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活动经验:在做与思中自然生长

2018-01-10俞红波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活动经验迁移情境

俞红波

[摘 要]数学活动是学生积累学习经验和提升学习能力的有效路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突出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做与思中自然生长,使数学课堂成为学生积累经验、增长智慧、发展素养的舞台。

[关键词]活动经验;迁移;情境;活动;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 1007-9068(2018)35-0071-02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不少教师将培养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视为一项简单的任务,忽视了学生的需求和学习体验,从而导致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异化为活动技能。为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突出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做与思中自然生长,使数学课堂成为学生积累经验、增长智慧、发展素养的舞台。

一、迁移:搭建学生数学活动经验之桥

小学生的知识经验很少,导致教师难以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活动经验提升其学习效率。但是教师要认识到小学生对未知的数学知识充满好奇,具有探究世界的热情,并且他们也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既有的生活经验,搭建生活与数学的“桥梁”,从而使学生进行有效的迁移,使生活经验助力数学活动经验的生长。

例如,在教学“角的度量”时,如果直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他们显然无从下手。而我在教学时,先让学生在课前观察生活中的角,并将这些角记录下来。在课堂上,我给予学生展示角的机会,然后引导他们比较自己记录的角,看一看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再将自己记录的角与其他人记录的角互相比较,并思考:你是怎样比较两个角的大小的?

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历了观察、操作、思考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角,从而建立了生活与数学之间的“桥梁”,他们学会了利用生活中的物体学习数学;第二阶段,学生经历了两个动手操作的过程,先是自己进行比较,促进自我学习互动,然后是生生互动,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第三阶段,在操作的基础上引发思考,从而让学生在脑中初步建立角的大小的概念,并初步掌握角的大小的比较方法,进而形成数学活动经验。

二、情境:点燃学生数学活动经验之火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关键不在于教师,而在于学生,学生不仅是数学课堂的主人,也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主体。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点燃学生数学活动经验之火,激发学生对增长数学活动经验的需求,从而自觉地在数学活动中积累经验,提升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条形统计图”时,我一改传统教学方法,先借助一组天气情况的图片引发学生的思考:“同学们,这是我们区9月份的天气情况,你们能不能说说这些天气图标的意思,每一种天气情况在9月份各有多少天呢?你们能用什么方式将它们清楚地表示出来?”

学生围绕我提出的问题开展小组学习活动,有的小组用统计表表示数据,有的小组用统计图表示数据。在此基础上,我又提出问题:“你们的方法虽然都能够表示出每种天气情况的天数,但是不能让人一目了然,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有的小组开始尝试结合教材内容,运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

这个环节的设计,旨在引发学生在做与思中不断生成经验。天气情况的图片为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搭建了场景,合理地利用了学生的好奇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在此基础上,我又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在架构新旧知识的桥梁中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使他们以如火般的热情投入到“条形统计图”的学习中,有效实现了数学活动经验的生长。

三、活动:提升学生数学活动经验之能

数学活动经验,顾名思义就是在数学活动中生成经验。要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增长经验,就需要教师打破静态课堂,精心设计数学活动,以活动为舟,引领学生在数学之海中泛舟,而数学经验则是开启这艘船的“桨”。数学活动的设计要充分体现促进数学活动经验生长的目标,强化数学活动的针对性,在数学活动中有机渗透学习任务,从而发挥学习任务的驱动作用,使数学活动朝着预设的目标推进。

例如,在教学“倍的认识”时,我先向学生展示几组存在倍数关系的图案,让学生观察图案,并分析它们存在怎样的关系;然后,我要求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有倍数关系的图案;最后,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摆出有倍数关系的图形。

在这次课堂教学中,我组织学生进行了三次活动。第一次是观察活动,让学生寻找图案之间存在的关系,从而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第二次活动是对第一次活动的深入探究,学生根据图案存在的关系,借助画图法来表现这种关系,深化对“倍”的认识;第三次是通过摆一摆的活动,直观地感受“倍”。通过活动,学生明白数学知识是在不断实践中积累的,数学素养也是借助活动提升的,数学活动经验由此不断得到增长。

四、应用:深植学生数学活动经验之根

学以致用是每门课程教学的基本追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增长数学活动经验的目的同样也是为了提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因此,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生长,必须要经历“应用”这一环节。应用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吸收,更能够引领学生在应用知识中不断审视、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促进数学活动经验的生长。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时,在学习完本课知识后,我设计“超级购购购”的环节,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陪同爸爸妈妈去超市购物,并完成几个任务:任务一,记录下一家人所购买的商品单价,帮助爸爸妈妈算一算,总共花了多少钱?任务二,观察爸爸妈妈付给收银员多少钱,收银员找回多少钱,算一算收银员找回的钱对不对?任务三,一位老爷爷买的商品分别是毛巾(5.3元),肥皂(3.01元),味精(6.1元),小明帮助老爷爷算出的总价是14.5元,这个结果对不对?如果不对,原因是什么?

显然,这一环节设计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对小数加减法的运用。任务一考查学生计算小数加法的能力,任务二考查学生计算小数减法能力,任务三则是针对小数加法中常常出现的错误设计的一个应用任务。任务三属于深层次的应用,需要学生进行判断,并且对错误进行反思,从而避免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总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提升学习经验和学习能力的有效路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生长的关键点,优化数学教学设计,为学生数学经验的生长开辟一片沃土,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他们创设适当的情境,设计有助于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生长的活动,为学生搭建应用的“舞台”。只有让学生以自己积累的数学活动经验为根,促进数学知识的吸收与内化,才能使其将数学知识转变为实际技能,从而全面提升数学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 仓定志.小学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价值取向和形成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5(02).

[2] 高卫杰.从“经历”走向“经验” 以“经验”锻造“精神”——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中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累积[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4(11).

[3] 罗梅兰.小学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实践路径探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05).

(责编 黄 露)

猜你喜欢

活动经验迁移情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感悟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浅析迁移规律在足球教学中的影响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