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压缩物理课程引发的思考

2018-01-12张爽

神州·下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理论课程指导就业

张爽

摘要:为实现我国高职教育阶段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为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创造良好条件,部分高职院校将理论性强的物理课取消,这一现象的出现与高职院校物理课程设置缺乏适应高职教育现实情况的教材、物理教学重理论轻实验等方面问题有关。本文真对部分高职院校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注重物理知识与专业知识的结合以及注重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三个方面的措施。

关键词:高职;理论课程;指导;就业

不少高职院校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走上“2+1”教学改革的道路。为完成教学任务,不少学校采取压缩公共教学课程方法。理论性强,教学难度大的物理成为压缩的重要对象。这样的做法虽然为学生的实践课教学争取到了更多时间,但如物理课等方面课程的压缩给高职院校构建科学的教学体系带来的新问题也是值得教育工作者思考的。

一、高职院校开设物理课程的重要性

(一)物理学知识是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基础

物理课程的学习不仅在理工科专业知识的学习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物理课程的学习也为其他学科课程的学习起到科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经验的储备作用。无论是生物学、天文学、农业科学以及材料学,都是离不开物理学相关理论知识作为基础和运用;另外,物理课程中对物理知识学习的方法和对现象的研究方法也是具有广泛用途的。如物理学对一些事物和现象的观察、实验、研究以及总结的方法就是可以广泛运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研究中。

(二)物理课程的学习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

物理课程除注重物理学方面知识的传播,更注重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分析能力以及解决方法的培养。因此,物理课程是“授之以渔”的自然科学类课程。这样教授学生方法、培养学生能力的学科,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不仅仅在课堂上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更会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能力产生深远影响。

(三)物理课程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用不可忽视

单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是很难实现学生在今后工作中提升自己的,只有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全面优化才能实现高职院校学生的提升。物理课程的开设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足够的科学知识,更是为培养學生如何在学习中学习知识进行积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再通过对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学习找到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物理课程是学生获得创新能力的学科基础。尤其在职业技术类工科学生的培养中,物理课程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视,单纯的淡化基础知识、只重视学生技能培养的做法有待思考。

二、当前高职物理教学的现状

(一)缺乏适应高职教育现实情况的教材

教材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材也是顺利完成教学活动所必须的。但是目前国内各层次高职院校所使用的教材是统一的,没有从学生水平出发选择相适应的教材。当前,国内选择就读高职院校的学生多数都存在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学习方法尚需完善的问题。但统一的教材使得这部分学生学习困难,经常会抱怨听不懂、跟不上。并且,统一的教材多理论性强,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去甚远,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物理成为被放在书架上的科学,缺少实际应用的价值。

(二)物理教学重理论轻实验

现在的理论教学活动都开展在教室里,学生少有进入到实验室进行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多走进实验室进行实践操作才能让学生领会到物理学习过程中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可以运用的物理理论知识。这样的学科教学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学生成为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三、改进高职院校物理教学现状的措施

(一)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

目前使用的部分大学物理教材更多的是对理论及公式的推导,而缺少通过理论知识来解释生产、生活现象。要想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就要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及魅力。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在课堂上增加与生活联系紧密的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播。另外,教材的编写也可以增加如“阅读与思考”、“物理发展史”、“生活科学小趣事”等板块介绍一些有趣的物理学发展的最新动态或故事。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也要学习和传承科学家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但是,无论增加物理课堂的趣味性还是降低物理理论知识的难度,都不能降低大学物理课的教学质量。

(二)注重物理知识与专业知识的结合

物理课不能受到学生青睐的原因还来自于所学知识与专业学习“脱钩”。不少学生认为物理知识太高深,与自己的专业技术联系甚少,起不到指导和辅助的作用,所以,他们对物理课程的学习不但会产生畏难情绪,还会产生“没有用”的想法。如果能在物理课程的学习与学生自身专业联系起来,学生就会觉得物理知识是自己专业知识的支撑,而不是“空中楼阁”。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会在《组装与维修》课程中接触到集成线路等电子元件,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将“数字电子线路技术”中关于半导体、集成元件等方面的知识展开,结合学生专业知识进行讲授。

(三)注重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

物理学科的研究少不了科学研究方法的指导,如构建理想化模型、在原有理论基础上提出假设学说以及各种科学实验方法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在本专业领域学习专业知识、研究专业技能、改良生产技术所能借鉴的好方法。另外,科学方法的培养还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举一反三,活学活用。为学生今后在专业技能方面实现创新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魏淑芳.基于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高职物理教学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5(33):106-108.

[2]孟宪辉.高职物理教学改革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0(7):107-108.

[3]王小宁.高职物理教学中"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究[J].亚太教育,2016(2):58-58.endprint

猜你喜欢

理论课程指导就业
论高校音乐作曲理论课程教学未来发展
汉语言文学专业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
高职艺术设计理论课程教学研究
关于高校音乐作曲理论课程教学的发展及建议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