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肝血管瘤的影像学诊断

2018-01-12王冠予康文迪

关键词:门脉包膜特异性

王冠予,康文迪

(贵州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贵州 贵阳 550004)

肝血管瘤(Hepatic cavernous hemangioma,HCH)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约占肝良性肿瘤的84%,常见于30至60岁间,且女性多发。临床表现看HCH缺乏特异性,难以诊断,且重点在于与肝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上。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进步,如超声、CT、MRI等设备的升级,极大提高了HCH定位和定性诊断的准确性。

1 病因及病理特征

HCH的病因尚不明,一般认为是先天发育异常,胚胎期血管内皮异常增生致肝脏末梢血管畸形,形成血管瘤。另外研究[1]表明,有些血管瘤有雌激素受体,它们在青春期、妊娠期或口服避孕药、雄激素及类固醇治疗后生长且速度加快,提示雌激素对HCH有重要的影响。HCH的血管大多来于固有肝动脉,少数来自肋间和肝包膜动脉。HCH内主要是血管瘤血管及少量正常动脉血管,血管瘤常系假性包膜[2]。

2 临床表现

HCH通常发展缓慢,具体表现与患者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及肿瘤大小、部位、增长速度均有关。HCH常见单发,也有多发,大小不一。一般直径>4 cm的血管瘤即定义为巨大血管瘤。多数瘤体小时无任何明显症状和体征,增大后可出现非特异性症状。右上腹部疼痛最常见,其他有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部不适、饱胀等。少数可出现白蛋白、血小板等凝血因子减少相关疾病[3]。严重的血管瘤破裂出血可致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

3 影像学表现

3.1 超声

3.1.1 B型超声

HCH的回声类型主要有四种:(1)高回声型:最多见,内部回声均匀致密,呈筛孔状;(2)低回声型:较少见,内部低回声为主,周边有高回声环绕,呈浮雕或花瓣样改变;(3)混合回声型:主要见于较大血管瘤,其内高、低、无回声的混合,呈粗网状的改变;(4)无回声型:其内无回声,但透声比肝囊肿较差。

3.1.2 彩色多普勒

HCH内血流速度较慢,常难以测到血流信号。若可以检测到,可能是存在病灶内动脉-门静脉分流,多在肿瘤边缘区看到丰富的彩色血流环绕。脉冲多普勒可测及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多<0.6[4]。彩色多普勒能量图以能量方法显示血管内血流,其检测灵敏度高。

3.1.3 超声造影

HCH典型表现为:动脉期边缘区先显影,呈环形或结节样增强,逐渐向中央填充,后中间充盈,可长时间持续增强;门脉期病灶被完全或部分填充,呈团块状,且高回声或等回声;延迟期造影剂消退较慢,可呈等回声改变。若瘤体较大,其中央可填充不完全,为不规则的无回声区[5]。

3.2 CT

3.2.1 平扫

在肝实质内呈境界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肿块,CT值约30 HU。病灶较大时,病灶中央可见更低密度区,呈不规则形、裂隙形或星形,多为偏心性。这种低密度改变可能由中央瘢痕或血栓或出血引起[6]。

3.2.2 增强

在快速注射对比剂后20~30 s的动脉期,可见肿瘤边缘散在的斑片状结节状明显强化灶,接近同层强化的大血管密度;在注射对比剂50~60 s的门脉期,可见散在的强化灶相互融合,且扩展到肿瘤中央;数分钟后延迟期,整个肿瘤中心增强,强化程度逐渐降低,但增强密度仍高于或等于周围正常肝实质,与静脉增强密度相似。对比增强的整个过程特点为“早出晚归”[7]。

3.3 MRI

3.3.1 平扫

T1WI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均匀低信号肿块,部分有囊变区为低信号,内可见更低信号影。T2WI为均匀的高信号,随TE延长,信号强度保持在较高水平或逐渐增强,甚至超过脑脊液及胆囊信号[8],在临床上被称为“灯泡征”,是典型的血管瘤表现。

3.3.2 增强

T2WI图像上表现清晰、均匀的高强度信号;T1WI上表现均匀的低强度信号,周围结节增强;动态钆增强显像上逐渐完全、持续的填充。钆喷酸葡胺(Gd-DTPA)造影与CT增强和超声造影增强方式相似。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在肝脏中表现高T1弛豫,在早期灌注相图像和延迟肝胆相图像上都表现增强[9]。

3.4 DSA

HCH的DSA一般表现为:(1)多个或较大血管瘤的供血动脉可稍增粗;(2)巨大肿瘤可致肝内动脉受压、缠绕、拉伸或闭合;(3)动脉早期肝动脉分支周围可显示出棉花团状浓影,血管腔的边缘常清晰锐利,持续至静脉期仍能见肿瘤染色;(4)实质期显示为密度减低区或透光区,即染色不均现象。

4 鉴别诊断

HCH常需与多血供的肝细胞癌和肝转移瘤鉴别,后两者CT于动脉期明显增强,但持续时间短,大部分在门静脉期消退,接近平扫密度。大多数肝细胞癌和肝转移瘤是实质性病变,病灶的自由水较少,扩散缓慢,DWI上ADC值降低[10]。

肝囊肿在T1WI上常具有较低信号强度,在PDWI上的信号强度较低,在DWI上不受扩散限制,在动态钆增强显像不增强。

肝腺瘤多血供,有包膜。CT平扫密度稍低,增强动脉期密度稍高,门脉期达峰值,延迟期呈等密度,而包膜呈略高密度[19]。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超声呈现高回声或混合回声;CT平扫为低密度,动脉期增强,门脉期轻度增强;MRI则呈高信号为主的混合信号的特征,STIR上表现为低信号。

5 总 结

综上所述,HCH的诊断一般并不难。B超是首选方法,可作筛查,但特异性不高;彩色多普勒可检测到血流;超声造影是敏感、有特异性的方法。CT是常规方法。MRI对HCH有特异性,是鉴别可疑肝占位性病变的有效手段,有特殊诊断意义。DSA有典型特征性表现,是一种可靠方法,但有创,目前仅用于介入治疗。

猜你喜欢

门脉包膜特异性
假包膜外切除术治疗无功能型垂体腺瘤的疗效
CT联合CA199、CA50检测用于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探讨
垂体腺瘤假包膜的研究进展
基于门脉期CT影像组学预测肝癌病理分化程度的价值
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肪分数与门脉血流动力学的MRI研究
老年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综合康复治疗效果分析
肥料包膜材料使用安全风险评价和控制研究
血清铁蛋白、IL-6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原发性肝癌假包膜影像表现与病理分级的对照研究*
管家基因突变导致面部特异性出生缺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