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吉品应用调中法临床验案撷要

2018-01-15郑军状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佩兰麦芽黑豆

王 斌 裘 磊 郑军状

林吉品主任中医师系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药学术经验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擅长诊治内科系统疾病,临床重视调护脾胃中气,通过调理脾胃升降,以复肝升肺降之机,调心肾相交之常,疗效显著。现将其运用“和中焦,助升降”的临床验案举例如下。

1 调中法理论发微

1.1 气机转枢 首重脾胃 《素问·刺禁论》云:“藏有要害,不可不察。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之为使,从之有福,逆之有咎。”后世经黄元御、彭子益等人详细推论,将人体气机升降进一步阐述,形成了以脾胃为中枢的气机转枢理论。林老师对此颇为认同,并在临床加以深化运用,认为肝升肺降的重要动力便是脾胃气机的运转,脾为中土,土旺则气机升降有常。调节人体气机,首先便要探知脾胃气血的状态。江浙地处江南,多雨多湿,加之现代人工作压力较重,常见思虑伤脾,多有脾虚湿重的临床表现。内科杂病中常表现出气机升降失调的情况,有时调肝降肺之药,虽似切中病机,却因脾胃推动无力而使效果不显,此时加入调节脾胃气机的药物,直接调中焦,助升降,往往能收到良好的疗效。

1.2 欲补五脏 先调脾胃 脾土居中,寄旺于四时,气血生化有赖于脾胃的调和。临床常见久咳者,当宗虚则补其母之意,用培土生金之法。或有血虚之人以四物补血而常见腻膈腹泻。林老师认为,血虚之人多有脾胃虚弱,湿浊内生之兼症,即先贤所谓的“湿伤血”,浊味滋腻非其所宜,此时调脾化湿,稍加补血和血之药,便能收到良效。再有肾虚之患者,滋药入胃,常觉不适,陈士铎曾言《内经》“肾为胃之关”应系“胃为肾之关”之错简,林老师常宗其意,肾虚补肾不效者,多用调脾养胃之法而取良效。五脏之虚,用药不效,当察脾胃强弱。凡属脾弱胃虚之人,必先调中和胃,再随各脏之虚,相应用药,方可应手愈病。

1.3 拨气转机 药宜清灵 苦寒之药多伤胃气,滋腻之味多碍气行,脾虚胃弱之人,用药宜清灵,旨在拨动脾胃气机而使升降复常。如脾虚不能养营而致心血不足心火偏旺者,常加北秫米、淮小麦、丹参等薄味养心,时虽见火炽却不急于用黄连、龙胆之苦寒伤胃之药。土虚不能生金而致久咳、气喘之人,常以异功散加半夏、杏仁、枇杷叶等调中气、降肺气以治,不效则再行察脾胃之气是否复常,而再行选用旋复花、代赭石之重镇之属。脾虚不能受纳补肾之药者,补脾同时,略加黑豆衣、枸杞、杜仲、牛膝、寄生、续断之属。

2 典型案例

2.1 局灶性肺炎疑似肿瘤案 陈某某,女,53岁,2016年5月初诊,因咳嗽发热1月余,外院CT发现局灶性炎症,经抗菌素治疗1个月余,症状不减,赴上海某医院门诊,建议对症抗炎治疗,复查CT,必要时支气管镜检查以排除肿瘤可能。因患者对支气管镜较为恐惧,遂前来中医科诊治。刻诊:面色少华,咳声重浊有力,脉濡左寸浮大右关浊大。西医诊断:局灶性肺炎,肺恶性肿瘤待排。中医诊断:咳嗽,辨证属肺虚夹痰,治以培土生金,和胃化浊为主。拟方:炒党参 15g,南沙参、茯苓、佩兰各 12g,苏梗 3g,生山药30g,黑豆衣 12g,炒谷芽、炒麦芽各 15g,莲子 12g,芦根15g,金荞麦30g,七剂,水煎,早晚分服。二诊:药后咳嗽仍有,痰能咯出,精神状态及体力较前好转,舌红苔腻略减,脉左寸浮大右关浊,仍宗前法,培土生金,调胃顺气。拟方:炒党参15g,南沙参、茯苓、佩兰各12g,苏梗3g,生山药30g,黑豆衣 12g,炒谷芽、炒麦芽各15g,丝瓜络 12g,芦根 15g,金荞麦30g,七剂,水煎,早晚分服。用药近3个月,咳嗽明显减轻,偶尔遇风作咳,体力大为改善,复查CT示:对照前片,炎症较前吸收。用药6个月后复查CT:肺纹理增粗,局部钙化。

按:对于肺部炎症,临床常用清热解毒之法,但此例患者炎症日久,久用抗生素不效,出现神疲乏力等脾虚之证,则不可再用清热解毒之药,当宗培土生金之法,养脾之气阴以生肺之金气。辨证用药虽无奇特之处,但跳出清热解毒法治疗“慢性炎症”的思维定式,值得借鉴。

