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煤炭绿色矿山标准体系建设现状与展望

2018-01-12孙升林潘树仁吴国强洪益青周正武解奕炜宁树正

中国煤炭地质 2017年12期
关键词:技术标准勘查煤炭

孙升林,潘树仁,2,吴国强,洪益青,周正武,解奕炜,宁树正

(1.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北京 100038; 2.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北京 100036;3.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北京 100120; 4.神华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2209;5.西山煤电(集团)有限公司,太原 030053)

2017年3月,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国土资规[2017]4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其中,对煤炭行业绿色矿山建设提出了五条要求,力争到2020年,形成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矿业发展新模式。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加快完善煤炭行业绿色矿山标准体系建设,更好地促进煤炭资源绿色勘查和煤炭绿色矿山开采,推动煤炭工业科学发展和绿色矿山建设工程,成为摆在我们面前急待解决的课题。

1 现状分析

国土资源部于2010年出台《关于贯彻落实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我国建设绿色矿山的总体思路和国家级绿色矿山建立所需条件以及主要目标。随后颁布试行了《国家级绿色矿山基本条件》《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专家评审办法》《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评价指标及评分表》等。同时,地质勘查行业和矿山企业的一些单位先后出台了绿色勘查和绿色矿山标准,青海省国土资源厅、有色地勘局在绿色勘查方面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形成了一些绿色勘查标准,为全国绿色勘查工作的推进提供了样板;西南能矿集团日前颁布实施《固体矿产绿色勘查技术标准》《煤层气绿色勘查技术标准》《固体矿产绿色勘查项目预算标准》,四川、甘肃、湖北等省份也积极行动,相继开始推行绿色勘查工作[1]。

截至2016年底,国土资源部先后公布了四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其中,229家为国家级绿色煤矿,通过大力推进绿色矿山试点建设工作,探索提出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建设模式,为全面带动我国煤炭行业绿色矿山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示范和宝贵的经验。但是,多年来粗放型的煤炭勘查与开采存在的开发布局不合理、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环境污染等问题仍较突出,尤其是现行的煤炭勘查开采标准与《实施意见》总体目标中提到的建立绿色矿业发展工作新机制,健全绿色勘查和绿色矿山建设标准体系要求不相适应,存在标准本身不够健全完善,无法满足煤炭绿色勘查与开发的要求。

一是国家、行业绿色勘查、开发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滞后。煤炭绿色勘查与开发需要完整配套的与之相适应的技术标准。当前煤炭勘查与开发技术标准部分内容已经不能很好指导现在绿色矿山建设,比如,大多数现行煤炭勘查技术规范中少有纳入绿色勘查的诸多新要求、新方法、新技术,也未有明确的增加“以钻代槽”等绿色环保施工要求。在推广绿色矿山建设的同时,应开展不同地区、不同地貌环境下煤炭绿色矿山勘查和开发方法技术系统研究,尽快总结形成区域差别化、大中小规模差别化、技术手段差别化、治理恢复绿色化,特色鲜明的行业标准,为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矿山建设提供技术和标准支持。

二是相关的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体系建设系统性不足。现阶段,各省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并未完全形成,团体标准(企业标准)也较少。2017年湖州市出台全国首个地方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即《绿色矿山建设规范》;青海省有色地勘局和贵州省西南能矿集团绿色勘查也构建起了一套绿色勘查的管理制度、企业标准,形成了初步的技术体系;另有一些煤炭省份和矿山企业,也相继出台了一些“矿区环境优美”建设标准,提出了“环境友好型开发利用方式”等相关规范,如充填开采技术要求、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要求等。如此等等,而在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及共伴生资源方面相关标准很少,尚未形成系列。《实施意见》要求“因地制宜,完善标准”,就需要地方政府和企业结合自身的实际,按照绿色矿山建设要求,细化形成符合地区实际的绿色矿山地方标准,明确矿山环境面貌、开发利用方式、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现代化矿山建设、矿地和谐和企业文化形象等绿色矿山建设考核指标。

2 需求与发展趋势

煤炭行业绿色矿山建设作为一项技术含量高、质量要求高的系统工程,需要制定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标准体系,并将其贯穿于绿色矿山建设全过程、全方位、全地域,全面推进我国绿色矿山建设。

