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径山茶文化发展的若干思考

2018-01-14何关新

中国茶叶 2018年12期
关键词:名茶山茶陆羽

何关新

杭州市茶文化研究会,310013

对于茶饮,不同地区的消费者自然有不同的偏好。北方人喜欢花茶,花香怡人;江南地区的人们喜欢绿茶,甘醇美好;岭南人喜欢乌龙茶,清心乐群;西部边境地区的人们喜欢砖茶,解渴助消化。及其用之也,必心临“喜茶者福,爱茶者寿”之境界。

“高山云雾出好茶”“盛世喝茶,茶和天下”。闲暇之余,提笔推荐杭州十大名茶之一的径山茶。径山茶与西湖龙井齐名,值得爱茶人士品鉴。

一、径山茶的生产环境

径山,海拔1 000 m,位于杭州市余杭区境内之天目山东北峰,为佛教名山。径山万寿禅寺,雄居江南禅院“五山十刹”之首,号称“东南第一禅院”。径山栽茶始于唐代,闻名于宋,至今有1 200余年历史,以“崇尚自然,讲究真色、真香、真味”独树一帜,更以“名山、名寺、名人、名茶”著称于世。径山茶产区青山碧水,重峦叠嶂,土壤肥沃、结构疏松,峰顶浮云缭绕、雾气氤氲,山上泉水众多,旱不涸、雨不溢,从而形成独特的名茶产区。

二、径山茶的文化史韵

径山茶为宋代名茶,产于杭州市余杭区径山寺,乃寺院茶,最早的茶树是径山禅寺开山鼻祖“国一禅师”法钦所植。宋代吴自牧《梦粱录》卷一八《物产》曰:“盖南北二山、七邑诸山皆产(茶),径山采谷雨前茗,以小缶贮馈之。”《咸淳临安志》卷五八《物产·茶》亦有载。径山寺不仅产茶,僧人之茶艺亦名闻天下。据日本18世纪百科全书《类聚名物考》记载,日本僧人南浦绍明等于1259年渡洋来到大宋国,在径山寺研究佛学,求取禅理。归国时带去径山茶籽和饮茶器皿,并把抹茶制法及茶宴礼仪传入日本,成为日本茶道的雏形,最终演变发展成为至今流行的“日本茶道”。据《余杭县志》载:“逾年蔓延山谷,其味鲜芳,特异他产,今径山茶是也”。

径山茶一路走来,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径山茶农的辛勤耕作、业界的齐心努力下,岁月流金,历程辉煌。1978年,径山茶恢复创新获得成功;1979年,径山香茗被浙江省列为省级名茶;1982年,径山茶获浙江省名茶证书;1985年,径山茶被农牧渔业部评为全国名茶,获优质农产品金杯奖;1987年,径山茶被评为全国名茶,获农牧渔业部颁发的优质农产品证书;此后的数十年间,径山茶连续获得荣誉20多项。2013年,杭州十大名茶评选,径山茶以“外形细紧略卷曲、匀整、多毫、嫩绿鲜活油润,汤色嫩绿,香气高爽、栗香显,滋味醇厚鲜爽,叶底细嫩多芽、嫩绿明亮”的上乘品质,位列评比茶类第一名(西湖龙井免评直接入围)。径山茶之径山毛峰特级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经通风摊放、高温杀青、理条整形、精细揉捻、炭火烘干5道工序制作而成。喝径山茶,可以先放水,后放茶,茶叶遇水后会像天女散花那样沉落杯底,赏心悦目,茶香沁人。径山茶之加工、品鉴,最能体现宋人之极简主义美学,其文化史韵可媲美西湖龙井茶。

三、弘扬径山茶文化的举措

绿水青山为径山茶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径山茶文化的演绎发展又丰盈并提升了径山的美誉度和成长力。目前,杭州市余杭区正在制定实施“三城三镇+大径山生态区”的“3+1”战略规划,这为径山茶的振兴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应紧紧依托大径山乡村国家公园战略规划,有力契入、完美融合,立项规划建设中国禅茶文化大观园,以文化为核心,以旅游为平台,以禅茶为抓手,通过茶、文、旅的有机结合,将径山打造成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产业兴旺、环境优美、宜游宜居宜文创的中国禅茶第一镇。

1.推进“美丽茶园建设”