2.2 神经性皮炎案 孙某某,女,38岁,2015年11月初诊,近十年来,四肢皮肤时发圆形皮疹,皮肤科就诊,诊断为神经性皮炎,时有脱屑,瘙痒难耐,抓挠后有渗液,局部用激素可缓解,但稍稍停药又发。中医皮肤科亦间断就诊,多用清热、凉血、疏风之剂,效果亦不明显。刻下诊见四肢圆形皮疹,疹面脱屑,舌质胖齿痕明显,舌尖红,脉左寸浮濡略数,右关濡缓。西医诊断:神经性皮炎。中医诊断:湿疮,脾虚湿浊,心血亏虚。治以健脾化浊,养血宁心。拟方:党参15g,茯神、佩兰、苏梗各12g,阿胶珠(烊化)9g,川贝 3g(研粉吞服),夜交藤15g,黑豆衣、连翘各12g,炒谷芽、炒麦芽各15g,七剂,水煎,早晚分服。二诊:前方药后皮疹竟明显好转,瘙痒减轻,患者心情大好,要求继续用药。诊见四肢圆形皮疹颜色转淡,疹面脱屑明显好转,舌质胖齿痕明显,舌尖红,脉左寸浮濡略数,右关濡缓。仍宗前方,加僵蚕、蝉衣以疏风邪,拟方:党参15g,茯神、佩兰、苏梗各12g,阿胶珠(烊化)9g,川贝 3g(研粉吞服),夜交藤 15g,黑豆衣、连翘各12g,炒谷芽、炒麦芽各 15g,僵蚕 10g,蝉衣 6g,七剂,水煎,早晚分服。前后调理3个月,皮疹基本消退,瘙痒未再发作。

按:病机十九条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此证左寸浮濡略数,舌尖红,心血亏虚之象明显,前医以养血疏风、清热解毒之剂,虽切中病机,但无疗效,原因在于此患者脾虚湿浊之证明显,心火乃是脾血不能奉心所致的虚火,林老师以健脾养血之法而取效,此方含黄连阿胶汤变方,以阿胶、夜交藤养心血,以连翘、川贝散心火、化郁痰以代黄连之苦寒,以黑豆衣养肝血奉心神以代白芍,再以党参、茯神、佩兰、苏梗、炒二芽等调脾化浊,以滋心血之化源。

2.3 多囊卵巢综合症案 李某某,女,29岁,2016年7月初诊,婚后多年未避孕而未见有孕,某医院检查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症”,月经量少而推迟。经中西医妇科多处诊治,仍月经量少,观前方,多以四物、鹿角片、附子等养血温阳之品为主。刻下:形腴体胖,毛孔粗大、两颊多痘,唇上长细须,舌胖有齿痕,苔腻而带黄,脉两关浊滑有力。西医诊断:多囊卵巢综合症。中医诊断:不孕症,辨证属脾虚湿浊,气血亏虚。治以和胃化湿,健脾养血。拟方:姜半夏、茯苓、佩兰、苏梗各12g,炒谷芽、炒麦芽各15g,枳壳、姜竹茹、红藤、鸡血藤、丝瓜络各12g,七剂,水煎,早晚分服。告知患者,先化湿浊,再调气血。二诊:诉服药后,自觉胃部舒适,余症并无进退,舌胖齿痕,苔黄腻稍减,脉两关浊滑有力。久病易有浊瘀,前方加化痰通络之品。拟方:姜半夏、茯苓、佩兰、苏梗各12g,炒谷芽、炒麦芽各15g,枳壳、姜竹茹、红藤、鸡血藤、丝瓜络各12g,瓦楞子15g,地鳖虫3g,桑枝12g,七剂,水煎,早晚分服。前后调治2个月余,月经量渐增,经期正常,后其母告知已怀孕。

按:通常月经病调理,多喜用养血、温肾等药,但门诊所见,现代女性多呈现“虚底浊象”,本虚标实,用滋腻补药而求速功,常常不得其效,改用“调中气,化浊瘀”之法,常可起到“湿浊得化,气血自复”的效果。

3 结语

林老师认为,脾胃为中土之官,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升降正常,则人体气机转运顺畅,五脏气机调和,脾胃升降失常,则可影响肝升、肺降、脾阳等生理功能。用药每以补气、益脾、补肺、疏肝等诸法合参,使得脏腑气机调畅,往往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猜你喜欢

佩兰麦芽黑豆
妈妈被妖怪抓走了
吃心情的麦芽精
妈妈被妖怪抓走了
嘿,小黑豆
清暑祛湿话佩兰
那只名叫黑豆的老鼠
张云鸿:对待麦芽,就像对待自己的作品
黑豆豆
为何要多吃醋泡黑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