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协同培养云南植物生产类创新创业人才

2018-01-13刘雅婷唐滢胡先奇

关键词:多元创新创业协同

刘雅婷 唐滢 胡先奇

关键词:多元;协同;创新创业;产业需求;全程导师制

摘要:分析云南农业大学植物生产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可知,存在着教育模式与产业需求吻合度不高、缺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学生实践能力不强等问题。为此,根据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需求,制定了植物生产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创建了彰显学生个性培养、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和创业能力、以科研促教学、全程培养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证明,新模式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7)06-0100-05

Diversified Cooperativ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and Pioneering Talents for Plant Production in Yunnan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s a Case

LIU Yatinga, TANG Yingb, HU Xianqia

(a.Deans Office; b.Presidents Office,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201, China)

Key words: multielement; collabor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ndustrial demand; mentorship

Abstract: An analysis of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in undergraduate plant production education of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hows an inappropriate agreement between the present education mode and the practical demand, a lack of quality standards for talents cultivation, and a weak ability of practice on the part of student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nd meet the demand of agriculture production in Yunnan Plateau, a quality standard for talents cultivation for plantproduction in Yunnan Plateau has been set, intended to create a multimode for talents cultivation in which students personality cultivation is highlighted, their ability of practic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s promoted, with the aid of scientific researches in teachin. It has been proved that the new mode is practicall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党的十八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部署。为了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明确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①。因此,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②和“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③的整体要求下,深入挖掘自身潜力,以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为切入点,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人才战略。高校必须以创新创业教育引领,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④~⑤。

云南具有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物种优势明显,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优势巨大。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做出了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重大决策,对云南探索现代农业新路、补齐农业产业短板、增强农业竞争能力、促进农民持續增收、推动云南跨越发展意义重大〔6〕。围绕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重大发展和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急需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云南农业大学作为云南省唯一一所本科高等农业院校,自1938年招收农学专业本科生以来,目前发展到19个植物生产类本科专业,为云南省经济的发展培养了大量农业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现行教育模式在诸多方面不能适应现实需要:人才培养缺乏质量标准、培养目标与社会和产业需求适合度不高;植物生产类专业吸引力不够,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学习动力不足;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实践能力弱,创新、创业能力不强,就业能力有限;云南多样性生物资源决定了农业产业的多样化,现行的班级批量化培养模式,难以适应社会和行业需求;教师科研任务重、人力不足,而本科生实践教学经费严重不足的矛盾突出。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急需改变培养方式,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制定专业标准、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通过创新,探索

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途径、新模式、新机制和新措施,提出改革的新思路(见图2);通过实践,改进高等农业院校传统农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充分发挥高等农业院校本科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经济的服务功能。

一、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制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创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种植业生产过程农业标准体系涉及种苗繁育、种植过程、肥水管理、有害生物防治、收获等环节,传统单一的专家型人才已难以适应上述岗位的要求,必须充实、创新植物生产类专业的内涵,培养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农工贸”和“产加销”紧密衔接、融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应该重新审视和确立植物生产类专业培养目标:主要面向云南农业经济建设主战场,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大农业观念和植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他相关部门或单位从事植物科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

为此,学校根据行业需求,针对植物生产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制定了云南农业大学植物生产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专业标准围绕专业基本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应用能力、专业拓展能力进行细化人才培养的要求。从专业能力、能力构成提出了支撑课程结构;规范了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包括基本知识要求、基本技能要求和专业能力要求。

同时,发挥云南农业大学为云南省唯一农业行业高校的优势,搭建校企研相结合的教育平台,根据植物生产类人才培养专业质量标准,构建“2+1+1”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见图3),培养适合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满足科学技术研究、农业生产管理、农业行政管理、现代农业企业管理等不同需求的高素质、国际化技术人才。

“2+1+1”的教学模式,包括学生2年的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1年多元化专业教育模块(主干核心课程群和延伸课程群),包括农业生物技术课程群、作物学课程群、农业经营管理课程群和农业行政课程群;1年的毕业实习和预就业实习,根据学生未来的就业取向,按照科研院所实验、企业实训、预就业实习分流培养。此模式有四个突出特色与优势:

