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瓯市小桥镇茶王赛的演变历程及产业影响

2018-01-14李锦生

中国茶叶 2018年12期
关键词:茶样小桥茶叶

李锦生

建瓯市瓯宁街道农技站,353100

小桥镇为闽北地区最大的乌龙茶生产和加工基地,是中国北苑贡茶集散中心和福建产茶明星乡镇。近10年来,茶产业蓬勃发展,全镇现有茶园面积2 333 hm2,年销售精制茶8 000 t,产值近3亿元,各类涉茶企业300余家,在茶园面积、产量及茶企业数量上均居闽北乃至福建省乡镇前列。

2007年以来,小桥镇连续10年举办茶王赛活动,对当地茶产业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茶王赛已成为当地的一项重要社会活动。茶王赛的品牌效益和产品美誉度及社会影响力日益显现,茶王赛吸引了大量的从业者参赛,凝聚了社会力量投资参与产业建设,还带动了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

一、小桥镇茶王赛的演变

小桥镇茶王赛的举办是与小桥茶叶协会的成立和当地茶叶加工的发展分不开的。早期小桥镇茶叶加工从业者少,以制作毛茶为主,转销给国有企业精制加工销售。后期随着国内饮茶风气的兴起及物流业的发展,小桥镇茶叶精制加工逐渐发展起来。同时茶王赛的形式也就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毛茶评比向精制茶评比转变,参赛样品数也从10多个向100多个发展。纵观小桥镇茶王赛的举办方式,可概括为以下3个阶段。

1.初制类毛茶评比阶段(2001—2002年)

(1) 主要特点

主要为毛茶评比,参赛样品数少,品质无明显的优异性,从业者参评主动性差,公众参与度低,社会反响平淡。

(2)茶王赛流程

工作人员取样→拣梗→天秤称样→烧水→冲杯审评

(3)实施步骤与做法

取样:由2~3名政府工作人员到各茶厂,取样(采取五点取样法),用食品袋装取1 kg毛茶,内置小纸条,注明茶厂地址、制茶人、联系电话、取样日期和品种,一个茶厂取1~2个样;拣梗:对收集来的样品,分厂家分别进行集中拣梗,雇请熟练的拣梗工在1~2 d内完成样品拣梗工作,用普通食品袋装好样品,放入样品记录条,扎好袋口;审评:邀请3名老茶人参与评比工作,在审评室内进行审评,泡茶使用山涧水,并对每号茶的审评结果进行标注;分发奖牌:根据评比结果制作奖牌,并通知企业前来领奖。

2.烘焙茶评比(2007—2009年)

(1)主要特点

茶王赛已具规模与影响力,当场公布获奖名单;政府出资设置奖金、奖品,现场竞拍;评审专家组更具权威性,设组长1人;公布审评结果并作茶样点评。

(2)茶王赛流程

企业送样→登记、贴标→对样品编号→打印评分表→专家审评、打分→统计分数→公布获奖名单→上台领取奖牌奖状及奖品→合影。

(3)实施步骤与做法

送样:企业送样到协会指定办公室,每个参赛样品要求足0.5 kg,使用白色自封袋封装;收样登记:打印记录表,记录送样人姓名、联系方式,审评前对参赛样品进行统一装袋,并编制审评号;专家组审评:制作评分表按外形(条索、净度)、内质(香气、滋味、汤色、叶底)分别设置分数,评审过程采用淘汰制;颁奖:设茶王、金奖、银奖、优质奖,并发奖牌证书。

3.规范化评比阶段(2010—2017年)

(1)主要特点

审评精制茶或毛净茶,指定时间、地点、专业审评室、标准审评用具;设置监督员,从收样到专家审评,直至开箱对号决出优胜者名单,监督员全程参与;茶王赛全过程更加公开、公平、公正,科学性与透明度达到了最优化。

(2)茶王赛流程

公布茶王赛时间→参赛茶企准备茶样→收样、登记→编号、码堆→审评→公布获奖号→制作奖牌、证书→举行颁奖活动。

(3)实施步骤与做法

公布茶王赛时间及要求:茶王赛时间、地点,茶样标准(毛净茶、精制茶),送样量(14 kg),收样时间、地点、截止日期,参赛系列(水仙茶、品种茶),以上几项要求在茶王赛前1个月发出通知;准备茶样:茶农焙样,清风、装箱;收样和登记:编号,码堆,过称,抽取密码(内码放入茶箱、外码送样人留存比对),封箱,分类堆放,随机编号,按序码堆;审评阶段:打印评审表、准备好标签贴纸、扦样袋、每个茶样扦0.5 kg装于2个白色塑料自封袋内、贴编号,专业评审室、标准器具、专家评审(感官审评,专家组3~5人)、茶农代表监督(2人)、审评助理2人(负责统计、烧水、洗杯、碗、称样、倒茶渣、清洗整理);公布获奖号:开箱、公布茶样密码,密码比对核实,制作实名红榜,张贴公布,制作奖牌、证书;颁奖:按设置的奖项向各获奖企业颁发奖牌和证书,同时由获奖企业设置品茗摊,协办企业产品展示,并举行各种文艺活动、媒体采访、报道等。

