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树黑斑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2018-01-09杨玲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20期
关键词:发生规律综合防治

杨玲

摘 要:杨树广泛应用于我国平原地区农田林网的营建、荒山荒滩等的造林中,具有生长速度快、用途广泛、经济效益好等特点,其不仅有着较好的观赏效果,在美化环境、改善土壤条件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文介绍了杨树黑斑病的病原,对其发生后的危害、症状、发病规律等进行了总结,分析了杨树黑斑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为杨树黑斑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杨树黑斑病;发生规律;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 S76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20-0068-2

杨树是一种广谱性树种,具有生长快、笔干挺直、用途广泛、经济价值高等优点,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在平原农田林网、荒山荒滩造林等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近些年来,由于退耕还林时杨树种植密度过大、林间管理不善等原因,杨树上的各种病害类型及发生程度逐年加重,给杨树的正常生长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五河县目前杨树上常发的病害之一即为杨树黑斑病,其原来在五河县的发生呈零星分布,近些年来成片蔓延,对幼苗及成年树的叶片产生危害,发生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杨树的死亡,给种植户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做好杨树黑斑病的防控工作,本文介绍了杨树黑斑病的发生规律、发病症状,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1 杨树黑斑病的病原

杨树黑斑病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的盘二孢属真菌,分生孢子盘位于发病叶片角质层下,分生孢子为双细胞,无色,上面细胞大于下面的细胞,前者呈钝圆状,后者稍尖。该病传播的途径主要为空气的流动作用,病源孢子随着风力的作用由病部传到健康杨树的叶片上,造成其发病。杨树黑斑病的发生比较随机,聚集发生[2]。

2 发生危害、症状及发病规律

2.1 发病危害 杨树黑斑病是我国杨树上发生的主要病害之一,尤其是对于幼树,发病后危害更大,严重的可直接造成杨树幼苗的死亡。杨树黑斑病危害的部位主要是杨树的茎、叶片,造成杨树叶的早脱,一般脱落时间比正常杨树提早2个月左右,对杨树正常的光合代谢造成不利的影响,减少杨树体内养分的合成,不利于其安全越冬,最终造成树体长势衰弱,加重病害的发生;黑斑病发生后还会造成杨树树干出现溃疡、枯梢等[3]。

2.2 发病症状 主要发生在杨树叶片的正面,刚开始发病时叶片上会出现一些小的不规则状的斑点(黄色),之后随着病情的发展,这些斑点逐渐变大,变为褐色的圆形斑点,直径在1mm左右,有的中间还会出现针点状的小斑点,颜色为红褐色或者红色,随着病情的加重,杨树发病叶片的背面也会发生症状,在空气中湿度比较大时,病斑会逐渐扩大,最終叶片的颜色为黑色。杨树黑斑病发生后,一般2~3个月可造成叶片全部脱落,严重的还可造成新长出的幼茎也出现病状,特别在高湿条件下病情扩展更快,病斑的颜色刚开始为红褐色,随后逐渐变为黑褐色,中间凹陷,病斑大小在2~5㎜,高湿条件下中间出现分生孢子堆(乳白色)。

2.3 发生规律 杨树黑斑病可对杨树的生长产生较大的危害,不利于杨树的育苗及造林。调查显示,杨树黑斑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与气候条件、杨树的品种类型、林分及林龄等均有关系。黑斑病病原菌丝体越冬场所主要为发病的落叶、枝梢(一年生)等,待来年春季产生新的分生孢子再次侵染杨树。孢子接触到水后即可萌发,快速生长,侵染健康杨树。黑斑病的分生孢子堆有胶粘性,在雨水的作用下快速传播开,病菌孢子的潜育期在3~7d,主要与气温、杨树品种等有关。在温度及湿度条件均适宜的条件下,分生孢子快速萌发,形成多次侵染,造成病害的大范围发生。

2.3.1 育苗地 一般来说,如果杨树育苗地为重茬地,由于田间积累的病原基数太多,因此发生杨树黑斑病的程度也就越重,发病的程度与重茬的次数呈正相关。如果育苗地为新开辟出来的地块,则第1年一般不会发生杨树黑斑病。

2.3.2 气温、湿度等气象条件 杨树黑斑病的发生时间与其病原生长要求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保持一致,其发病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发病季节降水情况的影响。杨树黑斑病分生孢子萌发需要温度条件适宜、湿度大,此种条件下病菌蔓延的速度加快,病情发生迅速,促使病害的大流行,在高温干旱条件下病菌不易萌发、蔓延,发病程度轻。研究表明杨树黑斑病发生的适宜温度范围在20~30℃、降水量充足[4]。

2.3.3 品种 不同的杨树品种对黑斑病抗性水平不同,以中林46杨为例,其发生黑斑病程度重,感病指数达到近37,此外107杨等品种也容易发病,大官杨、108杨等品种发病程度较轻,其中大官杨感染黑斑病的几率低,感病指数不到10。

