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联合康复医学治疗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的疗效观察

2018-01-12高中领

关键词:针灸有效率障碍

高中领

(嘉祥县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山东 济宁 272400)

脑卒中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脑部血管发生堵塞导致的血液不能正常流通[1],而吞咽困难则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症状之一。出现吞咽困难的脑卒中患者,通常会因无法正常进食而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等情况[2]。本文为了深入探究针灸联合康复医学治疗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的疗效,选取我院收治出现吞咽困难的脑卒中患者进行相关实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吞咽困难脑卒中患者64例进行相关实验研究,男40例,女24例,将64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平均年龄(54.2±3.8)岁;观察组平均年龄(53.5±4.0)岁。所有纳入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同时排除患有其他严重疾病者。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及措施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其中包括补液、对症治疗等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针灸联合吞咽康复治疗的方法,内容如下:针灸治疗法:以风府穴、四神聪穴、百会穴以及咽三针为所选穴位,头针沿患者的皮肤由上至下进行1.2~1.5寸左右的斜刺,并捻转1 min;咽三针则以3寸毫针对患者的舌根方向行1.5~2寸左右的刺入,并进行5下左右的提插捻转[3],患者每次均进行30 min的留针,每日治疗1次,2周为1个疗程;康复医学治疗:(1)指导患者进行口唇张开与紧闭训练。(2)指导患者尽量保持张口,并慢慢松弛,向左右两边进行侧方运动。(3)指导患者尽量向前方及左右两侧进行伸舌运动,可视情况通过纱布裹住患者舌尖的方法对患者的舌头进行轻柔的牵拉,同时还可以通过指导患者进行抬高舌根以及舔吮口唇四周等训练。(4)以冰冻棉棍作为工具对患者的舌根、腭弓、软腭以及咽后壁等部位进行冷刺激,每日进行三次,每次刺激时间应保持在10 s左右。

1.3 评价标准

通过洼田氏饮水试验对患者治疗后的吞咽功能情况进行评估,具体方法为:患者喝下约30 mL的温开水,观察患者的吞咽情况。评估标准分为五个等级:一次性顺利吞咽为1级;分两次完成吞咽为2级;一次性吞咽但伴有呛咳为3级;分两次或以上吞咽且伴有呛咳为4级;无法全部吞咽,并伴有剧烈呛咳为5级。无吞咽障碍,且评估标准为1级者视为痊愈;吞咽障碍有了明显的改善,且评估标准为2级者视为有效;吞咽障碍无明显变化或出现恶化,评估标准为3级以上者视为无效。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20.0软件统计并分析相关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经客观比对两组指标,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中,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7.5%(28/32);对照组中,共有4例显效,7例有效以及21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34.3%(11/32)。通过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可知,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吞咽困难通常是指患者无法顺利的将食物经口腔输送至胃部的一种病症现象。脑卒中是引发引发吞咽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中医的角度上,吞咽障碍的病症主要在于患者的喉部,病根在于患者的大脑,而吞咽功能发生障碍是由于痰浊阻窍闭,引发咽喉开闭失司所致的[4]。而在头针运动区中采用针灸疗法能够有效刺激患者大脑皮层内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同时根据咽三针的方法对患者的舌部进行刺激,改善了患者的舌、咽、喉等部位的神经[5]。同时,在本文的研究中还联合康复医学的方法进行治疗,康复医学治疗是以在患者的康复期实施相应的措施为主要方式,确保患者康复训练的安全性并提高了治疗效果。在本文的研究结果中可知,采用针灸联合康复医学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其治疗效果显著优于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的对照组。

综上所述,对于出现吞咽困难的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中,运用针灸联合康复医学治疗的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针灸有效率障碍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面向未来的中国医学——针灸篇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跟踪导练(四)2
针灸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很有效率
跨越障碍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家庭教育过于执着是孩子成长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