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的培养

2018-01-09周继红李攀峰

山东青年 2017年8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

周继红+李攀峰

摘 要: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在进入高校后,会经历一段时间因人而异的心理适 应期,但他们和其他高校新生相比,更易产生心理困惑和适应困难。本文从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在心理适应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出发,探讨出现问题的原因,提出培养少 数民族大学新生心理适应能力的有效措施,对帮助和指导少数民族大学新生顺利度过心理适应期有着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培养

知识经济及信息时代给我国的少数民族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冲击和挑战。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对他们特殊的文化及内在的心理模式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而言,这种冲击使他们表现出诸多的不适应。在大学校园里,各民族大学生彼此间文化上的碰撞,尤其是心理上的冲突使得他们在社会适应方面面临种种挑战。为了调适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结构,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以便能够较快适应大学生活,以下对他们的心理调适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所以探讨少数民族学生存在的心理适应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方法,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成为摆在民族高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经过我的观察和对相关资料的查阅,总结出来一些大学生情绪特点。大学阶段是一个非常关注自我,注重个性表达,情绪体验丰富情绪波动起伏的时期。作为特殊的群体,大学生的生理基本成熟而心理尚未完全成熟,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因而对人、事、社会等各种现象特别关注,对新鲜事物十分好奇,对学业和未来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积极进取,拥有许多积极的情绪,每一个心理过程都是在某种特定的情绪背景下进行的并受其影响和调节的。而大学生活中,情绪总是跟人际交往,学习,生活,工作息息相关。

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来说是好的,但在环境适应、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存在的心理问题是不容乐观的。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的主要形式

1、人生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的不稳定,使其心理失衡和茫然。社会心理学家菲斯汀格指出 ,一个人对自己的价值,“是通过与他人的能力和条件的比较而实现的”。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中学是学习尖子,老师表扬,家长夸奖,同学羡慕,常常体验的是成功的喜悦,优越感、自豪感油然而生。但到了大学 ,有些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方法不适应失去了原来的学习尖子地位,自尊心受到挫伤,个别少数民族大学生由自傲走向自卑,信心下降,意志消沉,缺乏进取心。同时,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差,更容易产生一种自卑感,畏缩不前、悲观失望,

以致怀疑自己,贬斥自己,甚至认为自己没有存在的价值,容易形成抑郁型人格,严重的甚至导致退学、自杀等。

2、人际关系障碍。部分学生因家庭经济条件差,知识结构单一,缺乏社交的基本态度和技能,自卑感特别严重,不敢与人交际,担心自己不会说话,恐怕被人看不起,从而造成心理封闭,备感孤独、寂寞,甚至形成分裂性格。有些大学生一方面不愿敞开心扉,自我闭另一方面,又迫切希望社交,得到友谊,显示自己的力量,这对于沟通不良、有性格缺陷的大学生必然产生难以消除的矛盾。环境的变化,社会思潮的影响,人们交往方式的变化,又会加深这一矛盾。

3、身心发展的特点使其心理处于不稳定期。与其他大学生比,少数民族大学生一般来自偏远的山区,跨入大学远离熟悉的环境,走向一个竞争更为激烈的陌生的环境,往往感到孤立无援,在这一个过程中潜藏着大量的心理矛盾和冲突,对一些问题的思考,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他们有时会过高地估计自己,有时会自我否定,自我拒绝。有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来到新的环境,面临理想与现实的反差较大,会产生失意、压抑、焦虑,甚至出现神经衰弱症等等。

4、生活上的挫折。一些偶然的因素,更容易带给少数民族大学生生活挫折感,影响他们心理情绪的稳定,诸如失恋、失去朋友、经济困难等。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状态

1.心理调适能力是一种潜能存在。就是人们自觉主动地应用心理学原理,通过疏导、支持、解释、启发、教育等手段,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减轻或消除内惑不适、焦虑、抑郁、强迫、恐怖等精神症状,改善认知水平,消除不良行为,提高应对危机的技巧,促进人际和谐,回归社会,并通过社会功能和社会适应力,促进人格成熟,矫正心理偏差,恢复心理健康的过程。心理调适能力良好的人,能够做到自觉、能动、有选择地改造和利用环境,使眼前的瞬间过得充实而有意义,即使遇到不快也能很快摆脱。而缺乏心理调适能力的人,要么沉浸于过去的生活难以自拔,要么担心未来生活会遇到不测,整天忧心忡忡,寝食难安,从而破坏了心态平衡,丢失了健康。

2.心理适应能力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想提高需要注意一下几点:首先,自我认知与自我调控的统一。自我认知是接受和评估信息的认识过程,是产生应对和处理方法的过程,也是预测和估计结果的过程。通俗地讲,就是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预测问题结果的过程。我们知道,人的行为和情绪的产生有赖于对情景所作出的评价,这些评价又受个体道德、信念、假设、人格特征、思维方式和生活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当一个人真正了解自己时,也就认识了自己的需要、价值观、态度、动机和情感,认识到自觉内心的冲突,并根据真实自我自觉调控行为,同周围环境达成一致。其次,角色定位与环境需求的统一。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往往以不同的角色存在,比如,工作中的上下级之别,家庭里的老幼之分,即为人妻又为人母,即为人父又为人子。多重角色本身并不构成矛盾,只是在进行角色转换时不能和环境保持一致,就会产生矛盾。如将家庭矛盾带到工作岗位,或将工作的烦事带回家里,这都会不同程度地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家庭矛盾激化。

3.正确的做法应当是:不能马上解决的问题先冷静地放一放,也许换个角度就能迎刃而解,不必当时就针锋相对。人始终离不开生存环境的制约,任何个体的角色定位都取决于所处的社会组织结构。不论面对怎样的环境需求,都要正确地认识自我,调整心态,不过高期望,也不过低评估。最后,自我疏导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统一。自我疏导就是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向他人学习,“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若能将两者有机结合,便能很好地开阔视野,树立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应对挫折的能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营造一种团结、向上、文明、创新的学习氛围。校园化是大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重要阵地,它对大学生具有多重的教育功能,其中心理教育功能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功能之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校园文化。在新的世纪,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提高校园文化品味,增强校园文化心理教育功能,是当前高校面临的新任务。校园精神氛围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有科学家认为,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很大,优美的环境可以使人赏心悦目。培养积极向上、乐观、和睦、轻松的群体气氛,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心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让朝气蓬勃、精力旺盛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在广阔的生活间中尽情地施展天赋与才华,增强竞争意识,奋发进取在广泛的结伴、交际和合作中,建立和睦、融洽的人际关系,培养健全的人格,健全的心理,从而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素质。

[参考文献]

[1]但俊辰;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状况研究[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2]冯涛;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防御方式的相关比较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冯涛;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个性特质、心理防御方式的相关比较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4]汪小琴;張建灿;罗亮;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格特征差异的比较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宋京晶;周蜜;施钢;大学生心理适应状况与发展特点[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作者单位:黄河科技学院医学院,河南 郑州 400062)endprint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
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调查研究
考试焦虑量表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的试测报告
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的适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