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新型能源矿产开发商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矿业开发业务SWOT分析

2018-01-12陈朝臣

中国煤炭地质 2017年12期
关键词:矿业矿产总局

陈朝臣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北京 100039)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以下简称总局)2017年工作会上赵平局长提出“11463”总体发展战略,强化以“大格局、大地质、大经营、大客户”为出发点,把总局发展成为“地质及地理信息技术服务商、新型能源矿产开发商、建设工程承包商、城市建设运营商”。就总局当前的状况而言,由于行业特性以及计划经济时期地质勘查工作的需要,总局各下属单位的地域划分较为突出,导致资源分散、产业雷同、价值低端、同质化竞争严重,无法形成对外竞争合力,从而很难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导致了目前的业务发展瓶颈。另一方面,由于地勘单位普遍底子薄、积累少、资金短缺,虽然经过十多年的改革调整,但尚未完全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打破地域限制,按照市场化原则探索实施业务整合,实现从条块式区域分割管理向专业板块管理转变,从而有效发挥内部协同效应,是总局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1 总局矿业开发的SWOT分析

1.1 理论依据

德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韦伯[1]在其1909年著作《工业区位论》中从产业集聚带来成本节约的角度讨论了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因。他认为聚集能使企业获得成本节约,利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共享,有效降低间接成本支出,是促使企业产生集聚的动因。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2]从竞争力角度研究发现集群不仅仅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改善创新条件,加速生产率的成长,更有利于新企业的形成。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3]认为,技术创新及其扩散促使具有产业关联性的各部门的众多企业形成集群。他在解释经济周期或经济波动时认为,除战争、气候等外部因素外,创新的集群和增长的非周期因素是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他认为创新是一个学习过程,首次创新的失败教训和成功经验,都会给后来者提供少走弯路,快速实现创新成功幷较快获得超过社会平均赢利能力的机会的借鉴。

1.2 SWOT分析

总局矿业开发业务SWOT分析如图1所示:

外部环境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行业影响力大、品牌知名度高、权威性强—在技术上,国内总体领先—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济济—资质资源丰富—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资料—经营管理机制老化—缺乏发展资金—历史包袱沉重—资源分散—人员结构需要优化机会(Opportunition)S-O战略:发挥优势,利用机会W-O战略:利用机会,克服弱点—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对能源、金属及非金属矿产需求持续增加—煤炭依然是我国主要能源之一,对煤炭需求依然强劲,同时我国对煤炭资源勘探的精准度还需要大大提升—我国多项矿产资源短缺,如铬、铜、锌、钴、铂族元素、锶、钾、硼、金刚石等—随着我国产业机构、能源结构升级、社会经济发展进一步集约,除煤炭地质以外的其他地质勘探需求快速增长,如城市地质、农业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等—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及新疆发展规划等—“一带一路”国家鼓励央企“走出去”—利用技术、品牌、人才优势,进一步巩固煤炭地勘领域的领导者地位—积极开拓国家稀缺矿种的勘探业务—由矿产勘查向其它地质领域渗透,逐渐增加城市地质、农业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等的市场份额—利用国家区域发展规划,争取政策优惠,积极开展相关地区的业务—地勘业务开拓海外市场—在新业务中,引进市场化的经营管理机制—通过开拓新业务,分流冗员,同时逐步实现人员结构的优化风险(Threats)S-T战略:利用优势,回避威胁W-T战略:减小弱点,回避威胁—地勘队伍过剩、市场无序竞争—地方政府的地方保护主义—资源勘探难度逐渐增加—矿权流转市场机制不规范—政策限制,获得矿权难度加大—矿业企业短视观念,导致对勘探投入不足—利用自己行业优势地位,进行并购或整合,提高行业集中度—充分利用中央企业的品牌信誉优势做好政府公关—建立市场化经营管理机制,提升市场竞争能力—整合资源,提升专业实力,提高竞标成功率

图1总局矿业开发板块SWOT分析

Figure1SWOTanalysisofmineraldevelopmentbusiness

2 总局矿业开发业务发展方向分析

2.1 煤炭矿业开发

从用煤行业分类来看,煤炭产品可以分为动力煤、炼焦煤和化工用煤。对比三种煤炭的市场前景,炼焦煤前景最为看好。总局可优先发展市场前景较好的炼焦煤产品,如果矿产资源条件优异也可以发展动力煤和化工用煤。另一方面,电力、钢铁、建材及化工行业是煤炭行业的四大重要客户,不同的煤炭产品对应的下游客户也不相同。动力煤的客户主要来自火力发电行业,炼焦煤的用户主要是钢铁冶炼企业,化工用煤主要用于建材、化肥、陶瓷、制造锻造等。从业务分布的区域选择来看,根据我国炼焦煤产区的特点,总局应重点关注山西、陕西等我国炼焦煤资源丰富的地区;化工用煤主要分布在山西、陕西、内蒙、山东、河北等地区;动力煤则应主要关注新疆、内蒙、山西等资源丰富的地区,尤其是煤炭资源未充分开发的新疆地区。