2.1 标准体系建设是推动绿色矿山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环节

2016年1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的《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明确指出,全面推进绿色勘查、绿色矿山和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建立领跑标准,典型示范引领,多方共同推进,加大政策合力,加快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和矿业发展方式。因此,急需加强煤炭绿色矿山科技创新和标准体系建设工作的开展,促使标准制定与科研、开发、设计、引用相结合,保证标准的先进性和效能性。以绿色的科技创新提升标准水平,以标准推动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从而加速绿色矿山建设和发展进程。

2.2 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是标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要求煤炭行业必须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实现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这就要求我们按绿色矿山建设的要求对现有的煤炭技术标准体系进行调整和补充,即针对煤炭资源勘查、矿井设计与建设、资源开采与利用、矿井闭坑及后期恢复治理全过程实施的各项标准进行梳理,找出“短板”, 按照节约集约、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的要求“填平补齐”,根据标准的使用范围恰当地分类安排标准的层次和序列,形成符合绿色要求的标准体系。

2.3 保护环境、控制污染是标准体系建设的主要考量

煤炭开采利用活动中所产生的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一直是我国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开采导致的矿区生态结构和功能的恶化,煤炭加工利用中有害元素如砷、汞、氟等粗犷排放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这些在煤炭开采利用活动中所产生的污染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环境保护要从资源勘查阶段抓起,必将成为地勘工作的基本要求。要在勘查设计、施工与现场恢复、野外验收、成果提交与评审等各个环节,建立一套绿色的勘查标准(规范),为保护环境、控制污染从源头抓起提供考量指标。

3 标准体系建设构想

3.1 指导思想

在全面梳理、分析我国现行煤炭行业勘查和开采技术标准现状的基础上,面向煤炭科技前沿,加快制修订煤炭资源地质勘查和煤矿建设技术标准,以“绿色勘查、绿色开采、洁净利用、恢复绿色” 的生态文明要求为指导思想,在国土资源标准体系和煤炭开发利用标准体系框架下,健全绿色勘查和绿色矿山建设技术标准体系,促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创新应用,建设生态矿山,实现绿色开采,构建绿色煤炭发展长效机制。

3.2 主要任务

按照《实施意见》中“建立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相互配合,主要行业全覆盖、有特色的绿色矿山标准体系”的要求落实相关标准。建议在《煤炭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要求》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研究和吸收有关行业制定的标准,搞清楚政策边界,逐步完善煤炭行业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同时,要从各个省、有关企业以及国外的标准体系、建设模式中吸取经验。

3.3 基本原则

坚持先进引领的原则。绿色矿山就是要将先进创新的勘查技术、先进的采矿装备、先进的现代管理理念和绿色矿业的概念融合,因此,煤炭行业绿色矿山勘查和开采标准规范的建立和完善,在考虑当面煤炭勘查与开发技术水平基础上,要强化采用绿色勘查新技术和先进适用绿色开采技术,体现先进性和引领性,用标准规范煤炭行业绿色矿山建设。

坚持完善合理的原则。实现绿色矿山有三个重要环节,即通过开发前的区域环境容量或承载力评价,制定绿色矿业规划;通过技术创新,优化工艺流程,实现采、选等过程的小影响、无毒害和少污染;通过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实现环境影响最小化和生态再造最优化。因此,要从煤炭资源规划、勘查、开发利用等多个方面对绿色矿山标准体系的建设进行健全和完善。要考虑各地实际情况,对各省、单位在绿色勘查和开采方面已有的规章制度认真进行梳理归纳和提炼,制定出符合各地实际的绿色勘查和开采统一标准体系,为煤炭行业绿色勘查和开采工作提供政策依据和技术、制度支撑。

坚持国内国际接轨的原则。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对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进行了严格的限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居于压倒一切的地位,不允许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进行矿业开发活动。因此,可以借鉴发达国家标准化管理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结合我国发展实际,建立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矿山标准体系和标准化管理体制。