二、茶王赛对产业的影响

1.提升工匠意识,促进制茶技艺的提高

茶王赛期间,茶企和从业人员之间交流互动活跃,相互探讨参赛茶样的品质特点、制作工艺现场教学式的解答、演练,大大促进了制茶技艺的提高。每年通过茶王赛的评比与交流,发现不同茶样间存在的差距,让制茶人正视工艺上与他人的差别,避免“坐井观天”。正视差距是自我升华,是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这种精益求精的开拓精神与原生动力,是做出高品质茶、优质好茶的关建所在。

2.提升品质鉴赏能力,促进审评技术普及

茶王赛活动极大地促进了专业审评器具在茶叶审评中的普及,小桥镇茶叶企业也加大了审评室建设力度。据不完全统计,有30%的企业设置了审评室,更新了审评设备,从而提升了从业者的审评技术和对茶叶质量的评判能力。从业者掌握茶叶审评基本要领和技能,熟练准确判断和辨别不同品种、不同工艺、不同山场、不同香型、不同环境、不同火候制作产品的优劣,有效地促进了创新技术的普及与推广。

3.提升生产经营管理能力,促进行业内社会化分工

行业的发展与交流促进社会分工的细化,茶王赛推进和规范了茶叶加工环节各工序、岗位、劳力等分类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落实,按照分工,各尽其责、严格遵守,提高生产经营能力,做到有序组织生产。

4.提升社会资本融入额度,促进产业规模壮大

2010年以来每年吸引了500多万元的社会资本进入茶行业,茶企业数量与从业者人数增速加快,有一定规模与生产能力的茶厂已发展到200余家,年增厂房面积3万m2左右,年新增设备500台(套)。

5.提升品种结构合理优化,促进市场占有份额

当今的茶叶市场是多元化的,为能在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就要有敏锐的市场开发意识和强烈的消费需求导向。茶王赛单列特种茶奖项,提高了茶农对金观音、黄观音、黄玫瑰、春兰、瑞香、紫龙袍的种植积极性,改变了单一种植水仙的局面,形成了早、中、晚生品种合理搭配。这种主导明显,品种丰富的格局,可以避开洪峰生产期,延长生产加工季,十分有利于茶叶品质向优异化方向发展。高香型茶产品能满足女性饮茶群体与新型茶叶消费群体的需求,同时也在北方的花茶市场中有了一席之地,对绿茶市场展开了有力竞争。

6.提升产业关联度,促进相关行业发展

产业发展带动了快递物流行业的加速发展,吸引顺丰、圆通、京东、德邦等多家物流企业网点入驻集镇开展收发件业务。2017年日均码单可达300个以上,日均发车600件标准件(15 kg)以上。专、兼职茶叶电商发展到30家,月营业额5万~6万元,包装、茶具以及茶机的创新和更新换代也有了明显进步,一批更具新颖特色的茶具行销市场。新型燃料、茶叶色选机、茶叶封装机、茶园管理机械(采茶机、修剪机、微耕机)、杀青机与干燥机改进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7.提升产业知名度,促进品牌创建

持续举办茶王赛活动,带来显著的市场和人气活力,每年吸引了大量的外地茶人茶商前来观摩,参与品茗论茶,“小桥茶、百姓茶、生态茶”逐渐深入人心,区域知名度、主销区口碑度日益提高,社会影响力日渐增强。信誉度越发受企业重视,品牌意识不断增强,企业自有品牌呈上升趋势,基本做到“一企一品牌”,截至2017年,商标注册使用量达200个以上,并呈逐年增多的态势,Logo也出现在企业形象标志中。

8.提升交流沟通能力,促进产品营销效益

茶王赛有效带动沟通和交流,提升茶农口语表达能力与营销水平。吸引经销商、采购商进厂房、入车间,对茶样进行一对一的冲泡评价,交流中好的茶样能激发需求者现场求购欲,从而加快产品营销与流通,达到现货交易的效果。同时这种产销互动可以得到大量的市场信息与生产信息,可以对整个茶季茶叶品质走向进行预测,对茶叶行情进行研判,减少由于信息失灵所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有力带动行业整体效益的提高。

三、小结

现代茶王赛对茶产业的促进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安溪县、武夷山市通过举办茶王赛等茶事活动,短期内促进了产业的迅猛发展,县域经济总量、当地社会知名度也一路飙升。小桥镇正是通过持续的举办茶王赛与推介会,促进了当地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游、农家乐、生态休闲游等,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出路,吸引城市高学历青年返乡创业。先进科技、互联网、VR技术得到应用,提高了产业的智能水平;新兴社会群体进入乡村茶产业创新、创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而带动乡村振兴;茶产业已成为该镇主导支柱产业,形成乌龙茶区域集散中心,促进了中心村及集镇的规划与建设,初具特色小镇规模。

猜你喜欢

茶样小桥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脚没醒
六盘水蟠龙镇古茶树试制不同茶类的品质分析
喷灌、遮阴对夏季绿茶干茶色泽、汤色的影响研究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小桥
茶鲜叶清洗工艺的初步研究
香喷喷的茶叶
不同仓储地区普洱茶品质差异研究
我变成了小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