径山茶是余杭传统的历史名茶、浙江省十大名茶、中华文化名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驰名商标,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成功范例。现今径山茶茶园面积已发展到3 667 hm2,总产值近10亿元,径山茶品牌价值达到18.7亿元。径山茶产业已成为当地茶农主要经济支柱,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要着力推进“美丽茶园建设”,结合“全域旅游”“国家标准茶园创建”等项目,开展茶树病虫害统防统治、群体种种质资源保护。参照休闲观光道标准建设茶园作业道,高标准建设生态美丽、休闲观光茶园,合理间作桂花、樱花、石榴、红枫等园林绿化树木,不仅能使茶园一年四季秀美诱人,还能增加茶园漫射光,改善茶农田间休憩条件;茶园合理布种金边黄杨等灌木,可减少汽车尾气对茶园的影响。通过以上多措并举,使大径山美丽茶园禅意盎然,处处有禅意,处处有茶香,禅茶合一。

2.建设陆羽泉公园

《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著作,径山是陆羽著《茶经》之地。位于余杭径山笤溪之畔的陆羽泉是重要茶史遗存,需要加以保护和发扬光大。这里山水相依,环境优雅,地理位置优越,“四川有九寨沟,余杭有山沟沟”,双溪竹海漂流早已远近闻名,建议以陆羽泉为中心规划打造陆羽泉公园,深入挖掘陆羽在杭史迹,集中展示径山禅茶文化与中国茶文化发展的渊源,弘扬江南水文化,使陆羽泉公园成为以茶、禅、水为主题的,融合历史闪光点与当下美好生活象征的市民休闲好场所。

3.打造径山禅茶文化大观园

“超然彼岸人,一径谢微尘。”径山文化作为余杭区三大文化(良渚文化、运河文化、径山文化)之一,其独特之处在于蕴藏了深厚的禅学精神。径山是日本茶道之源,经千年传承仍根脉相连,源于径山的日本茶道精神“和、敬、清、寂”与中国茶道精神“廉、美、和、敬”都是东方文化的精华。径山寺为江南五山十刹之首、东南第一禅院。径山之“禅”与径山之“茶”结缘相融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径山禅茶文化,其内核是清心陶情、和敬清寂。“禅茶一味”是径山文化的基本内涵,在这一特征的形成与传承过程中,内涵不断丰富,意境不断深化。名山与礼仪,典故与诗文,茶道与佛学,各领风骚,融为一体。所以禅茶文化是一支多形态相融的地域特色文化,既具鲜明的原创性,又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在中国乃至东亚禅宗文化史上、茶文化史上均占有独特地位和价值。弘扬发展径山茶文化,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深入挖掘整理径山的禅茶文化,以文兴茶,以茶兴旅。

要精心策划、精心打造、精心运作,加大政府扶持,引进资本大鳄,培育市场主体,打造径山禅茶文化大观园,使之成为杭州茶都的经典之作。径山禅茶文化大观园的选址要考虑有山有水的适当位置,集禅茶文化、茶产业加工、茶产品展示、茶饮、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要深化禅茶第一村及其周边茶楼、茶馆、茶企(茶庄园)、民宿、创意经济等业态的文化内涵;把径山古道打造成礼佛之道,成为放松心情、修身养性、启发智慧的精品线路,造福天下径山、天下朋友;深入开展“六茶共舞”(喝茶、饮茶、吃茶、用茶、玩茶、事茶),形成禅茶全产业链。充分挖掘唐宋径山茶事传统,逐渐恢复南宋宫廷茶艺、茶音乐、茶歌舞等宝贵传统文化。要继续办好径山茶祖祭典、径山茶制作技艺展示、径山茶宴、茶汤会(南宋点茶)等茶事活动,丰富禅茶文化内涵、提升影响力与辐射力。

4.建立中日韩禅茶文化中心

禅与茶的高度融合造就禅茶。喝禅茶,品的是茶,修的是禅。要以径山寺院为依托,弘扬传播禅学,吸引天下文士、茶人、高僧品茶修禅,挖掘通悟禅学精要,交流探讨心得体会。可考虑在径山建立中日韩禅茶文化中心,开展系统禅茶学术研究;与浙江大学等在杭高校及国家级科研院所合作建立禅茶教育培训基地,使之成为中国禅茶文化培训基地;以中日韩禅茶文化中心为载体,以禅茶教育培训基地为基础,定期举办世界禅茶文化节。

“心有径,茶为道”,天下径山,茶脉长存,继往开来,明天会更好。

猜你喜欢

名茶山茶陆羽
陆羽品茶
杜鹃叶山茶Camellia azalea与红山茶组10个物种间的杂交亲和性研究*
红山茶
山茶
不捧场的好朋友
永顺園名茶 福鼎白茶 政和白茶
永顺园名茶 福鼎白茶 政和白茶
永顺园名茶 福鼎白茶 政和白茶
第一次放孔明灯
北京春茶节安徽名茶推介会暨中信太平观止杯斗茶大赛评审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