坚持伴生、共生等多矿种综合勘查开发的原则。大量资料和数据说明,我国煤系共伴生有益矿产资源储量丰富,种类多,品质优良,但由于政策、技术、经济等因素影响,常常作为废物排放到地面或者被遗弃于地下,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和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当资源利用关注点聚焦煤炭本身时,浪费了大量煤系共伴生矿产资源。绿色矿山体系建设应考虑发展矿山循环经济,加强综合勘查和开发利用煤系共伴生资源,制定合理的开采方式、开采顺序、开采方法,努力实现有益矿产开发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最大化。

3.4 主要内容

一是要研究加速煤炭绿色勘查的实现途径。从标准体系建设角度入手,研究商业化、现代化地质勘查特点,分析国家标准化体系和行业标准化体系现状和发展趋势。以《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为核心,以各项专业技术标准为辅助标准,针对现在煤炭地质勘查行业全流程、各环节的技术标准、规程、规范及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修改完善煤炭地质勘查标准体系。

二是要完善标准制定程序。煤炭行业很多标准技术面广、产业链长,特别是一些标准涉及部门多、相关方立场不一致,协调难度大。由于缺乏权威、高效的标准化协调推进机制,越重要的标准越“难产”。有的标准实施效果不明显,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不到位,尚未形成多部门协同推动标准实施的工作格局。在煤炭行业绿色矿山标准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充分考虑其统一性和系统性,建立一套整体、系统、宽领域的标准体系,同时缩短标准制定周期,加快标准更新速度和推广应用效率。

三是要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加强标准基础研究,推动标准与科研的结合,提高标准创新能力。近年来,在煤炭资源安全高效利用和非煤行业的绿色勘查、节能减排、低碳经济和煤炭资源安全高效利用等方面研发出许多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材料,形成了一些新的勘查管理模式,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可通过借鉴吸纳成功的经验,修订原有标准规范和建立新技术领域专项标准体系,制定关键技术标准,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4 两项工作

4.1 做好煤炭资源绿色勘查标准体系建设

地质勘查是整个煤炭行业的基础和上游产业,能否实现绿色勘查将直接影响着整个行业的绿色发展,乃至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大局。随着煤炭资源勘查进程推进,资源勘查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不断出现,如人的活动、槽探施工、大型钻探设备搬迁过程中对植被造成的影响等。这些问题都值得高度重视,应采取积极的措施,选择对环境影响小的勘查方法和手段,大力发展和推广航空物探、遥感等新技术和新方法,适度调整或替代对地表环境影响大的槽探、浅井等勘查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勘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和绿色发展理念的确立,绿色勘查这一全新的地质勘查模式应运而生。《实施意见》中提出“生态优先,绿色勘查”,绿色勘查作为一种先进的理念、文化和发展方式,在国外已得到广泛传播和实践,也是地质勘查贯彻落实“十三五”发展理念的新举措。当前实现煤炭绿色勘查当务之急是要尽快修订地质勘查技术标准、规范,健全绿色勘查技术标准体系,树立绿色环保勘查新理念,大力发展和推广绿色勘查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设备,严格落实勘查施工环境保护措施,切实做到依法依规勘查、绿色勘查,确保在地质勘查活动中最大限度的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当前应做到两个“加快”:

一是加快开展煤炭资源绿色勘查标准体系研究,制定煤炭地质绿色勘查标准制修订规划。要对现行标准体系中的钻探、地球物理勘查、遥感地质调查、区域地质调查(填图)、水工环地质调查、地质测量、地质实验测试、资源储量管理和矿产勘查管理九个大类标准(图1)进行梳理和研究,在制定煤炭地质绿色勘查标准制修订规划过程中,着重考虑四个方面:一是减少探矿工程对环境的扰动;二是减少施工过程中“三废”对环境的影响;三是做好施工完成后的生态恢复治理;四是加大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发与推广。

图1 煤炭地质勘查标准体系结构图Figure 1 Coal geological exploration standard system configuration

二是加快充实完善一些标准的制修订。要加强煤炭资源勘查、评价标准的制修订,在确保达到勘查目的的前提下,对现有的煤炭勘查技术标准进行修订,并制定一批煤炭评价标准(表1),形成煤炭地质绿色勘查评价技术标准体系。

