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七氟醚麻醉对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的临床价值研究

2018-01-12张丹妮段霞光支小军

关键词:七氟醚体外循环麻醉

张丹妮,段霞光,支小军

(内蒙古包钢医院麻醉手术科,内蒙古 包头 014010)

体外循环的心脏手术方式当前作为常见的心脏外科手术,手术过程常因冠状动脉缺血而对心机的功能带来损伤[1-2]。本文就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在使用七氟醚麻醉方式的临床效果做简单的论述,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体外循环下行心脏手术患者58例,根据患为患者采用的麻醉方式分为照组及研究组各29例,对照组只给与常规的体外循环,而研究组在体外循环时给与七氟醚麻醉。对照组中男16例,女13例;年龄40~76岁,平均58.1岁。研究中男15例,女14例;年龄41~74岁,平均58.3岁。比较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都对外周静脉开放,置入测压置管,对患者进行采血测压。给与咪达唑仑、维库溴铵及苏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并行气管切管,做好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测。将呼气末的CO2的分压控制在30~40 mmHg。置人中心静脉导管后密切监测中心静脉压,建立常规的体外循环与心脏保护。

观察组给与3 L/分的空气和氧气,吸人2%的七氟醚5分钟,阻断上下腔静脉并停止呼吸机的使用,维持肺部静态膨胀,降低空气流量到0.6 L/min,氧气流量到0.4 L/分,并持续七氟醚吸人。开放上下腔静脉后,将呼吸机机械通气再次启动,同时停止七氟醚吸人。对照组的患者在手术期间持续维持静态膨胀。

1.3 观察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尿量、硝普钠总量及多巴胺总量等各项指标。

2 结 果

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可见研究组中分别为(49.8±14.6)min,(142.4±21.2)min;对照组中分别为(35.5±9.9)min,(119.8±14.6)min;研究组都要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可见研究组中分别为(27.4±4.9)h,(59.2±17.1)min,(10.1±2.2)d;对照组中分别为(44.6±8.3)h,(81.5±19.7)min,(15.3±4.5)d;研究组的各组数据都要明显的短于对照组,各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患者的尿量与硝普钠总量可见研究组中分别为(1342.4±258.8)mL。

(1 5.1±7.2)m g;对照组中分别为(894.7±198.4)mL,(10.3±2.4)mg,可见研究组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多巴胺总量可见研究组中为(20.7±8.4)mg,对照组中为(28.4±12.2)mg,研究组要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患者的复跳率可见在研究组中为17.2%(5/29),在对照组中为62.1%(18/29),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目前为止,心脏外科手术的常用方法为体外循环,但是整个手术过程会对患者的心肌带来损伤,很有可能对心脏发生不良事件,严重者会发生死亡[3]。有学者研究称,在行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过程中,使用吸入麻醉可以有效减轻由于心肌的灌注带来心肌功能的损伤,有效的减少心肌的梗死面积,同时若心脏再灌注可以促进心脏收缩功能的恢复[4-5]。据报道,七氟醚可调节患者术中麻醉的程度,麻醉诱导过程效率高,对患者的肌肉松弛带来正面的作用,同时对其呼吸道的刺激相对较小,而且患者在术后苏醒需要的时间,重要的是,七氟醚的麻醉诱导目前为止并没有发现有任何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性强[6-7]。七氟醚麻醉可以有效控制心肌细胞的死亡,降低钙负荷,控制生成活性氧,可见手术中,患者给与七氟醚麻醉,优势明显[8]。

综上所述,对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采用七氟醚麻醉可以有效的保护心机功能,促进术后恢复,具有显著的效果,应该得到广泛推广。

猜你喜欢

七氟醚体外循环麻醉
体外循环心脏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七氟醚麻醉对患儿发育期大脑的损伤及脑保护的研究进展
《中国体外循环专业技术标准》
——体外循环质量控制的基石
心血管外科的发展需要更安全的体外循环
不同浓度七氟醚预处理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浆脂联素水平的影响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观察七氟醚或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七氟醚、异丙酚的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