总局进行煤炭资源开发时,在国家能源政策调整、煤炭走势趋缓的情况下,充分依托总局直属单位持有的煤炭探矿权,扎实推进探采一体化,在优化主业结构方面实现新突破。着力做好山西、内蒙、青海、陕西、新疆等省区重点矿权经营开发工作,以及青海省煤炭资源勘查项目落实、靶区选定等具体工作。抓住煤炭探矿权解冻和煤炭资源勘查战略西移的机会,力争在新、蒙、宁等地矿权运作上取得新成果。抓紧申报、收购部分矿权,为矿权经营及矿业开发做好战略资源储备。重点关注煤炭产品下游客户的行业走势,在客户群选择上,宜选取行业走势平稳、煤炭消费稳定的下游客户所需的煤炭产品作为优先开发对象;选取煤质好、储量高、运输便利的陇县李家河选区,引进具有丰富开采经验的企业以矿权入股、投资入股等形式参股经营,推进矿业开发。在产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再行发展其他煤炭产品,以增加总局的抗风险能力,确保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2.2 化工矿产开发

从产品选择来看,我国虽然化工矿产资源丰富,但是随着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增长,过去曾是我国优势的矿种现在显现出了危机。我国稀缺的化工矿种主要有钾、硼、优质高岭土等。总局可结合掌握的化工矿产资源信息,针对优质资源获得采矿权,适度发展化工矿产资源开发,如钾、硼、萤石、重晶石、石墨等。

从客户选择来看,化工矿产的特点决定了其客户主要是石化、冶金、建材、机电、陶瓷及玻璃等行业客户,总局应在做好行业大客户高端营销工作的同时,做好下游行业监测,对可能出现的行业市场变动提前做好准备。

从区域选择来看,我国已探明的化工矿产多集中于东部和中部地区。近年来,我国加大了中西部地区化工矿产的勘探和开发,西部地区化工矿产开发加速。总局未来应重点关注青海、内蒙等中西部地区的化工矿产开发。

2.3 稀缺金属矿产开发

从产品选择来看,根据中国矿业联合会的研究,到2020年,中国所需的45种主要矿产中,短缺的矿产有10种,其中金属矿种有9种:铀、铁、锰、铝土矿、锡、铅、镍、锑、金;严重短缺的矿产有9种,其中金属矿种有6种:铬、铜、锌、钴、铂族元素、锶。根据我国未来矿产资源短缺情况,结合总局地质勘探包含有的矿种,可在适当时机选择稀缺矿产资源进行矿业资源开发;在矿品选择时,总局需要综合考虑产品开发成本及市场前景,避免选择开发成本高于进口产品价格的矿品。

从区域选择来看,经过多年发展,我国东部地区金属矿种勘查、开发较为成熟,可供未来开发的资源有限,而中西部地区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青海、内蒙古、新疆等西部地区,是总局应予重点关注的地区。以铜矿为例,由于过去我国地质勘探工作主要集中在自然条件较好、经济发达的东部、中部和南部地区,因此已开发的铜矿企业也主要分布在这些省份,而近年来新疆、西藏、青海、内蒙古、黑龙江陆续发现大中型铜矿,如西藏玉龙铜矿床、青海赛什塘河德尔尼铜矿床。因此,可以预见未来金属矿产资源开发愈加向中西部倾斜。

3 结论

以总局“11463”总体发展战略为出发点,根据产业集群理论,运用SWOT分析方法,从煤炭矿业开发、化工矿产开发以及稀缺金属矿产开发三个方面,提出了总局在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以及自身发展制约因素下矿业开发业务的发展方向,为总局做强做优,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1]Alfred Weber.工业区位论(第1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Michael E Porter.国家竞争优势(第1版)[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3]Joseph A Schumpeter.经济发展理论(第1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矿业矿产总局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矿产综合利用》征稿启事
《矿产综合利用》征稿启事
欢迎订阅《矿业安全与环保》
铁手咖啡制造总局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盘点2020国内矿产新发现(一)
盘点2020国内矿产新发现(二)
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调和油的消费提示
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现榨果蔬汁的消费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