建设,均在2小时内的路程。其次,2016年,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郑州“米”字高铁写入规划。“米”字形高铁网络加快建成后,可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半小时”大都市圈、“1小时”中原经济圈和“3小时”全国经济圈。未来以郑州大都市区为中心的郑万、郑合、郑济、郑太、京九、徐兰等高铁建成后,会实现北京、西安、武汉等30多个城市的大区域联动,为加快大郑州都市区与周边城市融合发展提供了时空平台。城市之间缩短了距离,必将推动房地产、旅游、商业、物流业、金融、娱乐等产业的发展,加速区域经济的变革和融合。

(二)郑州航空港区为郑州大都市区融合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2013年3月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郑州成为全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目前,我国中部六省共开通了14条国际全货机航线,其中13条都在郑州。2013年,郑州机场旅客吞吐量1300万人次,同比增长12.7%,货邮吞吐量完成25万吨,同比增长69.5%,增速排名全国第一。河南省航投收购重组卢森堡货运航空公司完成,郑欧国际班列常态化运行。郑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平台自封关试运行以来,已经申报出区的商品累计69.93万美元,征税34.12万元。[3]2014年,郑州机场以二期工程和郑欧班列等配套工程为突破口,全面推进济南至重庆、太原至合肥高铁的“米”字形快速铁路网建设,开通郑州至阿拉木图、郑州至莫斯科常态化运行的国际铁路货运班列,加快郑州铁路一级口岸和中原国际陆港建设,构建陆空高效衔接的多式联运新优势。[4]

二、加快大郑州都市区资源优势互补结构建设,促进与周边城市融合发展

(一)均衡的大郑州都市区轻重工业是与周边城市融合发展的工业基石

大郑州都市区5个城市中,几乎都有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郑州国棉一至六厂曾是全国棉纺业发展的典范。但现在郑州市发展不再仅仅依赖棉纺轻工业了,还有双汇、三全、思念、金星啤酒等上市企业。全国知名的富士康加工基地坐落在新郑市的航空港区。以郑州上街铝厂、宇通集团、郑州日产为代表重工业企业发展势头也很强劲,享誉海内外。除此之外,郑州市响应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上提出“互联网+”的发展方向,在郑州中牟县建设了科技产业园区,这里有科技研发机构、轻工业产品、重工业厂房等,就是一个互联网+轻重工业融合的典范。新乡市建成了全国惟一的省级特色产业开发区——河南长垣起重工业园区,新飞企业产品远销海内外;焦作的风神轮胎、多氟多化工等上市企业发展良好;许昌卷烟、开封海马集团等业绩骄人。大郑州都市区的轻重工业优势互补,势头良好且后劲十足,但还需加快郑州都市区与重工业基础较好的洛阳市、平顶山市,轻工业基础较好的济源、漯河等融合发展,形成一个全国闻名的轻重工业圈。endprint

(二)科技创新与人才储备是加快促进郑州大都市区与周边城市融合发展的“双创”基石

早在2000年左右,省市两级领导积极响应“千人計划”“百人计划”,在郑州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建设了高校园区。本土培养和引进院士近30人,仅在郑州大学工作或服务的院士就有24名。这无疑夯实了郑州大都市区人才储备和综合竞争力基础。2014年9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2015年“双创”一词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予以推动。2015年国务院明确表示“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各行各业在“互联网+”的平台上创新发展。郑州市高校虽不多,但2017年国家教育部公示了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都进入了全国“双一流”的大学行列。为郑州大都市区与周边城市融合发展夯实了科技创新和人才储备的基础。预计2018年,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0件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5%,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突破万亿元。新建各类研发中心760家,其中国家级研发中心10家,省级研发中心300家;建成20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形成10个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三)多样的资源优势是郑州大都市区与周边城市融合发展的资源战略基石。

首先,矿产资源。以郑州为例,郑州市矿产资源主要集中分布于西部的登封、巩义和新密三市,此外新郑市占19%,荥阳市占9%。郑州市目前已发现各类矿产40余种,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16种,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地137处。其次,人口资源。郑州市共计人口约为800万,截止到2018年,人口总数会超过1000万,郑州大都市区的合计人口2770万人。[5]第三,文化旅游资源。大郑州都市区的5个城市里,郑州、开封、许昌是中国历史上悠久的历史名城,新乡和焦作的自然风景更是出名。郑州市各类文物古迹达一万余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8处43项。

三、加快大郑州都市区历史文化构建,促进与周边城市融合发展

习总书记早在十八大工作报告就提出了“科技兴国、文化兴邦”的国家发展战略。郑州大都市区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发源地,有责任推动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系统化和产业化中外影响力。

以郑州为内涵的大都市区文化底蕴丰厚,著名的商城遗址发源于此,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仰韶文化距今约5300年,是中国城市文明的源头。郑州不仅拥有五岳名山之嵩山和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还有道教圣地——中岳庙。开封、许昌、新乡文化厚重,焦作的自然风景是历史的演绎。现存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并包含韩愈、李商隐、司马懿等历史文化名人故里。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3处。

郑州大都市区的文化要产业化和整体规模化。2015年2月,中央成立“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郑州市是“一带一路”上重要的中部城市,这给大郑州都市区的向外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现在已有的或计划建设的大郑州都市区文化产业项目有郑州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项目、华特迪士尼郑州项目、建业·华谊兄弟电影小镇项目、中牟雁鸣湖野生动物园项目、极地海洋公园项目、韩国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印象少林》文化旅游健康养生综合体、伏羲山大峡谷项目、古柏渡穿黄文化旅游区二期、密玉文化产业开发项目、中原(国际)版权交易中心项目。

综上所述,从2005年,由河南大学教授、中原发展研究院院长耿明斋提出“郑汴一体化”到后来郑汴融城、郑新融城、郑洛融城、郑许融城方案实施,最终,在2016年形成了大郑州都市区发展态势,并得到了国务院的批复。大郑州都市区有发达高效的半小时交通网络,多样互补的丰富资源,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三方面的巨大优势,加快建设大郑州都市区与周边洛阳、平顶山、驻马店、商丘、济源等城市的融合发展,最终会形成中原大都市经济圈。成为中国中西部都市群的中流砥柱,可与京津冀、黄渤海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等齐名比肩。

注释:

[1]邹军,张京祥,胡丽娅.城镇体系规划:新理念、新范式、新实践[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批复[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12/30/content_5154781.htm,2016-12-28.

[3]地区司对口支援处.河南出台意见支持郑州航空试验区建设[EB/OL].http://dqs.ndrc.gov.cn/gzdt/201310/t20131023_563340.html.2013-09-06.

[4]陈润儿.2017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EB/OL].http://www.henan.gov.cn/zwgk/system/2017/01/22/010703481.shtml,2017-01-16.

[5]郑州市城乡规划局.重磅!2020年的郑州:人口达1245万,规划15条地铁![EB/OL].http://news.dahe.cn/2017/07-19/108479247.html,2017-07-19.endprint

猜你喜欢

融合发展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宽窄融合便携箱IPFS500
《融合》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