(1)突出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协同创新,将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优势资源有效转化为教学资源,解决教学资源不足、教学平台不高、师资团队不强的难题。

(2)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一方面,改变教学方式,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形成学生参与、师生互动式的教学过程;另一方面,学生根据择业目标自主选择核心课程群和实习、实训方式,培养农业产业发展的研究型、应用型、管理型等多层次人才。

(3)突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建设以专业课程为核心的课程群,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通过实验、实训和实习相结合,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4)突出本、硕、博一体培养模式,加强和充实与学科硕士点发展相适应的课程设置,探索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衔接,逐步实现本硕连读或本硕博连读。

二、构建专业能力提升模块,优化课程体系

本着“开学养正、育四海英才;明理尚农、兴九州粮仓”的办学理念和“德才双馨、耕读至诚”优良教风和学风,学校将培养既具有农作物高产栽培、良种培育及农业经营管理、农业综合技术体系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实验技能,又能运用现代化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理论知识指导现代农业生产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可从事农业科学研究、农业技术开发与推广、农业教育和农业行政管理,又能从事企业经营、市场营销以及农产品开发的高层次、创新型的应用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

针对原有培养目标偏大、笼统等问题,结合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实际需求,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学校以培养植物生产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坚持“基础性、应用性、实践性”相统一,努力办出应用型特色。新的培养目标着重体现知识、能力、素质的人才培养质量要求,更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强调“应用型,厚基础,宽口径”,建立对就业市场反应灵敏的适应机制。不仅仅以岗位能力培养为准,同时注重基础理论的培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在农学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方面进行了创新性改革。

学校牢固树立素质教育观念,积极探索具有本校特色、通专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平台式和模块式相结合的复合型课程结构,构建了“三平台、六模块”的课程体系:“三平台”即素质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六模块”即公共必修课模块、公共选修课模块、学科共同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课模块、专业选修课模块。不断优化了课程体系,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构建了“(2+1)×2+(1+2)×2”的培养模式即一、二年级的第一、二学期理论教学,第三学期实践教学;三、四年级的第一学期为理论教学,第二、三学期为实践教学。其中一年级第三学期为执行公共实践教学模块,二年级第三学期为课程实习、专业实践、社会实践,三年级第二、三学期为毕业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四年级第二、三学期为预就业实习、就业见习。实现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形成了完善了实践教学体系,全面加强學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等植物生产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调整的特点表现为:一是培养目标转向复合和应用型人才;二是在培养要求和能力上依据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兴趣,突出了现代农业生产管理和经营的知识;三是主干学科强调了农学专业办学的特色和农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四是在主要课程体系中,加强了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和农学专业课课程设置的连续性和系统性;五是毕业生规格上较大幅度地增加了实践教学和选修课的学分。同时,学校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深化通识教育中的公共必修课改革,夯实专业理论基础,强化专业核心技能,提高学生沟通交流能力,培养了适应不同时期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素质高、服务意识强的教学管理队伍,以人为本、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管理意识,保证了专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同时,注重专业教育,通过选课导师导学、专业导师导能、企业导师导业,解决了当前植物生产类专业对学生吸引力不足的现状,随着学生对专业认识的深入,专业兴趣日趋浓厚,切实增强了专业信心,转变了个别学生对专业的偏见,树立了正确的专业思想和学习目标,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了学习热情。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营造了“你追我赶”的良好学风,使学生树立了专业信心,培养了学农爱农的尚农情操。

