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接蚜量及繁蚜棚温湿度对烟蚜繁殖量的影响

2018-01-09杨颜

农业与技术 2017年23期
关键词:烟蚜湿度温度

摘 要:烟蚜是影响烤烟生产的主要害虫,通过人工繁殖烟蚜培育蚜茧蜂后将蚜茧蜂释放到烟田中防治烟蚜是一项绿色环保的生物防治技术。为提高人工繁育烟蚜技术水平,为繁殖蚜茧蜂创造更好的条件,本研究通过开展不同接蚜量和繁蚜棚温湿度对烟蚜繁殖量的影响试验,以期明确适宜的接蚜量及繁蚜棚温湿度。试验结果表明:30头/株为最佳接蚜量,既能节约种蚜又能达到最好的繁殖效果;繁蚜棚内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65%~70%的条件下最有利于烟蚜繁殖。

关键词:接蚜量;温度;湿度;烟蚜;繁殖量

中图分类号:S-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1232003

烟蚜(Myzus persicae)又名桃蚜,是烤烟生产的重要害虫之一,前人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多方面就如何防治烟蚜展开了大量的研究[1-4]。在烟叶生产中,利用烟蚜茧蜂防治烟蚜研究最多、应用最广,并已在大田生产中进行了推广应用[5]。在自然环境下,烟蚜茧蜂寄生率最高能达到34.4%,且其寄生率高,群体基数大,分布范围广,通过烟田人工释放烟蚜茧蜂能很好地抑制烟蚜种群数量的增长[6]。在烟蚜茧蜂规模化扩繁中,烟蚜种源的大量、快速扩繁是决定茧蜂大量扩繁的重要因素,为研究不同接蚜量和繁蚜棚温湿度对烟蚜繁殖量的影响,探索适宜烟蚜繁育的接蚜量以及温湿度,建立适用于黔东南烟区烟蚜茧蜂扩繁的技术体系,本研究开展了不同接蚜量对烟蚜繁殖量的影响和不同温湿度对烟蚜繁殖量的影响试验,以期在烟蚜饲养周期内获得较佳的烟蚜量,同时减少死蚜、病蚜的发生,提高扩繁效益和扩繁质量。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烤烟品种K326(种子来源由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提供);烟蚜(来源为黔东南烟区桃树桃蚜)。

1.2 试验方法

1.2.1 不同接蚜量对烟蚜繁殖量的影响

试验共设3个处理,单株接蚜量分别为20头/株,30头/株,50头/株,各处理设3次重复。选择临近的烟蚜扩繁网室10~15个,选择长势基本一致、健壮、无病烟株,每网室盆栽20~30株烟。待烟株长至9~12片真叶,挑选3、4龄若蚜,采用挑接法接蚜,分别将蚜虫接种于烟株中、下部烟叶背面近叶柄处,每室选择5株烟苗,于接蚜后每隔3d,定点定株统计蚜虫数量。

1.2.2 繁蚜棚温度对僵蚜繁殖量的影响

在玻璃保种室内开展温湿度对烟蚜繁殖影响的双因素试验,4个温度(15℃、20℃、25℃、30℃);7个相对湿度(50%、55%、60%、65%、70%、75%、80%),共28个处理。选择长势基本一致、健壮、无病烟株,每个温室放置盆栽40株烟。待烟株长至9~12片真叶,挑选3、4龄若蚜,采用挑接法接蚜,30头/株,分别将蚜虫接种于烟株中、下部烟叶背面近叶柄处,于接蚜后15d,各处理选择5株烟苗,分别统计每株的蚜虫数量并计算平均值,各处理3次重复。数据采用Excel和统计分析软件SPSS处理分析。

2 結果与分析

2.1 不同接蚜量对烟蚜繁殖量的影响

由表1可知,接蚜后各处理蚜量逐渐增加,至接蚜9d时,处理3的烟蚜量增长较快,但从接蚜12d开始至接蚜15d时,接蚜效果最好、蚜量最多的处理为处理2,接蚜后15d蚜量达1960头/株。接蚜效果最差的为处理1,接蚜15d后总蚜量仅950头/株,显著低于处理2和处理3。接蚜后15d,处理2和处理3的烟蚜繁殖量无显著差异。

由表2可知,接蚜后有翅蚜数量的变化,接蚜后6d观测到有翅蚜,且随着烟蚜的增多,有翅蚜数量逐渐变多,接蚜15d后,处理3的有翅蚜数量最多,为42头,显著高于处理1和处理2。

2.2 繁蚜棚温湿度对烟蚜繁殖量的影响

由表3可以看出,接蚜后15d,温度为25℃处理的烟蚜繁殖数量最多;相对湿度为65%和70%的处理烟蚜量较多。

3 讨论与结论

在30头/株的接蚜量下,接蚜15d后烟蚜数量最多,且有翅蚜数量相对较少,质量最好;50头/株的处理在接蚜15d后,平均烟蚜繁殖量与30头/株的处理无显著差异,但易产生有翅蚜。接蚜量20头/株的处理接蚜15d后总蚜量仅950头/株,显著低于其它2个处理。接蚜15d后,接蚜量30头/株的效果最好,烟蚜量最多且有翅蚜相对较少,30头/株为最佳接蚜量,既能节约种蚜又能达到最好的繁殖效果。通过对繁蚜棚内温湿度及烟蚜繁殖量的调查研究表明,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65%~70%的条件下最有利于烟蚜的繁殖,这与王玉川[7]等人研究结果相一致。

参考文献

[1]曾钰.我国烟蚜防治研究概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

(2):826-827.

[2]胡卫东,周向平,黄石,等.7种杀虫剂防治烟蚜药效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8):8574-8575.

[3]喻会平,陈雪,高冬冬.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对烟蚜的田间防治效果[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1):90,131.

[4]黄刚,徐明勇,钱凤英,等.白僵菌对烟蚜的致病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528-20529.

[5]陈杰,付继刚,杨天沛,等.我国烟蚜防治研究进展[J].作物杂志,2015(6):21-26.

[6]柴正群,况荣平,朱建青.烟蚜重寄生蜂种群动态初步研究[J].中国烟草科学,2013,34(1):61-65.

[7]王玉川,喻会平,代园凤,等.不同温湿度及光照强度对烟蚜繁殖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29):145-146.

作者简介:杨颜(1969-),男,农艺师,本科,主要从事烤烟植保技术研究。endprint

猜你喜欢

烟蚜湿度温度
植物有话说(十七) 松果:开与合,看湿度
福建烟区不同世代烟蚜茧蜂对烟蚜的寄生效应
一张票的温度
工业锅炉饱和蒸汽湿度的运行控制
基于湿度控制的室内空气净化器高压电源设计
停留在心的温度
烟蚜茧蜂对不同龄期烟蚜的寄生选择及其子代发育表现
漂浮烟苗饲养烟蚜及烟蚜茧蜂技术研究
测个温度再盖被
跟踪导练(二)(2)