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

2018-01-12姜瑞

神州·下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干预心理问题小学生

姜瑞

摘要:现如今我国已经进入到了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阶段,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等也都发生了极大的转变,这也使得小学生的成长的过程中,因不适应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而遇到很多的困扰,导致其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等心理问题,这些都会影响到小学生的健康发展。此次主要从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入手,在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注重环境的布置、氛围的创设、活动的开展等不同的方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希望可以为小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供有效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问题;干预

一、创设良好心育氛围,发挥环境育人作用。

我校十分注意创造良好心育环境,发挥环境熏陶、环境育人的作用,做到精心设计、合理布局。校园内外布置了三条漂亮的宣传画廊,形式各具特色,内容丰富多彩。楼道、走廊内绘着一幅幅伟人的画像,校风、教风、学风、名言警句等标语引人注目。校园绿化达省标,绿树鲜花错落有致,假山水池相映成趣。整个校园视野开阔、洁净优美,呈现出舒畅的、浓郁的育人氛围。

我们更注重校容校貌的管理,在学生中开展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每天“校园小卫士”值班,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文明礼仪、尊师爱校、劳动习惯、和讲究卫生等方面进行监督、指导,使我们的校园融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有序的人文环境为一体。校园成了一本活的教科书。漫步在校园,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受,无时不受到熏陶、鼓舞和教育。

二、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注重全面渗透心育。

为确保开展心育的时间、人员、内容、教材等落到实处,并积累心理辅导经验,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走课程开设与全方位渗透有机结合的道路。

1、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表

各个班级每周安排一节校本课,用于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根据班级实际,每两周利用班队会、晨会等安排一次心理活动。内容参照学校下发的心理健康教育材料或根据各年级各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主要围绕学习、人际关系、耐挫力等心理问题,以及离异家庭、经济困难家庭子女自卑、孤僻心理等进行授课。在课程的实施模式上,有讲授讨论为主的模式,也有以情景活动为主的模式。

2、緊密结合教育教学,全范围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必然会伴有心理问题,而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心理进行疏导,要保证每一位教师都是心理工作者,学科内容都可以作为心理教材。心理健康教育突破“课”的界限,室内室外,校内校外都可以进行,与班会、队会、晨会、思想品德课等有机结合。

三、切合学生身心特点,开展生动活泼的心育活动

1、开设以游戏、活动为主要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小学生中真正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是极个别的,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游戏、活动为主要形式,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进行发展性心理辅导。我校的心理辅导活动形式主要有两类:一是校内的文体活动及专题活动,二是校外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德育基地活动。

针对学生中表现出来的不同情况,我们开辟了几条新的渗透途径,以学生为载体进行专题性和非专题性的心理辅导活动,融心理健康教育于做网页、编小报、讲故事、读名言、写日记、及绘图、唱歌等才艺训练之中。

学校成立了舞蹈、合唱、书法、美术、科技、朗诵等兴趣小组,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艺术教育活动,每年举办一次“艺术周”,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组织游泳、排球、绳毽、乒乓等体育竞赛活动,举办田径运动会等发展学生的心理潜能;开展主题班队活动或座谈、辩论、评比等专题活动;定期举办文艺演出、书画竞赛等,促进学生特长的形成。通过这些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协调同学间的关系,展示每个学生的优势和特长,培养学生健康的需要、兴趣和竞争心理,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班级成员的自信心。

校外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开展社会调查、义务劳动、慰问孤老及航模制作、陶艺制作、生活插花、烹饪、金工、木工、缝纫等劳动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知识,学本领,进行研究性学习,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提高与人交往的勇气,并从中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校外的德育基地活动,组织学生远足到各类德育基地参观考察,锻炼顽强的意志,提高心理品质。

2、设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

2.1设立心理咨询室、开通心理咨询热线电话邮箱

我校专门辟出一层楼面作为心理活动区域,设有心理咨询室、心理活动室、心理健康教育教室、心理阅览室和心理资料室,特地购置了小灵通设为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同时设立了心理咨询邮箱,定期地接待学生和家长的咨询。学校教科室每学期拟出各班心理活动安排表,下发到每个班。并安排了心理辅导老师轮流值班,每天中午及周六上午向学生开放,接受学生或家长咨询,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心理训练,使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同时,班主任老师和学校心理课题负责老师、各年级心理辅导课任课教师还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机智,对班级或学校的同质群体,如单亲家庭子女、病残学生、“个私”家庭子女、知识分子家庭子女等学生进行分类心理辅导,或找学生进行促膝谈心,个别疏导。

2.2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要想进一步处理好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就需要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可以先对小学生进行心理测试,然后教师在根据测试的情况以及平时观察学生的行为来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辅导,及时做好学生心理辅导个案记录,记下对学生的心理辅导过程和成效,期末交学校统一保管,第二学期再下发到班主任手中,再由各个教师分工辅导。如此循环,使心理档案“活”了起来。

总之,在今后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将不断提高、不断完善,不断发展,以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更大的实效,让每一为学生都得以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张丽华;张莉;初中小学衔接阶段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初步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张丹;内地新疆高中班学生学习适应性个案研究[J];经济师;2012年07期

[3]李兰兰;王云;上海市农民工子女在三类不同学校中学习适应性问题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8年08期

[4]田澜;小学生学习适应问题的整合性教育干预模式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干预心理问题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积极想象在音乐治疗中的运用研究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活动中的有效实施研究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