三、创建“1+1+1”全程导师制,四年不断线培养,彰显个性培养

学校搭建了本科生创新教育平台,建立班级导师、专业导师、企业导师相结合的全程导师制。一年级学生在班级导师的引导下进入专业导师科研团队、二年级申请并完成科技创新项目、三年级通过毕业论文深入研究、四年级企业导师培养就业能力。搭建了本科生创新教育平台,建立班级导师、专业导师、企业导师相结合的“1+1+1”全程导师制。从教育过程上确保全程引导和全面培养,从管理机制上保证全员育人,从人才培养质量上注重多元化发展。从而实现专业教师全员、全程、全方位参与育人工作,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四年全程不断线全面提升学生能力,培养学生核心竞争力。纠正了长期以来“教书”与“育人”彼此脱离的现象,证明了全程导师制是实现全员育人的有效途径之一,增强了教師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意识。

云南丰富的生物资源优势决定了农业产业发展的多样化,传统教育以班级为单元,培养方式单一,统一模式、批量培养,所培养学生难以适应社会和行业多元化需求。通过全程导师制的实施,学生一年级就可以根据生源地农业类型特点、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研究方向。例如,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结合高原特色农业和各地道地药材的多样性,学生可选择参加不同的特色研究团队,如“三七研究团队”、“重楼研究团队”、“石斛研究团队”、“草乌研究团队”、“紫苏研究团队”、“白芨研究团队”等等。通过班级导师引导推荐、师生双向选择,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此外,在整个四年三个环节培养过程中,有较大灵活度和自由度,学生可以从一而终,也就是一到四年级都在同一位老师的团队中由浅入深,直至硕士、博士研读。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重新选择下一环节的导师,比如2013级有同学一到三年级分别在三位不同教师的团队中进行学习,对云南省8种道地药材的种植栽培都进行了学习和研究,最终选定自己最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作为学院免推研究生进一步深造。

整个学习过程,由于我们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有的放矢,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彰显个性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发挥学科和科研优势,促进科教相长,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1.发挥教师科研优势,以科研促教学,互利共赢

2009年以来,学院教师共承担科研项目297项,其中国家级项目77项,累计到位经费1.31亿元。近几年,科研经费逐年上升,而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无显著增加的矛盾较为突出。自实施“1+1+1”全程导师制以来,本科生一年级进入专业导师的科研团队,通过认知学习、创新项目和毕业实习等环节,四年不断线培养,学生能力全面提升,而且每位教师团队中有近20名本科生参与(每年级5人)科研,不仅解决了科研任务重、人力不足的矛盾,也充分利用科研项目建立的资源平台培养人才,将科研平台转化为教学平台,发挥了学院教师科研项目多、经费足的优势,弥补了教学实习经费不足,本科生参与学院教师科研项目的比率达到100%,本科生发表论文40余篇,学生科研能力显著提升,学生考研率大幅提高。

2.设立创新项目,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风,2009年起,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每年自筹资金5万元,并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建立院企联合基金,面向全院学生设立学生科技创新创业项目,累计立项300余项。在此之前,通常为三年级学生申报项目较多,实施全程导师制以来,学生一年级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专业认知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入二年级,学生都踊跃申报创新项目,立项项目数超过三年级学生,而且项目质量也有显著提升。同时,学生积极申报校级、省级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参加“挑战杯”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国家三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校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8项、优秀奖5项、鼓励奖3项。

综上所述,学校情系稼穑、躬耕疆域,针对云南生物多样性和民族文化多样性特点,通过在植物生产类专业率先实施“科教相融、学创并举、彰显个性”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成效显著,实现了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将科研平台和企业平台有效整合为教育资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创业和就业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彰显特色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开学养正培育边疆民族人才,耕读至诚演绎生物资源优势”的办学特色,培养了具有“科学情操、大地情怀、农民情结”的专业人才,培养了“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适应社会和行业发展需要,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由于该成果模式先进,示范辐射作用突出,荣获第八届云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得到广泛认同。

注释:①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

②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32号)。

③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

④教育部《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

⑤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决定》。

参考文献:〔1〕

丁俊苗.以创新创业教育引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2):1-7.

(责任编辑:闫月勤)

猜你喜欢

多元创新创业协同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当代语境下中国画的创新与发展探寻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武陵山片区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建设与启示
基于多元与开放的同课异构教研模式研究
协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