2.3.4 林分类型及林龄 杨树有的成片大面积种植,有的是小面积种植,且种植的方式也不同,有的相邻的杨树之间预留一定的距离,有的种植密度过多,相邻杨树之间间隔的距离不够,造成林间密度过高,发生杨树黑斑病的几率大大增加。不同林分类型下杨树黑斑病发生的程度不同,研究表明,林带、片林等林分密度大的杨树林内发生杨树黑斑病的程度重,而新开辟的杨树育苗地发病程度轻。此外相同品种的杨树在不同树龄时对杨树黑斑病的抗性能力有所不同,资料表明对于同一种杨树品种来说,其最容易发生黑斑病的阶段为生长3~5年时,发病指数平均在40以上,新生的树苗或者生长超过8年的杨树发生黑斑病的几率较低,平均发病指数在17~27。

3 重发原因分析

3.1 造林树种单一,缺乏统一规划 杨树生长速度快,栽植成材快、经济效益好,比较受欢迎,因此群众种植时缺乏长期规划,专门种植经济效益高的树木,有的地方全部种植杨树,出现大片的纯杨树林,未充分考虑到可能会造成病虫害的暴发。五河县近年来杨树黑斑病发生程度加重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种植的杨树在总造林数中占比过高,且品种单一,难以形成稳定的森林群落,自身抵御病害能力不强,一旦受到病害侵染,就会呈暴发式发生。

3.2 林间管理粗放,杨树长势不强 杨树种植中有的存在种植密度过大、不重视林间管理等问题,有的群众种完树后就不在管理,造成杨树林间长势繁茂,林下空间小,不仅无法很好地通风透气,而且还减少了光照,造成杨树长势弱,对病虫害抗性不强,容易发生杨树黑斑病,且发病程度较重。

3.3 群众未建立起较强的病害防治的意识 由于领导不重视,在群众中宣传少,群众不够重视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未形成自行防治杨树黑斑病等病害的氛围。由于防治意识淡薄,群众对杨树的生长抱着任其生长的态度,造成在刚发生黑斑病时群众不注意,错过了最佳防治时间,暴发后难以进行有效防治[5]。

4 综合防治措施

4.1 做好宣传工作,加强对杨树林间的监测 杨树黑斑病的防治上,林业等相关部门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对其发生的规律、危害、防治的重要性等在群众中做广泛的宣传,可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等方式宣传,形式上要求多样,尽量结合当地的实际展开,提高宣传的效果。林间病虫害预防的重要前提工作是做好监测,做出正确的病情监测预报,在杨树黑斑病等病害容易发生的地区设置病情监测点,安排专门人员监测,对杨树黑斑病等病害的发生情况进行密切关注,尤其是在降雨天气之后要加强监测,一旦發现有杨树黑斑病等疫情发生要及时上报,并迅速组织工作进行必要的防治,避免病害继续蔓延。

4.2 科学选择抗性品种,加强林间管理 杨树品种的选择与栽培中病害发生程度有紧密的联系,因此要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以降低杨树黑斑病的发生,具体品种的选择上可结合当地杨树生产实际选择。种植密度要合理,密度不可过大,特别对于纯杨树林,要及时做好间伐、修枝、施肥等管理,采用带状的种植方式,相邻杨树之间的间隔适当增加。育苗地的选择上要求有良好的排水条件、与发病的杨树林有一定的安全距离、未连作,还要对土壤进行消毒,确保培育出长势健壮的苗木,提高抗病能力。幼苗出齐后将长势弱的苗、发病的苗清理干净,适量增施有机肥,中耕除草,促进苗木健壮生长。此外,为了提高林间的透风性,对林间的病叶、病枝、杂草等应及时清除干净,为苗木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光照等条件。降雨后及时将积水排除,避免林间发生渍害。

4.3 避免林间树种过于单一,积极营造混交林 如果林分过于单一,则林间抵御病虫害的能力不强,因此尽量避免单一种植杨树,实行多个品种混合栽植,积极营造混交林,提高混交林在人工林中的比例,避免出现大面积种植单一品种的现象,充分地将森林生态系统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发挥出来,起到主动防灾的作用。

4.4 针对性地做好药剂防治 在发病的初期或者雨季时及时用药,防治时严格遵循病害的发生规律,结合病害监测结果等实施药剂防治,可选择波尔多液200~300倍液、68%~72%的甲基托布津500倍液、64%~66%的代森锌200~300倍液等,每隔14d左右喷1次,连喷3次左右。如果喷药时正处于雨季,则可在药剂中适当加入一定比例的粘着剂,如明胶等,对提高防治效果具有明显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方应妍.杨树黑斑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6(18):111.

[2]刘团会,师旭艳,刘继红,等.杨树黑斑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C]//河南省植保学会第十次、河南省昆虫学会第九次、河南省植病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13.

[3]吕美青,周桂花,牛玉玲.杨树黑斑病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J].农村科技,2017(8):35-36.

[4]杨凌方,江朝波.杨树黑斑病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0(2):200.

[5]宁豫婷,张康普,李俊中.杨树黑斑病发生规律调查及综合防治[J].河北林业科技,2010(2):36-37.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发生规律综合防治
双叉犀金龟在豫南的危害及防治技术研究
综采工作面水害分析及防治水实践探析
小麦蚜虫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初探
冠瘿病在阿勒泰地区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