表1 煤炭地质绿色勘查标准规范制修订

4.2 开展煤炭绿色矿山建设标准体系建设

推进煤炭绿色开采、清洁利用和恢复绿色,是提高我国能源品质、促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选择。煤炭绿色开采技术主要包括节能(节约资源、减少能耗),减排(减少矸石、矿井水、瓦斯及二氧化碳等排放),降低地面扰动(减沉降、无煤柱开采、露天剥离与复垦一体化等)、地面改良及利用(荒漠复垦、地表绿化及利用)、地下环境保护(如通过水支架等设备减少地下污染、地下煤自然防治)、地下空间利用(地下水库、物资储存、生态基地等)和数字矿山(矿山地质、采掘机运输设备、区域环境数字化)等绿色开采相关方面。推动煤炭绿色矿山建设进程,需尽快建立健全以煤炭清洁绿色开采为主线的相关技术标准体系。重点做好五个方面:

一是煤炭绿色开采系列技术标准制修订。主要开展煤矿采动损伤控制、充填开采、无煤柱开采、煤水协调开采、充填开采、煤与煤层气(瓦斯)共采、CO2资源化利用、煤系伴生资源(致密砂岩气、页岩气、高岭土、铀矿、铝土矿及贵稀金属矿等)协同开采等方面的标准制修订。

二是数字化矿山建设系列技术标准制修订。针对我国煤炭赋存条件复杂、开采深度大、开采效率低等特点,主要开展厚煤层/特厚煤层工作面智能开采、薄及中厚煤层无人化开采、巨厚煤层/薄煤层/大倾角等难采煤层安全高效开采、煤巷快速掘进、400m超长工作面、智能化成套采掘装备与控制系统等方面标准制修订。

三是煤炭资源洁净利用系列技术标准和煤系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系列技术标准制修订。一方面对我国低品质煤规模化利用的现实需求和煤炭高效洁净化加工等技术问题。主要开展褐煤提质加工、低阶煤浮选、高硫煤脱硫、稀缺煤精细分选、空气重介流化床干法分选与全粒级动力煤分选、粉煤超导磁分离干式深度脱硫、智能化高效分选、配煤调质与煤基燃料制备、煤系伴生矿产资源协同加工与利用、煤矿井下大型排矸、矿区水绿色循环等方面标准制修订。

另一方面开展煤炭资源共生、伴生矿产(高岭土、铝矾土、耐火黏土、膨润土、硅藻土、硫铁矿、油母页岩和石墨、铀矿、铝土矿及贵稀金属矿等)和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中产生的“三废”(矿井水、煤矸石、煤泥、粉煤灰等)副产品等方面标准制修订。

四是灾害综合防治系列技术标准制修订。针对煤炭开采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灾害问题,主要开展瓦斯突出、矿井突水、矿井火灾、顶板事故等方面综合防治标准制修订。

五是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或绿色矿山)建设评价标准制定。针对我国煤矿区环境承载力低,存在环境破坏严重、修复率低等突出问题,主要开展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矿区全生命周期环境与生态监测、矿区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煤矿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矸石山治理、煤矿采动区塌陷土地治理与利用、露天矿采剥工程与矿区生态重建一体化、大型煤田控火及能量利用、矿井闭坑与地下矿井利用、井下水力蓄能发电等生态保护与修复等方面标准制修订。

5 结语

煤炭绿色矿山标准体系建设是推进煤炭资源实现绿色勘查、煤矿山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科技进步与创新,提升煤炭行业标准整体水平的重要举措。在新形势要求下,绿色矿山建设工作需要充分发挥智力支持和专家作用,参与团体标准、行业标准的研究制定,做好绿色工艺、技术、装备的宣传推广;要研究加速煤炭绿色勘查的实现途径,进一步完善完善标准制定程序,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加强标准基础研究,推动标准与科研的结合,提高标准创新能力,全面达到“绿色勘查、绿色开采、洁净利用、恢复绿色” 的生态文明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中国矿业报社.绿色勘查探索与实践[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技术标准勘查煤炭
8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5.0%
浅析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深海采矿船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制订
对特高坝抗震设计及相关技术标准的探讨
煤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